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忠,我的一个学生,去年在河南郑州参加高考,高考分数理科635分。
刘晓忠却满脸不高兴,说这个分数太尴尬了,虽然上了600分,按常理能够走985大学,但是走不了好的985,只能上中下游985,还走不了热门的专业,只能上个一般的专业,你说尴尬不尴尬?
刘晓忠纠结了半天,最终决定放弃985大学,瞄准211大学的头部高校北京邮电大学。
刘晓忠做过功课,北京邮电大学不错。
北邮学科比较有优势,比如它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像信息安全、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机械工程、应用物理学等。
它还有两个双一流学科,即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邮的学科评估也非常优秀,信息与通信工程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电子科学与技术A-、软件工程B+、管理科学与工程B、工商管理B-、光学工程B-、控制科学与工程B-
北邮位置又在首都北京,哪哪都好。
可是有一件事不好,刘晓忠分析来分析去,觉得他这个分数,北邮肯定能够录取,但是他的目标专业人工智能恐怕有点悬,保不定会被调剂到其他专业。
怎么办呢?
我建议刘晓忠关注一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我认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很有特色。
它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是: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封装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它的双一流学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它的学科评估也不差,电子科技与技术A+、信息与通信工程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机械工程B+,控制科学与工程B+,软件工程B+,光学工程B,仪器科学与技术B、管理科学与工程B-。
从学科实力来看,北邮和西电的A类学科数量一样,且都有一个A+学科,双一流学科也一模一样,因此两所学校的优势学科可谓高度重合。
所以整体看来,两所院校的实力差不多,而且这两所院校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强校,就业也非常好,不管是互联网大厂还是央国企,其认可度都非常高。
我并不是捧一个踩一个,如今北邮有下降的趋势,而西电却是上升的趋势。
北京邮电大学已经从“千年老二”突然变成老三了!
第一个原因:北邮老本吃完了。
北京邮电大学一直以来名气最大,被誉为“信息黄埔”。既拥有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等热门专业,又地处首都北京,占据了天时地利。
前几年,录取分数始终维持985水准,但是这几年被电子科技大学超越,各方面都有下降的趋势,说明光吃老本不行了。
第二个原因:就业率被西电超越。
2024届毕业生,北邮本科生就业率89.73%,硕士98.94%,博士94.24%。其中本科生升学率62.28%,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
第三个原因:北邮规模不及西电。
北邮在校生规模2.7万人,专任教师1600余人;成电在校生规模4.2万人,专任教师2600人;
西电在校生规模3.8万余人,专任教师2500人。原因是不是比较清楚?北邮规模太小了。对于同档次院校来说,排名受规模影响大了。
总之,近年来西电突飞猛进,北邮虽然也在进步,但是因为规模等原因,速度有点跟不上。
更重要的一点是,刘晓忠同学选择人工智能专业,北邮人工智能可能录取不了,西电是手拿把攥,且西电的人工智能专业一点也不比北邮差。
根据这个思路,刘晓忠高考志愿产生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中南大学
四川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结果呢,当年北邮最低分数线624分,冲击北邮有希望,但被人工智能专业录取的希望渺茫。
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投档线616分,他635分,刚好被该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录取,一点亏都没有吃。
关键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还有军事背景,它曾经是我国多个电子信息类学科的发源地。包括微波天线、雷达、信息论、电子对抗、电子机械等学科与专业,都是学校最早建设。
该校毕业生就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进入到各类军工企业工作,比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二类进入到大型民营制造企业工作,比如华为技术公司、小米集团、联想集团等等。
这一点也是北邮所不能比的。
如今是专业为王的时代,刘晓忠的思路是,宁可学校低一点,也要专业高一点,一点错都没有。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谢谢朋友们的一直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