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是说,美国空军主导研发的几个重量级新型装备项目,居然没有一个能“顺顺利利地推进下去”,属实是一大“奇观”了。继第六代战斗机NGAD的开发工作陷入停滞,以及新一代战略隐身轰炸机B-21因成本上升,而可能被迫削减订单数量后,新一代陆基井射式洲际导弹“哨兵”也出事了……
“哨兵”洲际导弹效果图
观察者网援引美媒报道称,受项目严重超支的影响,“哨兵”洲际导弹项目已被美国军方下令暂停。据悉,该弹的开发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计耗资已超过1400亿美元之巨,比5年前的预估金额超支了高达81%。目前看来,“哨兵”的后续开发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是否可重启并进行下去,前景并不很明朗,需要美国政府和军方高层重新加以评估。
容纳有“民兵-3”的陆基发射井
有意思的是,按照美国军方的说法,出问题的地方并不在于导弹本身,“哨兵”陆基井射式洲际导弹的开发尚算顺利。真正引发巨额超支的乃是容纳和发射导弹所需的发射井,即“坑”和“弹”不匹配。说得再详细一些就是,美国空军原本设想的“让‘哨兵’沿用现有的‘民兵-3’洲际导弹发射井”,没有能够实现。为了使用“哨兵”,军方不得不从0开始重新“刨地挖坑”,以打造新发射井……
发射井内的“民兵-3”
好吧,考虑到“哨兵”的发展目标乃是实现对“民兵-3”的1:1替换,而美军为运用“民兵-3”所建造的发射井数量约为450个。也就是说,如果要为“哨兵”导弹新造发射井,那“新坑”的数量也得有这么多才行。相信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会是个何等巨大的土方工程了吧?
美国恐需要从0开始新造发射井
不仅是“刨地挖坑”,新发射井内还需配齐各类昂贵的配套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再加上从头开始的选址和评估工作,以及对地皮的占用和购买,一系列基本不可能省略的花费,都会让这一巨大的工程“贵上加贵”。也难怪“哨兵”项目的预计耗资,能比早前预估的水平一下子超支了81%之多。若不是军方及时叫停,说不定超支势头都能一路冲到2倍了……
“民兵-3”导弹发射
然而,叫停项目固然只是一句话的事,但对平均寿命已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民兵-3”洲际导弹进行替代,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在近10年的发射活动中,“民兵-3”的发射成功率和飞行完好率都出现了下降趋势,所带来的就是美国首轮核突袭能力的下降,乃至是让美利坚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出现了些许的动摇。
“哨兵”洲际导弹效果图
可以说,用新型洲际导弹取代老迈的“民兵-3”,已经是个迫在眉睫、不能再拖的事情了。但偏偏与陆基井射式洲际导弹密不可分的发射井,需要从头开始建设,这简直就是给美国的核打击体系又“深深地捅上了一刀”。从悲观的角度来想,当“民兵-3”支撑不住并最终退役之时,若“哨兵”无法及时接棒,那美国就将在一段时间内失去陆基核打击手段,进而丧失无比重要的“首轮核突袭能力”,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也将就此崩塌。
外界猜测中国正在研发“东风-51”洲际导弹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倒是个不错的消息。外界早有传闻,国内正在推进新一代陆基井射式洲际导弹的研发工作,未来或命名为“东风-51”,以取代上世纪80年代服役的“东风-5”系列洲际导弹。如今“哨兵”的停摆,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弯道超车”机会,说不定“东风-51”有望抢在“哨兵”之前到位,让中国抢先实现陆基井射式洲际导弹的换代工作。
“三叉戟”潜射洲际导弹
至于说美国人该怎么办,还是那句话:你们不是好歹还有“三叉戟”潜射洲际导弹可用吗?干脆你们也别搞“哨兵”导弹项目了,待“民兵-3”退役后,把陆基发射井都灌满水,去装“三叉戟”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