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座机场而言,中转客流和服务能力是衡量其枢纽能级的关键指标。中转率较高的机场,为旅客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便利的出行条件,同时还能降低出行成本。在航班时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中转流量不仅可以提高旅客运输量,还能增强航线的利用率,拉动机场及其附近区域的经济发展。
作为全国最新一批投用、省内唯一运营的4F级国际机场,青岛机场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青岛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承担着重要角色。2024年,青岛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2618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22%。其中,中转旅客达到255万人次,占比由2023年的7%提升至10%,超过郑州、海口、哈尔滨、济南等国内同量级(2000万级)机场,与乌鲁木齐、厦门等机场一同位居同量级机场第一方阵。
2025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上聚力攻坚求实效。加快标志性改革落地见效,厚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优势”。围绕这一目标,青岛机场将聚力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大力拓展国际航空网络,为青岛厚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优势做出机场贡献。客运方面,着力塑造日韩优势,推进日韩主要航点全覆盖计划,逐步打造国内经青岛至日韩的中转枢纽,同时提升青岛至欧美澳等国际主要市场的通达度,巩固青岛在山东对外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地位。货运方面,着力塑造北美优势,充分发挥青岛至北美空中航距较短、转运货量充足等优势,强化与航企战略合作,升级对多伦多、孟菲斯等北美方向全货机的保障服务,建设我国面向东北亚地区和北美的航空货物集散中心。扎实做强中转联程,以打造国际跨航司“行李直挂”试点为契机,联合中航信、海关等,打通民航国际中转服务系统;依托高密度国内快线和日韩航线,做大做强“东北—青岛—华东/华南”“国内中西部—青岛—日韩”等中转通道,力争全年中转旅客量再创新高。
青岛机场将聚力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青岛机场持续提升中转能力
2024年,青岛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2618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22%。其中,中转旅客达到255万人次,占比由2023年的7%提升至10%。目前,青岛机场客运航线可通达128个国内外城市。
2024年,青岛机场转场运营后首次恢复国际通程航班服务,显著提升了中转效率和便捷程度,旅客中转衔接时间压缩40分钟以上。
针对国内市场开发,青岛机场持续构建“干支通、全网联”运输服务体系。目前,青岛机场已与乌鲁木齐、深圳、武汉、南昌、包头等27家机场开展跨航司中转保障业务。
2024年,青岛机场的国内快线航班量占比由22%提升至53%,拉动年度国内旅客量实现20%的增长。
目前,青岛机场开通的高铁站城市航站楼已增至5个,今后将逐步拓展至烟台、威海等地,形成覆盖胶东半岛、青岛都市圈的“空地一体化”便捷联程运输交通网络。
通过全货机、客机腹舱带货等运输形式,青岛实现与国内主要城市和全球主要经济体重点口岸的互联互通。2024年,经青岛空港“空空联运”转关吞吐量达1.24万吨,同比增长36%。
繁忙的胶东机场航站楼
国际通程:惠及旅客6.4万人次
长期以来,国内民航运输市场以点对点直达客源为主,中转旅客仅作为少量的补充客源,流量规模偏小且增长缓慢。2015年至2020年,民航行业平均每年仅承运国内中转客源810万人次,占总流量的比例不到2%。2021年2月,随着民航局发布《民航旅客中转便利化实施指南》,国内中转市场进入发展黄金期。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民航中转旅客数量突破7000万人次。
