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看看新闻报道,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计划引发各方关注。这一举措如同投入国际关系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波澜,尤其是对美国自身,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困境。
近日,特朗普原本决定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这一决定瞬间点燃了两国的怒火。毕竟,北美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汽车产业更是高度一体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直接威胁到了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利益。
特朗普(资料图)
好在,经过一番沟通,特朗普决定将对加拿大产品加征关税暂缓至少30天,加拿大也放弃实施报复性关税。同一天,特朗普与墨西哥总统通话后,对墨西哥加征关税的措施暂缓一个月实施。即便如此,这一事件还是让美加墨三国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加拿大正在实施一项耗资13亿美元的边境计划,用新的直升机、技术和人员加强边境,加强与美国的协调,近10000名前线人员正在保护边境。加拿大还作出新承诺,将把贩毒集团列为恐怖分子,确保边境全天候监控,成立加拿大与美国的联合打击部队,打击有组织犯罪、洗钱等活动。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也表示,根据协议,墨西哥将派遣1万名国民警卫队人员加强对美墨边境地区的管控。双方团队从3日开始在安全和贸易两个方面继续开展工作。
中美贸易(资料图)
很明显,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美加墨三国的合作出现了裂痕。原本紧密的盟友关系,因为这一政策变得微妙起来。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也因此受到影响,国际社会开始重新审视美国在区域合作中的角色和态度。
特朗普加征关税的计划,不仅让盟友不满,还让美国国内车企率先坐不住了。
福特公司预测,其电动车和软件业务在2025年的亏损可能高达55亿美元,CEO吉姆·法利把原因归咎于美国政策波动的影响。他强调,如果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关税的时间过长,将对汽车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数十亿美元的利润会化为乌有”。
代表在美外资车企利益的“汽车驱动美国”率先发声,称关税将破坏北美汽车产业一体化生态。其总裁詹妮弗•萨法维安强调:“北美汽车产业高度一体化,加税直接冲击美国就业、投资和消费者购买力。我们敦促各方尽快达成解决方案,为行业提供明确稳定的政策环境。”“汽车创新联盟”首席执行官约翰•博泽拉表示:“北美无缝衔接的汽车贸易年创3000亿美元经济价值。政策需在目标与行业健康间平衡。”密歇根州众议员黛比•丁格尔批评仓促加税“削弱美国汽车业的竞争力” 。
美国电动车(资料图)
美国汽车与设备制造商协会的原始设备供应商战略与研究执行总监迈克·杰克逊也表示,协会成员普遍对关税“感到担忧”。他说,特朗普对中国加税10%对美国汽车的影响虽然不如对北美邻国加税的影响大,但这肯定会增加制造商的成本。“这会是一个挑战。”杰克逊在底特律参会间隙说,“这意味着更高的成本,而且这个成本是我们美国制造商在承担。”他还强调了中国产品的不可替代,“显然,中国将继续贡献非常有价值的产品,他们已经在电子产品和许多方面进行了优化。”
从这些车企和行业组织的反应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对美国汽车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威胁。美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这一政策却在破坏美国汽车产业多年来建立起来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导致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甚至可能影响到美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也挥向了中国。早在2018年3月,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基于所谓“301调查”结果,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随后加征范围扩大至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2019年5月,特朗普再次决定举起关税大棒。近日,美国邮政还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包裹,并取消对价值低于八百美元小额货物的关税豁免,试图缩小中美贸易逆差。
谷歌公司(资料图)
面对美国的行动,中国在一天之内采取了五项反制措施: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对钨、碲、铋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对谷歌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将美方的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知名媒体评论称,中国的反击方式让美国意识到必须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中国打交道。特朗普随后改变了之前希望尽快与中国对话的立场,表示并不急于寻求与中国的沟通。这种转变显示了中国反制措施的有效性,使美国不得不重新评估其策略。多家外媒认为,相比于美方全面加税的举措,中方反击“似乎是相当克制的”,经过精心考量,旨在向美国传递某种信号,同时又不会造成太大损害,这给双方未来谈判留下了时间和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表示,“特朗普1.0对中国的打压,让中国丢掉了对美国的幻想,加强了中国的团结。”他补充称,中国应该将特朗普的回归“为我所用”,视为推动技术发展和接触国际伙伴的一项“法宝”。“对中国来说,贸易战只是与美国竞争的更大战略格局中的一小部分,特朗普执政时期只是这场竞争的一个阶段。”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则认为,“中美长期博弈在于如何获得战略上的优势。”
美国邮政(资料图)
从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贸易关系就一直处于波折之中。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缩小贸易逆差等目标,反而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美国国内对于特朗普施加关税的做法十分不满,甚至还因此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抗议,美国媒体更直言称,这是史上最愚蠢的贸易战。
欧洲舆论认为,特朗普的贸易理念深受“重商主义”影响,主张只有出口大于进口,国家才会富裕。特朗普及其团队只看到了美国贸易逆差消极的一面,并将其解读为贸易伙伴对美国的所谓利用,他们忽视了贸易逆差也可能是美元过强和美国政府债务过高等因素导致的。
日前,欧盟官员出席欧盟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时就纷纷表示,高关税将导致美国消费者面临更高的商品价格,进而推高通胀,并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国际上并不被看好,其背后的贸易理念也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特朗普的加征关税计划,无论是对美国的盟友关系,还是对美国国内的汽车产业,又或是对中美贸易关系,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美国国内因为这一政策遭受了不小的损失,民众和企业纷纷表达不满。事实证明,在全球化的今天,贸易保护主义并不能解决美国面临的问题,反而会让美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舞台上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美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贸易政策,以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态度来处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否则,美国还将继续承受关税政策带来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