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公安局钦南分局启动“春耕警务,护农助耕”的全新工作模式,深入开展矛盾调解、风险防控、农资监管、贴心服务等工作,吹响护航春耕的号角,打出一套助力乡村振兴的组合拳,彰显了公安机关在新时代农村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
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治安环境。钦南公安分局依托深入农户走访工作,针对农村常见的矛盾纠纷,如,邻里不和、土地争议、农资交易纠纷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排查,力求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组织各派出所携手各乡镇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开展矛盾调解工作,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同时,驻村民警凭借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对当地情况熟悉的优势,及时捕捉并会商解决春耕期间的治安热点和难点问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各派出所组织村治安联防队,定期召开联防工作会议,动员群防群治力量,在农忙时节和夜间加强巡逻,确保村组干道、村舍小巷的安全无虞,通过“白天见警力,晚上见警灯”的巡逻模式,全面消除了各类风险隐患,提升了农村治安的综合治理效能。
全力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钦南公安分局围绕“源头打击、链条斩断、流向追踪”的工作思路,对涉农违法犯罪展开了凌厉的攻势。对于制造假冒伪劣农资、盗窃农资农具等犯罪行为,坚持快侦快破快结,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与此同时,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成立了农资联合检查组,对辖区内的农资商店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检查组重点检查了农资销售台账的建立情况,以及种子、农药等农资的来源和质量追溯制度是否完善;同时,对农资产品的证照、包装、有效期限等情况进行了严格检查,并随机抽查了部分种子的质量,严防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市场。对于农药的来源和质量,检查组也进行了深入审查,确保没有违规经营国家明令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从而保障了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一旦发现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对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让农民群众用上了“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最大限度维护了种植户的合法权益,为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据统计,自2月8日以来,钦南警方共出动警力560人次,检查农产品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店铺、仓库等场所188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2处,进一步提升了辖区群众在春耕备耕方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广泛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春耕时节已到来,请大家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钦南公安分局以多种形式强化安全防范宣传。在农贸集市等人员密集区域,民警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讲解了一盔一带、超员超载、酒驾醉驾、农用车车厢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引导群众遵守交通规则,从源头上预防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联合交警部门开展酒驾毒驾检查,提醒群众不要随意搭乘拖拉机和无牌无证车辆,共同维护春耕期间交通秩序。此外,民警还与村民拉家常、以案说法,开展防火、防盗、反诈、禁毒等安全知识和互联网便捷服务群众办理营业执照、身份证件等的宣传,向群众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和防范措施,介绍了通过小程序办理证件的步骤,并帮助群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熟悉“桂警通办”小程序,提高了群众的防骗能力,实现互联网远程服务群众的需求。同时,民警还通过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向群众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了群众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春耕生产和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来源 | 民主与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