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哈尔滨参会期间生活更舒适,我们选择了这家巴基斯坦餐厅,这里环境好、服务好,口味正宗,价格还实惠。”2月10日中午,亚冬会巴林代表团的随行摄影记者FAREED ALAWADHI再次和同伴走进位于南岗区桥南小区的 “萨拉姆巴基斯坦餐厅”,他告诉记者,虽然才来哈尔滨几天,他却已经成了这里的常客,作为老板“粉丝”,他还把餐厅推荐给了身边很多朋友。


走进毗邻哈工大的汉广街副1号半地下室,浓郁的巴基斯坦风情扑面而来,在“萨拉姆巴基斯坦餐厅”宽敞温馨的大厅里,飘着迷人的咖喱香气,墙壁上装饰着极具巴基斯坦特色的马赛克几何图案彩绘,菜单上的菜肴名称都蕴含着异域韵味,很多食客在网上这样评价“在此就餐,无需远行,便能在舌尖之上开启一段奇妙的跨国之旅”。


从巴基斯坦到哈尔滨
因留学爱上这座城

这间餐厅的老板兼总厨贾法尔・伊姆兰,是出生于1986年的巴基斯坦人。为圆留学梦,他于2007年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习电气工程专业,4年毕业后他曾前往迪拜工作。然而,在哈期间的学习生活岁月让他始终难以忘怀,“哈尔滨的大气、洋气,以及哈尔滨人的朴实热情,让我深深恋上了这座城市。”在离开两年后,伊姆兰于2013年又毅然返回哈尔滨,开启了他全新的人生篇章。

开办餐厅之前,伊姆兰一直在哈尔滨一家知名英语机构作英文老师,不仅事业如鱼得水,还幸运地邂逅了灵魂伴侣——同是“80后”的黑龙江姑娘关雅铭。8年间,志同道合的二人不仅在哈尔滨安了家,还育有两儿一女,一家五口其乐融融的生活,成为身边人羡慕的样子。

开办一年跻身榜首
塑造独特异国美味

哈尔滨是座浪漫之城,有着多元的人文底色,美食文化也包罗万象,中西合璧、自成体系。喜欢烹饪又喜欢美食的伊姆兰,多年来的愿望就是让第二故乡拥有正宗的巴基斯坦美食, “萨拉姆巴基斯坦餐厅”便于2023年12月应运而生,“希望通过这家餐厅,让更多哈尔滨人了解巴基斯坦的美食和文化,结交更多喜欢美食的朋友。”伊姆兰说。





为让食客品尝到最为地道的巴基斯坦风味,伊姆兰特意聘请了来自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资深大厨,他亲自制定了所有菜品烹饪标准,对食材的新鲜度也有严苛的要求,为保证地道的食物口感,国内买不到的食材、香料及调味品都坚持从巴基斯坦购买……“萨拉姆巴基斯坦餐厅” 浓郁的异国风味,吸引了包括哈工大留学生等在哈生活的中外食客关注,开业不久便顾客盈门,经营一年内已经连续6个月荣登大众点评哈尔滨东南亚菜口味榜第一。

深受多国代表团喜爱
以美食为亚冬会助力

举世瞩目的第九届亚冬会让冰城哈尔滨再次沸腾,为做好迎接四海宾朋的准备,这个春节假期,“萨拉姆巴基斯坦餐厅” 不但一天不休,为满足外国客人需求,还比平常更晚打烊。早在大年初三亚冬会开幕前,伊姆兰夫妇已经迎来第一波来自亚冬会卡塔尔代表团的客人,从1月31日至今,伊姆兰的小店每天都会接待来自亚冬会的外国代表团相关人员,平均每天都有三五十人到店用餐,同时还有10多份外送订单,有些客人都是一连多日光顾。



“这段时间虽然每天都很忙碌,却感觉非常高兴。”关雅铭告诉记者,当听说亚冬会招募志愿者时,伊姆兰特别想当志愿者,因为他可以说五国语言,希望可以发挥翻译作用。而且他在中国生活这么多年,对中国的文化比较了解,他特别希望通过自己的介绍,把中国的热情好客等风土人情展现给外国客人。



从阿富汗的奥委会主席到阿拉伯的运动健儿,亚冬会期间,伊姆兰的餐厅已相继接待过卡塔尔、阿联酋、阿富汗、沙特、黎巴嫩、约旦、巴林、科威特以及巴基斯坦等多国代表团相关人员,约250平方米的小店每日座无虚席。“能以提供美食服务的方式,为亚冬会作一些贡献,我们再累也开心。”伊姆兰说,不仅要谢谢外国客人朋友们的认可和信任,还要感谢本地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工作人员每天主动上门服务,帮助把关食品安全,让他们可以放心经营。


“希望通过美食这一媒介,让这里成为文化交流的温馨港湾,搭建起跨越国界的友谊桥梁。”伊姆兰夫妇说,他们相信,在美食的世界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能在同一张餐桌上找到心灵的共鸣,感受彼此的热情与友善,让这份因美食而起的缘分永远延续下去。

支持更多新闻 期待更多点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3

来源 方爽 哈尔滨日报记者 梁可心/文/摄/视频拍摄制作(部分图片由店主提供)

编辑 张宗

责编 郭启迪

审核丨 刘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