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信息转自:远安发布
原标题:
【沮畔时评】听一首民谣,恋一座小城!
♬..♩~ ♫. ♪..
春回大地,风物渐暖。
看沮水河畔,
柳嫩花枝俏,候鸟享暖阳。
怀揣梦想的人们,
早早开启了新的征程。
不经意间,
一首民谣在坊间流传,
为远安这座幸福小城
增添了一份清新的文艺范儿。
春节前,民谣《》首次亮相。熟悉的花鼓戏曲调开场,便让观众沉浸其中。它不仅仅是一段旋律,宛如一首悠扬的诗篇,诉说着这片土地、岁月与记忆的灵动交织。
事实上,远安的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厚重的文化积淀,浓郁的文化气息,长期集聚为蓬勃的文化力量。
《关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一首爱意浓浓的古代情歌,歌中反映出当时沮河流域民间乐器的发达和歌舞的繁荣。《关雎》其“雎”,正是指沮水。真爱的人终会团圆,远安沮水河畔发生的爱情故事,似乎和古老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左传》曰:“江汉沮漳,楚之望也”。远安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地处沮河上游的南襄城,被认为是早期的楚城。荆山南麓,沮水之滨,孕育出绚烂多姿的农耕文化。远安的文物、墓葬、民俗都具有浓厚的楚文化和农耕文化特征。翟家岭上那一缕炊烟,勾起了深藏心底的农耕情怀,也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记忆。
大爱嫘祖,丝语千年。嫘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植桑养蚕伟大发明家,被看做是勤劳与智慧的化身。千百年来,人们推崇的嫘祖精神与荣耀具有普世价值。勇于创新、善于创造、乐于奉献的嫘祖精神,世世代代教化和滋养着远安民众。嫘祖故里淳朴的笑脸,不仅是乡村文明风尚,更像是一道文化符号。
一种思念埋在心里面,梦见老三线斑驳的车间。三线建设,作为特定的历史概念,深深留在一代远安人的记忆里。老三线人经历过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已镌刻在历史的长卷上。远安人把老三线人当亲人,见证发展变迁,书写家国情怀。老三线人对远安“第二故乡”的特殊情感,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山楂树之恋》,大量镜头在远安取景。一次次走进电影里的故事与场景对白,追梦那个懵懂年少的特殊年代。静秋和老三之间纯真无私的爱情故事,感动着无数观众,也影响着远安人的爱情观。无法割舍的,是姑娘那清秀的容颜,还有山楂树下我们的诺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艺是情感的寄托。当你在旅游购物时听到《远安不远》这首歌,当你在抖音里刷到“拍同款”的《远安不远》这首歌,当你在送戏下乡的舞台旁听到《远安不远》这首歌,当你偶然听到《远安不远》手机铃声,当你的孩子回家说在学唱《远安不远》这首歌,你可能会露出微笑,因为在你内心深处,自信与自豪的火苗已被点燃。
MUSIC
♬..♩~ ♫. ♪..
听一首民谣,
恋一座小城。
远安,真的不远。
保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排版/审核:杜坤
临沮论坛法律顾问:湖北沮城律师事务所 杨先波律师
法律咨询电话:13872676751(微信同号)
本文完
郑重声明
我们注明为网友发布的曝光内容,都是出自于赤脚网(www.chijio.com)。都是网友实名认证后自行在官网发表的,我们只协助转发,从不帮人发布曝光内容,也从不转发未认证用户发布的内容。如需发布曝光内容,请自行在赤脚网官网按要求注册账号、完成认证,再自行发表。
注:在赤脚网官网注册、认证、发帖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更多功能点击对话框菜单直接进入。
3、
4、
5、
6、
特别提醒:底端广告由腾讯系统自动投放,与本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