从全国城市看,航旅纵横发布的《2024中国航空枢纽城市六维榜》显示,北京、成都、西安、上海、昆明、重庆、乌鲁木齐、武汉、广州、深圳等城市的2024国内航线中转旅客量位居全国前十。总的来看,这些上榜城市均为航空枢纽城市,具有经济基础好、文旅资源丰富、航线密度高通达性强等特点。
转场以来,青岛机场立足区位优势和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持续畅通“东北—青岛—华东/华南”“国内中西部—青岛—日韩”等中转通道,不断丰富中转联程、空铁联运产品,优化中转流程,提升中转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客流经青岛中转。目前,青岛机场客运航线可通达128个国内外城市。3小时航程可通达全国90%的省会城市、大中城市等,门户枢纽地位不断凸显。
新年伊始,青岛机场国际通程航班再扩容:1月3日,在青岛机场海关和边防检查站支持下,青岛机场联合首都航空,开通杭州—青岛—悉尼、伦敦—青岛—沈阳/杭州、墨尔本/悉尼—青岛—沈阳的国际通程航班服务,打通了沈阳经青岛至伦敦、悉尼、墨尔本的双向通程保障链条。“伦敦到沈阳还没有直飞航线。以前回沈阳只能选择中转航班,提行李过海关,还要重新托运行李过安检,赶下一班飞机总是匆匆忙忙。”经常往来伦敦的张女士说,现在青岛有了通程航班,转机也不需要再托运行李,时间宽裕了很多。
2024年,青岛机场转场运营后首次恢复国际通程航班服务。选乘相应航班经青岛出境的旅客,均可享受“一次值机、行李直挂”的便捷服务,无需在青二次提取托运行李,显著提升了中转效率和便捷程度,旅客中转衔接时间压缩40分钟以上。一年来,青岛机场携手东航、山航、首航,相继打通了国内主要城市经青岛至首尔、迪拜、伦敦、墨尔本、悉尼、莫斯科的通程航班保障链条,国际客运航点覆盖韩国、中东、欧洲、澳大利亚等区域;经青岛机场中转乘坐国际通程航班的国内始发航点扩展至杭州、沈阳、北京、武汉、宁波、合肥、无锡、重庆8个城市。
青岛机场还推出国际中转免费住宿、票价优惠等福利产品,为广大旅客“经青中转”架起了高效实惠的“空中桥梁”。2024年,青岛机场累计保障国际通程旅客6.4万人次。
作为青岛打造开放之城的有力支撑,青岛机场目前执飞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20多条,通达亚洲、欧洲、大洋洲的14个国家及地区。其中,至日韩的航班量、旅客量均位列全国机场第3位。稳定运营莫斯科、迪拜、加德满都3条上合航线,2024年度客运量同比增长21.5%,有效助力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建设。随着国际通程航班持续扩容、更多国际航线恢复开通,青岛机场国际通达度进一步提升,为国内外旅客高效顺畅“经青出行”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青岛机场客运航线可通达128个国内外城市
“双枢纽”战略赋能,国内旅客量增长20%
中转客流的跃升,还得益于青岛机场“双枢纽”战略的持续赋能。
2023年以来,青岛机场积极推动“城市协作、机场合作、航司运作”的枢纽共建合作,不断扩大“双枢纽”战略合作朋友圈。2024年新增武汉、长沙等6家签约机场,“双枢纽”签约合作机场总数增至15家。
针对国内市场开发,青岛机场持续构建“干支通、全网联”运输服务体系,创新打造“青易飞·悦中转”系列产品。目前,青岛机场已与乌鲁木齐、深圳、武汉、南昌、包头等27家机场开展跨航司中转保障业务,支持“一次值机、行李直挂”,中转旅客可在始发机场一次性完成所有值机手续,行李直挂至最终目的地,大幅提升了出行效率。
依托“双枢纽”战略,青岛机场会同签约机场、航司共同开发城市间每日10班以上快线航班和跨航司联运产品,吸引更多旅客经青岛中转。以“青蓉快线”“青厦快线”为例,由山东航空运营的青岛至成都天府、青岛至厦门航线已达到每日往返10班,航班时刻覆盖早中晚各个时段。“青蓉”“青厦”快线上线后,旅客在青岛机场可享受从专属值机柜台到专属行李提取转盘,再到便捷登机口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出行更加高效、便捷、舒适。
一条条“公交化”运营的空中快线,为机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2024年,青岛机场的国内快线航班量占比由22%提升至53%,拉动年度国内旅客量实现20%的增长。
从地理和区位优势看,包括胶东半岛在内的省内腹地是青岛机场重要的潜力客源市场。
