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物道

今日正月十五,月圆之时,祝亲爱的你,新的一年无论如何失意、无奈,都能被身边的小圆满欢喜。

今天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借此良辰送你一副瑞气图。画在公元1112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时,元宵次夕正月十六,月光如昼,宫殿上空突然出现十八只瑞鹤,或翻飞、或站立,或高歌、或相望,姿态百变,周围云气氤氲,祥云缭绕。

这是宋徽宗的《瑞鹤图》。

遥借天上的明月,祝你月圆人圆事事圆;

再借一缕瑞气,祝你瑞气满盈,喜上云霄。


▲《瑞鹤图》北宋 宋徽宗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元夕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一人持香避人,曰走百病。”

在元宵,有“走百病”的习俗,也叫“散百病”“溜百病”。

夜晚吃了饭,家家户户的人们便携手游玩到街市上,遇桥争先抢过,称“渡百厄”;遇冰要大步跨过,谓“走百病”。一直走到夜半始归,不惧烦累,因为人们相信健步行走,便能摆脱疾病,新的一年健健康康。

当然,科学来看,“行走”并不能真的消除百病,但却是认知极其有限年代诚心的祈愿,也是人们在无能为力的病痛之下,不服气依然心怀希望的信念:

相信瑞气降临,会有好运加持,一切逢凶化吉。

元宵,元消。消除对生命的忧愁,重拾对生命的期待。



儿时最喜欢坐在父亲的肩上看灯,莲花灯、鱼儿灯、兔儿灯......数不清的各式花灯,挂在高高的枝上,红彤彤亮堂堂,煞是开心。

还要软磨硬泡请求父母给买一个,提着它,走街串巷。

那是只知道花灯美,觉得有趣而喜欢。长大才懂,灯在长长的历史长河中是人明亮又温暖的陪伴,灯亮在不同处有不同的祈愿。

供桌上的灯,是神灯,祭神明先祖;

床第上的灯,是人灯,以避除毒虫;

门外的灯,是鬼灯,为孤魂祝福。

人们喜欢灯,因为它在漫漫长夜拥有了光亮,于是相信“慧灯可以破诸暗”,消除世间的灰暗阴沉,消除生命的沉迷失意,消除新一年的忧愁难过。

是故,元宵节又叫灯节。

今夜为自己点亮一盏灯吧,愿一夜灿烂的灯火,不仅光明你的夜晚,还闪耀你的岁月。



元宵正月十五,《中华文化通志》记载,人们将火把举过头顶,跑到山上去追月亮。多么宅家的人,也会满怀欢喜跑到院子,爬上屋顶,小孩也爬上大人的肩膀,然后一起抬头望月。

这一风俗,称“迎月”,迎接新年第一次的圆满。

这夜还有“汤圆、元宵”。“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圆圆满满如珠子,盛在碗里,就像浮在乌黑云中的一个明星。

还有一个圆是绵绵情意,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约定,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相遇,是“笑语盈盈”的雀跃欢喜。


想来没有人会不喜欢圆满,它没有缺陷,是完整;没有遗憾,是如意;没有失望,是如愿;没有疾病,是健康。

但我们也不要当个贪心的人,是否大圆满上天已注定,去寻那小圆满,见一月圆便可乐,食一汤圆便欣喜,身体健康便满足,身边有爱便幸福......

人生处处都有小圆满,只是我们有没有发现而已。

今日正月十五,月圆之时,祝亲爱的你,新的一年无论如何失意、无奈,都能被身边的小圆满欢喜。

▼今日推荐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