一起民营医院骗保案引发舆论关注。

根据《今晚报》2月6日报道,天津市公安河东分局会同刑侦总队,成功侦破一起特大医保基金诈骗案,涉案金额达上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

自2022年起,这家医院谎称患者有相关疾病需要手术。然而,这些手术大多是虚构的,医院通过虚报手术、使用医保基金支付等方式,从中非法获利。

前不久,河东分局刑侦支队和市局刑侦总队三支队成立专案组,对这一诈骗团伙开展集中收网抓捕行动,将涉嫌诈骗的任某、杨某等七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

经审讯,团伙成员对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团伙四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其他犯罪嫌疑人也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规模较大,劣迹累累

2月10日,相关知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指出,涉案医院是天津河东斯坦姆眼科医院。自称是天津河东斯坦姆眼科医院的律师向媒体表示:媒体报道的涉案数额与医院经营信息对不上。

过去一年,这家医院已多次因医保违规问题被曝光。2024年4月,天津市医保局通报:天津河东斯坦姆眼科医院存在重复收费、串换诊疗项目等违规行为,要求退回医保金,并处罚款6.27万元;2024年7月,这家医院又因串换诊疗项目和诊疗设施的违规行为遭天津市医保局通报,追回已支付的医保基金,中止责任科室医保服务3个月。

此外,这家医院还因为悬挂“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河东斯坦姆分院”名称的牌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2022年7月被天津市河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万元。



2月6日媒体披露的骗保案件具体细节如何尚不得而知,但是主要负责人已经进入刑事案件侦办阶段,问题肯定小不了。

民营眼科医院骗保的案例不少。2024年8月,绍兴一家医院的眼科骗保2000万元,采取的方式就是“义诊”:到社区、村镇讲课诊疗,吸引医保的老年人到医院“就诊”并接受没有必要的住院治疗,借此骗取医保。

斯坦姆眼科医院也曾多次开展义诊。2022年12月,斯坦姆眼科医院到河东区上杭路街道万和里社区参加健康义诊;2023年11月,斯塔姆眼科医院到百货大楼社区开展眼科义诊;2024年10月,这家眼科医院到南开区观园里社区开展义诊。这些信息记载在天津几个区和社区的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号上。



丽人医院起家,摇身一变成眼科

天津河东斯坦姆眼科医院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二级民营医院,开办资金200万元。医院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是天津市规模较大的非营利性民营医疗机构,内设有眼科、中医科、外科、耳鼻喉科等多个科室

从这家医院自行发布的多个招聘信息,大致可以还原这家民营医院的发展路径。

2005年,天津河东丽人女子医院开业,当时是天津首家以女性健康为主的医院。医院运行到2018年时,由“斯塔姆公司”接手,曾短暂更名为曾叫“天津河东斯坦姆综合医院”,实际业务仍是妇科、不孕不育、医疗美容等丽人医院的专科。

京东健康“找医院”栏目介绍,“天津河东斯坦姆综合医院由中商联合集团与斯坦姆集团共同投资,是斯坦姆集团控股下设的斯坦姆医院。”




企查查显示,天津有多个字号为“斯坦姆”的医药医疗类企业,包括斯坦姆(天津)细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斯坦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斯塔姆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但并没有“斯坦姆集团”。这几家公司股权穿透后,指向几个合伙制公司。

2020年医院再次更名,成为斯坦姆眼科医院。能看出来,这家医院20年来几乎都踩在医疗行业的风口上,符合民营医院的特点。

骗保伎俩没有新鲜的。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今年4月将启动全国范围的医保飞检工作。

投资水平低、医务人员短缺以及医疗设备不足的同时,民营医院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部分民营医院甚至走上欺诈骗保的“捷径”。如今在严打的态势下,留给骗保医院的空子会越来越小。



撰稿丨雷公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廿十三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