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俄乌前线
今天是元宵节,首先祝各位元宵节快乐。
咱们说,十五才算过完年,过完年我们就要打理行囊,收拾好去开工了。
开工之后这一年又要辛辛苦苦地干一年。人就是这样,不容易。
说到不容易,虽然我们每天都要打拼,但比起乌克兰人,我们的环境要好得多,想想就能感到知足。
乌克兰最近发生了三件事,每一件都让他们痛苦不堪,十分难受。
第一件事,乌克兰的年轻人日子不好过。原本25岁以上的才征兵、才去前线,但在美国压力之下,以及前线缺人情况的影响下,乌克兰也顶不住了。
2月11日,他们宣布18岁到24岁的人也要上前线打仗。
虽然这是鼓励性政策,鼓励年轻人上前线签订合同,并给出2.4万元的大礼包,即签合同后先给一笔钱,但对年轻人来说,这些钱有什么用?
钱来了命丢了,那又何苦去冒这个险呢?
其中一方面是美国的压力。拜登政府在去年11月就开始要求乌克兰降低征兵年龄,认为乌克兰虽然有很多人,但还需要更多兵力去前线。
图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最初,泽连斯基是不同意的,他认为应该保留火种、保留希望,不能让国家的年轻精英去前线作战。
但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继续施加压力,而前线确实缺少兵力,因为与俄罗斯相比,乌克兰的兵员数量始终不占优势。
最终,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可能还没有结婚、没有谈过恋爱,甚至可能连女生的手都没拉过,就要被迫上前线。
想想看,这种状况有多难以忍受?
战争中,一将功成万骨枯,牺牲是无可避免的。人的命只有一条,这可不是打游戏,打游戏可以有几条命,九条命,但人的命只有一条,没了就是没了。
再多的钱也没有意义,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乌克兰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第二点,特朗普的口风也让泽连斯基心急如焚。特朗普在2月10日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谈到乌克兰问题时表示,他认为乌克兰的和平方案应该缓一缓,不那么急迫。
他曾说过,24小时内解决问题,后来又提出了一个百日计划。
但最近他与泽连斯基和普京都有过沟通,他发现问题比他想得要复杂,因此表示解决方案不急于制定,这意味着问题具有相当的难度。
如果连特朗普都觉得需要缓一缓,难度可想而知。
打了近三年,特朗普突然回归并停下了战斗,其实这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然而,泽连斯基忧心的不仅仅是这个,还因为特朗普说了一句让他更加焦虑的话:“乌克兰也许是俄罗斯的,也许不是俄罗斯的。”
这句话意味着,俄罗斯有可能吞并乌克兰,也有可能不吞并乌克兰。
这样的言论让泽连斯基感到局势更加艰难,前途更加不确定。
图为欧洲武装部队士兵
第三点,泽连斯基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提到,他认为欧洲方面提出的维和部队方案不现实,尤其是在停战协定之后安排欧洲部队去维护和平。
他表示,联合国维和部队或欧洲的维安部队没有任何意义,任何没有完整安全框架的停战协议都意味着俄罗斯会卷土重来。
泽连斯基明确表示,没有美军参与的维和行动都是徒劳的。
然而,特朗普则表示,欧洲的事务应该由欧洲自己负责,他要求欧洲各国将5%的GDP用于国防,并且负责部署和平部队,维护俄乌之间的和平。
他表示,这件事是欧洲的责任,不想再插手。
泽连斯基则强调,如果没有美国出兵,和平是没有指望的,停战协议只能意味着下一轮战争的开始。
图为乌克兰年轻士兵
这使得各方在最后阶段都在提高要求,尤其是乌克兰在18岁至24岁年龄段征兵。
这一举措某种程度上也是向俄罗斯和美国发出的信号,表明乌克兰依然坚持决心,虽然未必真打算把这些年轻人派到战场。
泽连斯基还提到,乌克兰在领土交换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立场。
他表示,乌军仍在库尔斯克坚守,该地不能在和谈之前丢失,因为只要有这片领土,就能用于交换,如果失去了就无法交换。
而具体的交换比例则取决于谈判桌上的博弈,可能是1比1,甚至1比10,具体如何换法,还需双方在谈判中见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