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12日19时,《哪吒之魔童闹海》(下文简称为《哪吒2》)票房已突破94亿,上亿人见证该片在全球影史票房榜上“升国旗”(目前位居22),百亿票房奇迹近在咫尺。 观众对该片的评价正从老少咸宜、特效好看,到打破身份认同困境、逆天改命的觉醒,甚至看出了其他解读空间。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哪吒2》传递出的文化自信、切中的社会情绪,以及与时代精神相匹配的价值观,通过1.9亿人次观众实现了讨论的扩大和传播价值的延伸。 《哪吒2》成功的背后,是“中国动画天团”的“托举”。在技术爆炸的时代,一帧一帧追求极致的中国动画人透过银幕传递的东方神韵是特效时代审美的“魂”。
【文/观察者网 严珊珊】
“这是属于所有动画人的光辉时刻,我希望它能走得更远。”
得知《哪吒2》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冠军后,参与两部《哪吒》角色特效制作的炬煋动画负责人周远杨向观察者网分享了他的感受。
逾百家国内动画团队、超1900个特效镜头、5年时间4000多人参与制作、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三倍……《哪吒2》技术开发总监黄功用“奥运村”形容项目团队的优秀和庞大,片尾长长的鸣谢名单也让人对电影背后的中国“动画天团”有了实感。
除了导演饺子所在的可可豆动画,光线传媒旗下动画厂牌彩条屋影业以外,《哪吒2》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动画团队,包括《姜子牙》制作公司之一红鲸影视、《深海》十月团队、《流浪地球》特效制作团队MoreVFX墨境天合、动画《凡人修仙传》出品方之一原力动画等。
2005年,中国第一部全部使用CG技术制作的3D动画《魔比斯环》问世,这部由深圳电影制片厂出品,耗资1.3亿元人民币打造的动画大片从导演、编剧、发行到特效制作绝大多数是“国际精英”,配音是英语,主角是“男孩杰克”,讲的也是一个纯粹的“欧美科幻冒险故事”。整整20年过去,一个少年初长成的时间,几代动画人的努力,如今2025年《哪吒2》的中国动画版图,早已“天翻地覆慨而慷”。
红鲸影视作为联合制作公司之一,其母公司、彩条屋控股的上海红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CEO戈弋,在《哪吒2》中担任联合动画导演。《哪吒2》红鲸影视执行制片人于志新告诉观察者网,“这是国内动画人共同完成的作品,饺子导演很有才华,这个项目所有参与者的付出能被大家认可,我感到很欣慰。”
在全球动画技术飞速迭代的时代,中国动画人的追赶创新和所取得的文化话语权令人振奋。与此同时,快餐化的影视消费习惯下,动辄5年打磨一部动画的制作周期不是每个人都能扛住的,45岁导演饺子两鬓的白发透露出行业的高压与艰辛,业内也自嘲“劝人学动画天打雷劈”,“不疯魔不成活”。
“真正意义上动画界的万鳞甲”
此次参与《哪吒2》特效制作的动画团队,不少都参与过《哪吒之魔童降世》(下文简称为《哪吒1》)的制作,与饺子导演的可可豆动画积累了合作信任,红鲸影视和炬煋动画都是如此。
《哪吒2》红鲸影视执行制片人于志新告诉观察者网,2022年底可可豆动画发来合作邀请,他们正好有档期便欣然答应。作为联合制作公司,红鲸影视参与了《哪吒2》全流程制作,两年共投入160人参与项目,包括关键场景“玉虚宝库”(哪吒完成升仙考核后领取玉液琼浆之处)的特效制作。
《哪吒2》玉虚宝库画面幕后制作
“玉虚宝库是我们团队制作难度最大、版本修改最多的场次,光这一场景就改了半年。”于志新回忆道,团队在项目期间承载了很大的压力。
曾参与制作《姜子牙》角色解算(服装和毛发的动态模拟)的成都炬煋动画也出现在了《哪吒2》片尾的名单上,该公司2022年初加入《哪吒2》项目,2024年6月完成工作目标,共投入20人参与制作了全片约30分钟的角色特效,其中包括穿心咒“剔骨削肉”的经典场面。
《哪吒2》官方微博发布的穿心咒画面制作花絮
炬煋动画负责人周远杨告诉观察者网,公司位于成都,和可可豆动画只有半小时路程,项目期间有问题双方会当面沟通。“就是慢慢磨,想尽一切办法达到效果,一帧一帧修,也得做到理想效果。”
炬煋动画团队成员制作“穿心咒”场面角色特效。 受访者供图
周远杨表示,团队成员来自《哪吒1》原创团队,对《哪吒》IP很有情怀,“接到《哪吒2》制作邀请时,有一种亲切感,立即答应了。”他们负责的特效场次平均修改了5-8版,有的更多。
《哪吒2》视效总监石超群日前发文详细介绍了部分知名动画团队的贡献:片中萌翻人的土拨鼠场次由BaseFX和Monk团队共同完成;2亿人洪流对撞的特效由《姜子牙》联合导演王昕的公司泥丸星完成;三龙王出场和围困陈塘关的特效场次由动画《凡人修仙传》出品方之一原力动画完成;殷夫人的特效由《流浪地球》特效制作团队墨境天合制作;《深海》十月团队主要负责申正道和灵珠版哪吒打斗场次的制作;华强方特团队主要负责申正道和灵珠版哪吒打斗场次深山密林的瀑布特效资产,大体量水体计算。
“看到很多观众看完电影所有的字幕才离场,真的很感动,感谢所有人对制作团队的支持,凝聚了全国众多优秀的动画公司,真正意义上动画界的万鳞甲!”石超群写道。
《哪吒2》视效总监石超群发文
至于网传“陈思诚旗下熠熠和光影视参与了《哪吒2》投资,主要负责后期制作与特效”一说,陈思诚方面向观察者网澄清:“我们的后期公司只参与了《哪吒2》声音制作部分,没有投资,所有视效都由饺子导演团队和他们合作的团队完成。”
《哪吒2》爆火后,国内动画产业会迎来巨变吗?
