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金州勇士这两年过得有多憋屈?库里场均轰26+分都带不动,附加赛门槛都快摸不着,球迷直呼“青春散场”。可谁能想到,管理层一咬牙,用维金斯、李凯尔加个首轮签换来35岁的吉米·巴特勒,还搭上两年1.11亿的续约合同。消息一出,舆论炸锅:“这老胳膊老腿的,勇士是打算开养老院?”

但两场球打完,质疑声瞬间被啪啪打脸——巴特勒不仅没掉链子,反而和库里打出“内外呼应”的化学反应。勇士连斩公牛、雄鹿,进攻流畅得像开了挂。这时候再问一句:“为了个二当家掏空家底,到底值不值?”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

老将的价值,从来不在账面上。

有人算账算得精明:巴特勒场均17+5+5的数据,和维金斯半斤八两,勇士还搭上李凯尔这优质拼图,怎么看都像亏本买卖。但篮球要是光看Excel就能赢球,费城76人早该夺冠了。勇士这两季的问题就出在“软”——进攻端除了库里抡,其他人站桩看戏。巴特勒一来,直接给球队装上一颗“铁心脏”。打公牛那场,第四节库里坐板凳,巴特勒单枪匹马砍10分带队轰出18-3,末节正负值+15,硬生生把比赛打成垃圾时间。



这场景,勇士球迷多久没见过了?

更关键的是,巴特勒解放了库里。以往对手包夹库里时,勇士其他人处理球总像烫手山芋,要么失误,要么强投打铁。现在有了巴特勒这“中转站”,库里无球跑位更放肆了——两战公牛雄鹿,库里合计砍72分,三分球27中14,活脱脱梦回2016。为啥?因为巴特勒站弧顶既能发牌,又能持球突破造杀伤(两场搏得28次罚球),对手防线顾此失彼,自然不敢对库里上夹击。

用科尔的话说:“吉米让我们的进攻有了第二套操作系统。”

防守硬汉,专治各种“不服。

如果说进攻端是“库里吃肉,巴特勒喝汤”,那防守端巴特勒就是“既当爹又当妈”。这年头,能单防字母哥、协防扫荡、还能换防小个子的锋线,全联盟掰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更衣室层面,巴特勒的“硬汉气质”恰好弥补勇士的温吞水性格。追梦-格林嘴上喊“强硬”,实际这几年技犯领得比篮板多;而巴特勒是实打实的“行动派”——训练早到、赛后加练、防守端玩命补位。这种以身作则的领袖作风,对库明加、穆迪这些小年轻简直是教科书级示范。

难怪科尔乐得合不拢嘴:“他给球队注入了一针肾上腺素。”



夕阳红”组合,赌的就是现在。

当然,质疑声不会凭空消失:巴特勒35岁,库里36岁,两个老家伙油箱里还剩多少油?但勇士管理层这笔交易,本质上就是“用未来换当下”。2025年的首轮签加了前十保护,就算摆烂也未必能兑现;而库里最后的巅峰期,值得任何豪赌。巴特勒的两年合同更是精打细算——第一年冲冠,第二年还能当交易筹码,进退自如。

从战术适配性看,巴特勒完美契合勇士“动态进攻+无限换防”的体系。他没有恩比德那种“球不过手就摆烂”的毛病,也无须像在热火那样大包大揽。在库里身边当“副攻手”,反而能发挥他无球空切、中转策应的特长。更妙的是,巴特勒的造犯规能力(场均14罚)让勇士终于有了除库里外的“硬解密码”。以往对手第四节敢上“砍鲨战术”针对鲁尼,现在?巴特勒往罚球线一站,谁敢乱伸手?



老兵不死,只是需要新战场。

勇士这笔交易,本质上是一场关于“相信”的赌博——相信老将的经验能弥补运动能力的下滑,相信团队篮球的基因能兼容硬汉风骨。巴特勒和库里的组合,像极了武侠小说里“一刚一柔”的绝世搭档:一个刀刀见血,一个杀人无形。

至于冲季后赛的底气?看看更衣室吧——库里笑着给巴特勒递佳得乐,追梦拍着胸脯喊“这次我来擦屁股”,科尔摸着胡子盘算“五小阵容该怎么升级”。这画面,是不是有点2015年那支冠军勇士的味道了?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这回勇士把宝押在“姜”上,说不定真能呛得全联盟直流眼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