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吴雨仁

“决定到海拔4300米的高原陪他过年,其实我很担心会不适应!”第一次来队探亲的某中队中士葛冬铭家属管莉莉感慨地说,“来到中队后,出站有人接,公寓房是新修的,全天可吸氧,而且暖心活动不断,每天都让我感到惊喜连连。”

管莉莉的一席话道出了来队探亲家属们的心声。

春节期间,记者在担负川藏、新藏“两线”养护保通任务的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采访时发现,无论是在喀喇昆仑腹地的红柳滩,还是在藏东高原的邦达镇,该部基层分队的来队家属数量均成倍增长,不少家属更是结伴来队,雪域边关的座座军营处处洋溢着喜迎新春的笑脸。


支队为来队家属过集体生日。霍尹航摄

针对来队探亲家属增多,支队指导基层分队围绕住房、供氧、休闲、伙食及春节文体活动等重点精心筹划保障,努力为来队家属营造暖心、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家属来队团圆更顺心、更舒心。

“要让来队家属既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更要体会到官兵在高原工作的不易。”该支队某大队大队长陈超说,“我们组织来队家属集体座谈,为家属送上慰问品,邀请家属做家乡菜,参加文体活动,并让家属体验式参与农副业生产和道路养护保通工作,全方位丰富来队期间的生活。”


来队家属帮厨做家乡菜。潘锦涛摄

“感谢部队为我们提供那么好的保障。我会认真守好小家,让他卫国戍边无后顾之忧。”在某大队家属座谈会上,某中队一级上士杨宁的妻子李皇羲这样说道。

今年春节,仅这个大队就有25名官兵的37名家属来队探亲,其中最小的家属仅1岁半,来队家属普遍反映吃得舒心、住得安心、玩得开心。


支队组织家属随队养护体验丈夫工作。何众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让官兵在部队也能真切感受到家的氛围,才能不负他们‘一家不圆万家圆’的无悔付出。”该支队领导表示,依法落实官兵家属来队待遇,进一步优化来队家属保障工作,要把家属来队作为各级党组织的“暖心工程”来抓,为部队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队家属的温馨瞬间。霍尹航摄

皑皑雪山前,高山峡谷内,一间间温暖的公寓房亮起灯光,一道道美味佳肴摆上餐桌,一句句悉心问候流淌心间,来队家属的成倍到来,让“两线”雪域边关军营的这个春节年味更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