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映盛世,龙腾狮舞庆华年

2月12日,正月十五

江津白沙古镇

万人空巷、锣鼓喧天

“新春闹元宵”大型非遗民俗文化活动

在此隆重举行


千年古镇以四大篇章

「金蛇献瑞」「灵蛇送福」

「火蛇迎禧」「锦蛇贺岁」

为八方宾朋奉上一场

“非遗活、年味浓、烟火旺”的文化盛宴

火树银花不夜天

非遗盛宴启新元

下午14时,白沙镇政府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22支民俗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带着饱满的热情依次出场,在挂红寄福仪式中,活动拉开了序幕。


紧接着,一场场精彩绝伦的非遗民俗大戏轮番上演。《锦绣白沙》里铿锵莲枪与翩跹舞姿交相辉映,花船蚌壳、秧歌扇舞尽显民俗风情;


《龙行瑞雨》如灵蛇腾云,祈愿风调雨顺;



《锦鲤戏春》灵动轻盈,引得观众连连喝彩;



《龙舞华章》气势磅礴,龙身翻腾间似有雷霆之势;

《津沙武韵》刚柔并济,一招一式尽显武者风范;

《龙狮贺岁》中醒狮腾跃、金龙飞舞,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随后,展演队伍与镇内民俗文艺队伍组成的巡游方阵,沿着古镇主干道开启民俗拜年巡游,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巡游特别增设了四辆主题花车,首次亮相便吸引众多游客争相打卡拍照。巡演队伍与沿途群众热情互动,所经之处皆是人头攒动,锣鼓声、欢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巡游队伍吸引众多市民

活动期间,东华街、民生街“非遗好玩街”同步开启,朝天咀码头川剧座唱声声入耳,风雨长廊灯谜竞猜趣味无穷,非遗匠人巧手翻飞,财神打卡福满街巷,流水寺前一碗碗雪白汤圆氤氲着团圆暖意。古街流光溢彩,市民游客穿梭其间,将非遗活化新貌与巴渝古韵交织的独特年味尽数珍藏。


▲白沙古镇的店家一派热闹气象


▲川剧座唱声声入耳


▲精美的当地美食


▲流水寺前品尝元宵

一江碧水映古今

千年文脉铸诗篇

白沙镇,这座屹立长江之滨的千年古镇,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建镇,历经岁月淬炼,孕育出古镇、教育、抗战、名人、民俗、酿酒、影视等七张文化名片。如今,文旅融合的“白沙模式”正焕发新生机。



▲热闹的古街和朝天咀码头


▲投壶游戏

非遗保护与传承迸发时代活力。白沙成功申报市级非遗项目6个、区级10个,推出“遗韵新曲·传承白沙”非遗大课堂,吸引年轻一代参与。打造非遗展演、非遗体验、非遗美食、非遗研学等融合项目,开发“非遗守艺”系列文创产品。




▲重庆大学俄罗斯留学生Kira体验汉服妆造

影视与文旅实现双向奔赴。公安题材影视实景棚、1万余平方米80、90年代影视道具库等10余个影视项目相继落地白沙镇,吸引200余部影视剧取景拍摄,举办中国(白沙)影视工业电影周聚焦“幕后英雄”,助推产业集聚。持续打造智慧导览系统和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游客体验。


▲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


▲白沙镇打造的影视实景外景

文物资源得以活化利用。近年来白沙镇积极推动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完成夏公馆、粮食堆积所等抗战遗址修复,建成白沙镇抗战历史陈列馆、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邓若曾排球展览馆等,与此同时,积极合作对接相关单位和企业,建成重庆善堂中医药博物馆、潘昭亮雕刻工作室和江记民生酒铺,年吸引游客40万人次。

产业腾飞绘宏图

新城崛起启华章

在历史文化的浸润下,白沙镇以文兴业、以城载文,铺开产城共荣、城乡共兴的新图景,古韵今风相映成辉。

2024年,白沙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8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达151亿元,初步形成以光伏为典型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以江小白酒业为代表的百亿级消费品(酒水饮料调味品)产业集群。


▲元宵节在白沙拍照打卡,氛围拉满


▲财神送福啦


▲汉服小姐姐们和玩偶互动

在筑牢产业经济“硬支撑”的同时,白沙镇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2024年,白沙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小微停车场、口袋公园建设频频迎来新进展,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城乡路网优化升级,和美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系列举措着力推动城乡颜值和群众生活品质双提升。


▲白沙古镇

从非遗民俗的活态传承,到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从产业集聚的澎湃动能,到城乡融合的民生答卷,白沙镇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基、以人民为本,书写着新时代的华章。站在“十四五”收官之年,这座千年古镇正以昂扬之姿,向着“新兴产业之城、文化创意之城”的目标阔步前行。


看直播

全媒体记者:吕 晓 黄娅秋

通讯员:张 丹

江津融媒直录播团队

编辑:陈柳颖 编审: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易志慧

总编辑:黄 艳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别忘了

点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