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行业需求将放缓。
在经历了新冠疫情爆发后的一段时间的短缺之后,全球汽车行业现在面临着半导体芯片供应过剩的问题。芯片制造商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分析师预测,整个行业的需求将放缓。
市场情况
恩智浦半导体是一家荷兰公司,为物联网 (IoT)、电信和汽车等多个行业制造芯片和制造解决方案。在最近发布的销售报告中,该公司披露汽车行业半导体芯片消费量同比下降 6%。
同样,日内瓦的意法半导体和美国的德州仪器等电子公司都报告了2024 年第4季度的营收下滑。前者宣布“数字集成电路和射频产品”营收下降 28%,原因是对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和信息娱乐的需求不足。与此同时,后者由于全球需求放缓,汽车行业营收略有萎缩。
对于恩智浦这样的公司来说,汽车行业是其最大的市场之一。然而,尽管全球客户从内燃机 (ICE) 汽车转向电动汽车 (EV),但潜在的买家却因更高的价格和利率而望而却步。
此前,英特尔旗下自驾技术公司Mobileye也表示,客户汽车芯片库存过剩压力仍在,本季仍待消化,旗下EyeQ高级驾驶辅助芯片供应过剩量高达600万至700万片。
据Mobileye财报,2023年的初步业绩整体优于市场预期,但2024年业绩指引令华尔街大跌眼镜。2024年第一季的营收初步估计将比去年同期锐减约50%,2024财年营收为 16.5 亿美元,低于先前预期的25.8 亿美元,营业亏损总计 8600 万美元,原因就是客户库存充足可能减少订单而影响收入。
由于先前全球供应链生产运输遇阻,导致汽车制造商为避免零部件短缺,囤积了大量Mobileye的芯片,这也影响了其新一季的订单量。
车用芯片的需求一直强于电子业其他领域,因为每辆汽车都新增了更多电子功能。但这可能不再足以支撑高水平的芯片出货量,因为车的整体需求放缓,而需要更多芯片的电动车,销量激增态势显露出疲态。
Mobileye是以色列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专门生产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用芯片,英特尔在2018年以153亿美元收购Mobileye,在2022年10月将其分拆出去并挂牌,至今仍持有Mobileye约88%股权。
后短缺时代的繁荣
汽车制造商目前正在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趋势调整库存。在新冠疫情之后,全球汽车行业仍因半导体芯片短缺而苦苦挣扎。短缺从 2020 年持续到 2023 年,在此期间,由于工作和在家学习的调整,对电子设备的需求增加。此外,加密货币的兴起、自然灾害以及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等全球事件也导致了半导体芯片供需失衡。
对此,制造商试图通过生产更多芯片来弥补短缺。然而,需求随后大幅减弱,导致全球半导体芯片供应过剩。
英飞凌印度公司的一位专家最近承认,汽车行业对芯片的需求正在下降。“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客户正在减少半导体库存。与此同时,全球汽车产量的预测略有下降,”英飞凌科技印度公司董事总经理 Vinay Balkrishna Shenoy 表示。
野村综合研究所 (NRI) 高管 Ashim Sharma 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在全球范围内,汽车制造商积累了大量库存,以应对疫情后持续的需求。然而,过去三到四个季度,销量逐渐下降,”他说。“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导致整个供应链库存过剩。”
目前,芯片市场正面临市场需求结构性分化加剧的问题。群智咨询分析师陶扬表示:“这主要归因于行业内的结构性过剩,市场目前正处于供给过剩的阶段。”特别是MCU和PMIC等通用型芯片,由于门槛相对较低,工艺制程要求不高,在市场整体增长放缓时容易形成库存积压。
另有观点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进入一个更为稳定的增长阶段,而非之前的爆炸式增长,销量未达预期,这也是造成当前市场库存积压的关键因素。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在2022年突破1000万辆,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至1750万辆。
随着智能化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焦点,加之汽车企业在端到端解决方案和纯视觉智能驾驶技术上的积极投入,市场对于具备高性能和高算力的芯片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特别是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智能座舱系统级芯片(SoC)、车载图像传感器(CIS)以及激光雷达传感器等高端汽车芯片领域。据IC Insights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汽车芯片的市场份额将从10%增长至15%。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