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在外交事务上动作频频,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从他一系列言行来看,所谓“对付中国”或许只是幌子,其真正野心逐渐浮出水面。
特朗普(资料图)
自特朗普再次活跃于政治舞台,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表态和行动就备受瞩目。据上官新闻报道,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他的态度多次转变,先是与普京保持良好私人关系,甚至因“通俄门”调查陷入争议,后来又在俄乌冲突上采取强硬姿态,威胁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要求普京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月24日普京表示,俄罗斯已做好就乌克兰问题进行谈判的准备,然而基辅政权领导人发布禁止谈判法令,使严肃谈判困难重重。这是对特朗普此前威胁的回应,1月22日,特朗普要求普京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并威胁若莫斯科不同意结束战争,将以高关税等手段制裁俄罗斯。这种态度的转变,不禁让人思考其背后的动机。
同时,特朗普在对欧关系上也有独特见解。他批评欧盟在俄乌冲突中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不足,认为欧盟应付出更多。在他看来,美国在拜登政府时期为相关事务多付出了2千亿美元,欧盟理应承担更多责任。他质疑官方公布的俄乌阵亡数字,认为实际死亡人数远超公布数据。新上任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特朗普的“当务之急”是实现俄乌停火,他几乎会“立即”着手推进。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对俄罗斯态度的转变,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从经济层面看,特朗普声称俄罗斯存在通货膨胀、经济凋敝的情况。虽然俄罗斯在制裁下经济确实面临挑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他所说那般糟糕。在制裁背景下,俄罗斯战时经济展现出一定韧性,2023年俄罗斯GDP增长率为3.6%,2024年预计能达到4% 。俄罗斯经济在军工产业带动下维持着一定增长,不过长期战争消耗对民用制造业和服务业产生了负面影响。特朗普强调俄罗斯经济问题,可能是为了在谈判中增加筹码,给俄罗斯施压,使其在俄乌冲突谈判中做出更多让步。
在政治层面,特朗普试图通过解决俄乌冲突来提升个人政治声望。在美国历史上,总统有通过“百日新政”凸显执政能力的政治传统。特朗普高度重视个人形象,他希望将推动俄乌停火包装为外交胜利,以此增加国内施政空间。他指示任命的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在100天内结束俄乌冲突,凯洛格预计于2月前往欧洲,与美国盟友讨论相关问题。这一举措表明特朗普急于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取得成果,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另外,特朗普对俄罗斯的强硬态度,也可能是为了迎合国内部分政治势力的需求。美国国内存在不同政治派别,在对俄政策上存在分歧。特朗普的表态可能是为了争取某些政治团体的支持,为自己未来的政治布局铺路。
特朗普(资料图)
回顾特朗普与普京的关系,早在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之前,身份还是房地产商和真人秀老板的他,就对普京抱有好感。2007年,普京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人物登上杂志封面,特朗普写信祝贺并表示自己是普京的超级粉丝。2013年6月和9月,他两次致信普京,邀请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环球小姐决赛,并希望见面。当时两人身份不对等,普京未正面回应,仅派代表出席选美比赛并送上礼物。
2015年6月,特朗普宣布竞选美国总统,两人开始相互称赞。特朗普称普京是一位远远超过奥巴马的领导人,普京也称赞特朗普“非常聪明”。2018年7月16日,特朗普当选总统后与普京在芬兰赫尔辛基进行首次正式会晤,原本半个小时的面对面交谈持续了整整2个小时。据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表示,两人之间产生了“积极的化学反应”。此后,美国国内虽爆出“通俄门”事件,但特朗普和普京始终未相互批评。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第二次就职美国总统当天,普京称赞特朗普为“硬汉”,这让特朗普十分受用。
从这段关系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特朗普与普京之间有着复杂的情感和政治联系。他们早期的互动显示出特朗普对俄罗斯的兴趣,而后来的政治合作与互动则受到美国国内政治环境和国际形势的影响。这种关系的变化,也反映出国际关系中领导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普京(资料图)
当前俄乌冲突局势中,俄罗斯掌握着战场主动权。自2022年秋季以来,俄军吸收前期多路全面进攻乌克兰腹地遭受失利的教训,坚持以有限兵力、可控成本稳扎稳打,用兵保守但有效,始终掌握战略主动权,并一步步蚕食乌军坚守的地盘。俄罗斯GDP保持中低速增长,军工产能在采取紧急措施后获得提升,能够支撑持久战,还得到了伊朗、朝鲜等国的直接或间接支援。
反观乌克兰,美欧对乌军援虽有助于提高战斗力,但军援物资转运周期长、战场消耗大,且乌克兰军人习惯苏式/俄式装备,难以驾驭精密复杂的欧美武器,使得北约军援难以发挥预期作用。过去几个月里,乌军面临严重装备和兵员短缺,在库尔斯克的反攻未取得预期成果,反而进一步削弱本土军力。乌克兰资源和人力难以继续支持长期大规模军事行动,但也未到崩溃边缘。泽连斯基公开表示,当俄罗斯有停战意愿,当美国采取更强硬立场,就有望在2025年实现停战。
特朗普试图在这场冲突中扮演关键角色。他一方面威胁俄罗斯,另一方面又表示希望与普京会晤讨论解决冲突问题。他认为自己能推动双方达成协议,让美国成为“救世主”,帮助俄罗斯和乌克兰停战,既让俄方能保持已占领土,又避免战争进一步拖延。但他的计划面临诸多挑战,俄罗斯对他提出的“协议”条款持谨慎态度,需要时间研究;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提出加入北约和20万欧洲盟军作为维和部队的条件,这使得谈判变得更加复杂。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一直以来在一些场合提及所谓“对付中国”,但从他近期在俄乌冲突等国际事务中的表现来看,这或许只是一个幌子。他将大量精力放在俄乌冲突上,试图通过解决这一冲突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提升个人声望和国内政治地位。而在“对付中国”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重大举措或明确的战略规划。
他可能利用“对付中国”这一话题来转移国内视线,掩盖自己在其他问题上的行动和意图。同时,也可能是为了迎合部分对中国持强硬态度的政治势力,获取政治支持。但从实际行动看,他在俄乌冲突等事务上的投入远远超过所谓“对付中国”的行动,这表明“对付中国”很可能只是他政治操作中的一个口号,而非真正的核心战略。
特朗普在国际事务中的一系列举动,尤其是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态度和行动,显示出他的真实野心并非单纯“对付中国”。他试图通过解决俄乌冲突来提升个人政治地位,巩固国内政治支持,同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美国的影响力。然而,他的计划面临着来自俄罗斯、乌克兰以及美国国内和国际各方的复杂因素制约,未来局势发展仍充满不确定性。国际社会需密切关注特朗普的下一步行动以及这些行动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