作为国内首批实现航空、高铁、地铁、陆路交通垂直零换乘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青岛机场依托场内集航空、高铁、地铁、陆路交通于一体的全通型、立体化、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打造城市航站楼“一站式”旅客联运服务模式,通过高铁和民航的联程运输,让旅客享受“一次购票、便捷出行”的中转便利化服务,打造了航空与高铁旅客联程运输的创新样板。
2023年8月,青岛机场转场投运两周年之际,青岛机场潍坊城市航站楼启用,青潍空铁快线开通。便捷的空铁联运有效打通了潍坊北站至青岛机场高铁换乘民航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了青潍两地同城化进程。2024年9月,青潍快线升级为“零负担”出行服务,旅客可在潍坊北站一体办理现场值机、行李预安检和跨城市托运,开启了行李从高铁站通过高铁运输直达客机腹舱的出行新模式。青潍空铁联运旅客“零负担”出行项目获评国家六部委联合评选、省内唯一入选的旅客联程运输服务品牌。
铁路日照西站所在的东港区是青岛都市圈16个县(区)之一。2024年10月,位于日照西站商旅服务中心的青岛机场日照城市航站楼启用,实现了航空与高铁的“一站式”无缝衔接。自日照西站前往青岛24小时内航空出行的旅客,可享受免费的“一站式”航空服务及舒适温馨的候车环境,从现场值机、候车休息到乘坐高铁直达机场,所有流程均可在城市航站楼内完成,大大节省了衔接时间。
2024年12月10日,青岛机场临沂城市航站楼启用。今年春运,青岛机场空铁联运服务再次上新。1月13日、14日,青岛机场胶州北站、青岛北站空铁联运城市航站楼相继揭牌。这两个城市航站楼投入使用后,可为旅客提供机场值机、航空购票、航班查询、商务休息、行李存放等综合联程运输服务。后期将逐步升级拓展行李预安检、行李托运等延伸业务,打造到车站即到机场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
青岛机场集团营销委规划发展部部长李伯清介绍,目前,青岛机场开通的高铁站城市航站楼已增至5个,今后将逐步拓展至烟台、威海等地,形成覆盖胶东半岛、青岛都市圈的“空地一体化”便捷联程运输交通网络,推动胶东半岛腹地城市航站楼建设及交通一体化进程,打造胶东半岛的“城市会客厅”。
加快构建空中货运中转大通道
前不久,随着长沙—青岛航班落地,机上16件655公斤跨境电商出境地“空空联运”货物在青岛机场国内货站经空侧直接交接至国际货站收运区,随后搭乘青岛航空国际航班飞往马来西亚吉隆坡。这是青岛航空首次开通“空空联运”路线。
“空空联运”是指货邮以机场为节点,经两个以上的航班运抵的运输方式。它实现了空港之间的货物流转,是对货邮直达航班运输的有效补充,大大提升运输效率,节约运输成本。同时,使用“一单到底“的运输模式,相关流程得以简化,企业负担进一步降低。“以前类似的跨境电商货物,都是由代理公司自行报关,通过陆运到青岛机场再出口。”青岛航空国际货运市场管理部经理梁正介绍,现在,充分利用青岛航空国内、国际航线资源优势,通过“空空联运”模式,货物全程由青岛航空承运,大大提升了公司承接国际货物中转的便利性与时效性。
航空货运“空空中转”业务对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枢纽能级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8月,青岛入选2024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为青岛机场打造货运枢纽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青岛航空此次开通的“空空联运”路线进一步提升了青岛机场货运中转枢纽能级。
在市政府口岸办、机场海关等口岸联检单位的支持下,青岛机场统筹国际国内航线网络资源,全力推进货运中转业务发展,强化枢纽机场间货运联动、中转衔接,加快构建联通国内重点城市、衔接世界主要枢纽的空中货运中转大通道。通过全货机、客机腹舱带货等运输形式,青岛实现与国内主要城市和全球主要经济体重点口岸的互联互通。目前,“国内城市—青岛—首尔/大阪/墨尔本”等国际中转货运通道实现常态化运营,青岛机场国际中转货运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
青岛胶东机场海关统计显示,2024年,经青岛空港“空空联运”转关吞吐量达1.24万吨,同比增长36%。青岛啤酒纯鲜原浆、湖北小龙虾、云南纯天然野生松茸等国产“潮牌”产品频频登上飞机,经青岛机场飞往全国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