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据消息赛力斯申请“问界二手车”、“问界金融”等多个商标于2月9日公开,国际分类包含金融物管、运输贮藏等,当前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从这些“动作“看来,多业务背后是否暗藏玄机?



发展多业务 应对内卷差异化竞争

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破60%,市场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运营”,简单来说,消费者对二手车交易、金融分期、保险定制等服务的需求激增,不仅如此,甚至许多车企对新车也有对应的金融、优惠政策等。

虽然赛力斯2024年销量超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成绩是相当不错,但赛力斯似乎意识到并未长远之计,因为仅靠新车销售是难以支撑长期增长,还需扩展高利润率的后市场业务,而且赛力斯收购问界商标后也算是独立企业,所以更需要去衍生多业务来维持长期发展。

如今汽车行业内卷严重,除了车还需对其他业务进行更多“花样”,如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已布局保险、充电网络等生态服务,新势力如蔚来通过“用户社区”构建护城河等。赛力斯作为造车企业,当然想通过问界商标矩阵,将业务从制造延伸至金融、保险、二手车等附加值领域,试图以“一站式”服务提升品牌溢价。



业务布局:构建“车与服务”的生态图谱

虽然赛力斯收购问界商标后算是独立企业,但华为仍是赛力斯智能化技术的核心供应商,但并不影响赛力斯利用其优势发展多业务。

先说“问界二手车”商标申请,旨在切入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当前,新能源残值率低、评估体系缺失行业痛点,简单来说一般用户买来的新能源车用久了,是换一辆还是换个电池呢,相信大部分人都选前者,但赛力斯是制造业,若通过赛力斯官方认证二手车业务,建立残值管理标准(如电池健康度检测),一来提升用户置换意愿,二来为新车销售引流。

既然有二手车,当然也有金融、保险等一系列服务,相信赛力斯注册“问界金融”想必与大部分车企一样,提供低息甚至0息贷款、融资租贷等服务,降低买车门槛,尤其针对下沉市场用户。而保险方面,结合智能驾驶数据(如ADAS使用率)设计差异保费等,降低用户用车成本还提升盈利空间。

售后与租贷,通过“问界售后”整合维修、保养、充电网络等,结合“问界租贷”提供灵活方案,覆盖家庭用户、企业客户等多场景需求,这就形成了“购车-用车-换车的闭环体验。

最后赛力斯的商标布局预示着两种趋势,一是未来车企或需提供“硬件+服务+数据”的全套解决方案,二是像与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等企业合作,需要在技术依赖与品牌自主之间找到平衡点。



汽车网评:

综合上述,赛力斯的“问界”商标矩阵,既是其从“造车新势力”向“生态运营商”跃迁的关键一步,也是中国车企应对行业变局的缩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