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勇 编辑/赵乾坤)
2月12日,锦江国际集团宣布与华纳兄弟签署合资框架协议,共同开发华纳兄弟(上海)制片厂之旅——“哈利·波特”的诞生(简称“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上海)”),此项目将落户上海锦江乐园,预计将于2027年建成开放。这是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在中国的首次落地。目前,合资协议与项目启动处于监管审批阶段。
《南华早报》此前报道称,已有40年历史的上海锦江乐园于2025年1月26日起闭园进行升级改造,并计划借助合资模式引入“哈利·波特”主题项目,打造沉浸式的“魔法世界”体验。那么,锦江乐园为何选择在此时进行大刀阔斧的转型?在迪士尼乐园等巨头已完成首轮“跑马圈地”的市场中,锦江乐园能否突围?这一“魔法”计划又能带来哪些更深远的影响?
锦江乐园的救命稻草?“落地上海远比在北京或广州更有优势”
根据上海锦江乐园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上海)项目建成后,“游客可以领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电影幕后故事,欣赏到电影拍摄的巧妙设计和独特巧思,深刻理解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此外,游客还可以“探索由哈利·波特电影创作者们精心刻画的标志性场景, 观赏电影中所使用的服装与道具,同时,通过新奇有趣的互动装置,体验电影中的场景……”
该消息还提到,作为上海第一家大型专业游乐园,随着城市发展,上海锦江乐园已从最初的郊区位置进入闵行主城区,项目设施设备也已无法满足游客新需求。
上海锦江乐园夜景上海锦江乐园微信公众号
“锦江乐园毕竟已经运营了40年,当年在江浙一带,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文旅市场,它是一个标杆。”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对观察者网介绍,“但实际上锦江乐园的业态是以机械设备为主的游乐园,设施设备及项目内容都已老化,近十几年来,随着上海欢乐谷、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迪士尼等主题性公园入场,锦江乐园的客流量每况愈下,甚至到了亏损地步。此外,乐高乐园也将在2025年夏季开园、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也已确定落地上海,内外部因素叠加,迫使锦江乐园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寻求项目的更新迭代。”
林焕杰表示,上海是一个主题娱乐公园发展非常旺盛的大都市,锦江乐园必须选择有国际影响力且有特色的IP,而哈利·波特项目从特色、品牌影响力以及差异化方面都比较适合锦江乐园的项目更新。“对华纳兄弟方来说,选择上海同样合适,因为北京气候比较明显,春天、秋天、冬天都比较冷,冬天还会下雪,会影响游客的出行欲望;而广州毗邻港澳,游客有较多娱乐选择。况且上海已经形成了国际娱乐品牌的‘集聚效应’,加上长三角经济活跃、人口较多,交通也很发达,所以该项目落地上海远比在北京或广州更有优势。”
倒逼本土品牌创新,“尤其吸引韩国和东南亚游客”
相关信息显示,此次上海锦江乐园的改造升级,除了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上海)项目,与之配套的景观公园建设以及摩天轮也将更新重建。有评论认为,上海锦江乐园在引入国际知名IP的同时,将激活锦江乐园的品牌价值,令其成为国内游玩体验项目中的新爆款,也将成为上海文旅行业的新亮点,并为提升上海的国内外客流注入强大动能。
林焕杰认为,哈利·波特项目的落地将会提升上海的国内外客流量,尽管其在知名度方面不及环球影城、迪士尼,但哈利·波特的IP影响力将会为上海的游客量做出一定贡献,尤其是会带来大量的韩国和东南亚游客。
《南华早报》此前的报道提到,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渴望成为人们休闲活动和娱乐体验目的地,希望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上海)能够成为该市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魔法棒”。
“毫无疑问,哈利·波特项目会丰富上海的文化娱乐市场,给游客带来多元选择。” 林焕杰说,同时也将再次为上海增加中西方娱乐文化融合的范例。当然,也将会给上海乃至全国同类产品带来标杆性作用。“如果我们本土的主题公园(或类主题公园)产品还停留在原来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这也将倒逼本土娱乐品牌和企业不断创新去更新他们的产品、服务和游客体验感。”
年接待游客200多万?“客流方面会有一定竞争,但更多是互补”
《南华早报》此前的报道预判,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上海)项目建成开放后,将与上海欢乐谷、上海迪士尼等主题公园展开客流竞争,预计实现年接待游客200万—250万人次,营收1.5亿—2亿美元。
哈利·波特电影画面哈利·波特官方微博
“就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南华早报》这个数据预测相对合适。以上海大都市及周边人口量与哈利·波特的IP效应,一年200多万的客流量是没问题的。” 林焕杰说,至于营收方面,要看该项目呈现出来的内容、游客体验、逗留时间和消费构成及层次。如果内容丰富,游客逗留时间长、体验项目多,证明其投入就多,如此一来门票价格就可以提升。“这只是推测,能不能达到目标还要看锦江乐园的内容和运营能力。”
林焕杰认为,锦江乐园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上海)项目建成开放初期应该会形成“首期效应”,也就是说,人们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品牌或主题的号召力以及产品本身的吸引力等,会带来非常可观的客流量,也将给周边的主题公园娱乐项目造成一定压力,比如北京环球度假区开园时,一大批客流往北京“倾斜”。
“但整体上来说,上海市场主题公园娱乐项目布局差异化比较明显,上海欢乐谷是以游戏和玛雅文化为主题,海昌公园是以海洋文化为主题,迪士尼是以动漫动画为主题,乐高乐园消费人群定位是小年龄段两岁到12岁。” 林焕杰表示,“上海主管部门在项目审批或指导相关企业布局时,非常科学、理性,就像我们做菜一样,有荤、有素,还有汤。虽然在客流方面会有一定竞争,但我认为影响不大,这些项目之间更多会起到互补作用,上海甚至长三角地区的主题公园、主题娱乐市场发展将更加广阔。”
也有专家向观察者网透露,或许,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如何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点,才是锦江乐园真正需要解答的难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