截至北京时间2月12日19时,《哪吒2》票房已突破94亿元人民币,超过《侏罗纪世界2》来到全球影史票房榜第22名,猫眼专业版预测内地总票房迈向160亿,上亿人实时见证《哪吒2》“冲榜”。但《哪吒2》的成功已不止于商业层面,更是一场现象级文化事件,一部电影的观影人次突破1.9亿,且在不断增加,北美首映礼座无虚席,中国动画人的创作话语权和影响力可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消息称,电影幕后动画团队因此紧急扩招,比如红鲸影视新发布了包括后期合成师、场景特效师、角色动画师等在内的十余个岗位。对此,《哪吒2》红鲸影视执行制片人于志新告诉观察者网,岗位发布是团队正常扩充,和《哪吒2》关系不大,“原本我们在做的电影项目也长期在招。”
炬煋动画负责人周远杨表示,希望通过“哪吒热”,能有更多人加入动画行业,“不过考虑到现在的大环境,还有年轻人的追求不一样,整个行业依然处于人才稀缺的状态。”
他提到,团队现在最缺的是成手(技能熟练的)特效人员,动画行业需要积累和沉淀,很多人没有坚持下去,“0-1的这个过程,很多人只走到了中间。能坚持在动画行业几年甚至十多年的,都有一个动画梦。”
但靠梦想坚持下来的毕竟是少数,一句“劝人学动画天打雷劈”的业内自嘲可以看到部分年轻动画人对就业前景的焦虑。
中央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研一在读生吕新乐参与了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2》(尚未上线)的角色和场景设计,她告诉观察者网,从动画专业朋友的状态和日常抱怨中能感受到他们的收入水平和工作时长大概率不理想,“其实大部分动画团队并没有《哪吒2》这么光鲜的成绩,这么突出的毕竟是少数。”
据吕新乐所知,做动画要付出巨大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个人难以承担,大部分动画专业学生会选择进入公司,“刚毕业的大学生,基本是公司给什么任务就做什么,自己发挥的空间有限,加班的情况也很常见。”
谈到国内动画技术的发展,作为学生和从业者,吕新乐坦言,现阶段和国外仍存在一定经验上的差距,但是完全可以追上。“毕竟特效是近现代电影出现的一种辅助形式,国外比我们多发展几年。我很敬佩精益求精的精神,也许我们该注意的是不要因太着眼于追上他国技术而舍本逐末,好的剧本和内核才是最重要的,技术只是一种手段。”
诚然,动画好不好看,特效只是辅助手段。上个世纪的中国动画,曾凭借独树一帜的审美有过相当长的时间的“黄金期”,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水墨动画为代表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声名鹊起。1979年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而摄制的《哪吒闹海》,是中国第一部宽银幕动画长片。王树忱、严定宪、徐景达执导的该片在人物塑造、色彩运用和叙事节奏上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深沉厚重,是2D动画的巅峰之作之一,至今哪吒横剑自刎的悲壮一幕仍是影史经典。
《哪吒闹海》
进入本世纪,2003年陈家奇、蔡志军担任总导演的《哪吒传奇》集神话、童话、传奇于一体,塑造了一代人心中智斗妖魔降鬼怪的少年英雄小哪吒。之后全球3D动画发展迅速,国产动画也开始跟进3D制作,2020年上映的电影《姜子牙》则用片头两分钟的惊艳2D动画让网友直呼“细糠”。在技术爆炸的时代,一帧一帧追求极致的中国动画人透过银幕传递的东方神韵是特效时代审美的“魂”。
电影《姜子牙》片头
在《哪吒2》不断发来票房喜报的同时,观众对该片的评价正从老少咸宜、特效好看,到打破身份认同困境、逆天改命的觉醒,甚至看出了其它解读空间。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哪吒2》在超额完成商业使命的基础上,其传递出的文化自信、切中的社会情绪,以及与时代精神相匹配的价值观,通过1.9亿人次观众实现了讨论的扩大和传播价值的延伸。
此刻,中国动画人还在为其他项目奋斗,我们期待更多植根于中国文化的适合全年龄段的好故事出现,期待更多切合现实体现关怀的好剧本出现,也期待看到在特效之外,中国动画人用强有力的笔触描绘世界,惊艳世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