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世纪60年代,坦桑尼亚刚独立便面临经济困境,时任总统尼雷尔向欧美国家求援修建铁路,却屡遭拒绝。



然而,中国却伸出了援手,投入近10亿元人民币无息贷款,派出几万个技术人员,耗时5年建成了这条1860公里的“自由之路”,也是中非友谊的象征。

甚至在它想要修建港口的时候,我国还拿出100亿美元垫资为其进行修建,可是转身却以英国和日本的价格更低,选择“背刺”我国投向他们的怀抱



直到两年后港口丝毫未动,才发现被戏耍,转身又想和我国重启项目,那么对于这样的国家,我国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中坦友谊

对于坦桑尼亚这个国家,很多人可能不是很清楚,位于非洲东部的它,在上世纪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61年才正式宣布独立。



它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主要经济就是来源于农业,但也仅仅只是够自己吃饱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多余的钱去,去发展工业,为了能让经济得到提升。

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坦桑尼亚想要建立国内第一条铁路,但是很多国家都知道他们没钱,就没有国家给他们修建,最后是中国接手了这个工程。



1970年开始动工,1975年修建完成并且开始试运营,直到次年开始通车,这条铁路不仅让赞比亚的铜矿得以出口,更让中国与坦桑尼亚结下了“铁杆兄弟”的情谊

1971年的时候,中国重回联合国,坦桑尼亚也将自己珍贵的一票投出,这也是让两国情谊深厚的一个举动,有句古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对于坦桑尼亚的支持,中国也是一直对其照顾有加,所以在2013年,坦桑尼亚修建巴加莫约港的时候,中国也是直接答应了下来。

修建港口

这座曾因殖民历史衰败的港口,若改造成非洲最大深水港,将成为连接中东、欧洲与亚洲的枢纽,彼时,中国再次成为坦桑尼亚的首选伙伴。



双方签署协议,中方投资100亿美元建设港口,换取99年使用权,项目一启动,中国专家团队便带着世界级基建技术进驻,设计图纸铺开,设备整装待发。

然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2015年,坦桑尼亚新总统马古富力上台,这位以“民族主义”自居的领导人,突然对中坦合作发难,他公开指责前政府签订的协议是“不平等条约”,在2019年叫停了这个项目。



马古富力

坦桑尼亚的“变脸”

如果只是坦桑尼亚的话,他们不会这么就选择停止这个工程过的,背后肯定有人在指使,很快推手就浮出水面。

英国与日本嗅到了遏制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机会,向坦桑尼亚抛出诱饵,承诺以“更低成本”接手项目,日本甚至加码,暗示可提供“友情价”



面对这些“甜蜜承诺”,马古富力政府迅速转向,单方面撕毁与中国的协议,这种种举动让他感觉这个港口非常抢手,有了选择的权力,所以才跟这么肆无忌惮的和中国停止合约。

不过,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对自己的举动感觉到了后悔,英日的“援助”很快露出马脚,日本所谓的“接盘”迟迟未动工,英国则以“评估风险”为由无限期拖延。



更讽刺的是,坦桑尼亚连港口周边居民搬迁的安置费都无力承担,巴加莫约港工地上只剩锈蚀的钢筋和杂草丛生的基坑,成为国际笑柄。

经济连锁反应接踵而至,因港口停工,坦桑尼亚错失每年数十亿美元的过路费收入,原本因中国投资而兴起的建材、物流产业迅速萎缩,失业率飙升。



与此同时,中国在肯尼亚建设的蒙巴萨港、在吉布提布局的自贸区却风生水起,成为非洲新地标,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吉布提还获得了非洲第一条现代化标准轨道电器铁路人均收益还从300美金达到了2700美金。

这样的表现也是让坦桑尼亚“眼红”不易,开始后悔曾经的举动,这时坦桑尼亚才清楚,他们因为英国和日本的“画饼”失去了多少机会。



非洲第一条现代化标准轨道电器铁路

“破镜重圆”

2021年,坦桑尼亚政局更迭,新任总统哈桑意识到“远亲不如近邻”,她带着歉意访华,想要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因为这样或许有机会让巴加莫约港重新修建。

这一次,中国展现了战略定力,不追究违约损失,但要求建立更透明的沟通机制,项目重启后,中方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工程进度,坦桑尼亚则设立专项审计组,确保资金流向公开。



中国驻坦桑尼亚经商代表处

这时的坦桑尼亚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合作伙伴,甚至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还直言“非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结语

英日打着“援助”旗号,实为地缘政治操盘手,坦桑尼亚则因短视付出沉重代价,巴加莫约港的起重机再度轰鸣,但裂痕犹在,修得了港口,但信任却很难修补,在诱惑与原则、投机与远见之间,每个选择都决定着命运的流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