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梅友(谐音‘没有’)机场”已成为网上“热梗”多时,作为人口、经济、文旅大市,苏州在机场这件事上一直“意难平”。2月10日,规划中的苏州通用机场传来即将开工的消息。
微信公众号“苏州发布”消息,2月10日,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暨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明确了2025年交通建设任务。
会上通报,计划新开工项目有,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苏州北至苏州东段、水乡旅游线、锡太高速苏州段、常台高速南段扩容工程、634国道昆山北段、苏州通用机场等。
苏州航产集团介绍,苏州通用机场已于2024年10月31日取得民航华东局关于场址的审查意见,已完成项目工可报告编制工作,力争今年开建,2026年底建成投运。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处副处长张刚在接受《苏州新闻》采访时表示,今年计划新开工项目的有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苏州至吴江段、水乡旅游线、苏州通用机场等。今年全市要建设85项综合交通重点工程项目,计划完成投资271.7亿元。
苏州通用机场建设地点位于常熟沙家浜镇东南部、昆山巴城镇西北部,占地面积约75.8公顷。苏州通用机场定位为A1级通用机场,计划新建跑道长1600米,宽45米,并计划配套建设综合楼、塔台、机库、车库及加油设施等。
苏州通用机场建设地点位于常熟沙家浜镇与昆山巴城镇(图中分别标记)之间百度地图
苏州通用机场建成后将具备航空消费、飞行培训、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应急救援等功能,并将结合低空经济发展,建设无人机试飞场、培训基地、调度中心等。
太湖之滨的苏州,以0.09%的国土面积和全国1%的人口,贡献了全国2%的经济总量,因其非凡的经济实力与活力,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1月12日,苏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苏州市长吴庆文报告,2024年,苏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万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6%左右,增速居全国GDP万亿级城市前列;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59.1亿元,同口径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69万亿元,增加值增长9%左右;实现进出口总额2.62万亿元,增长6.9%左右;年共接待游客1.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12%。
然而,作为人口、经济、文旅大市,苏州在机场这件事上一直“意难平”。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苏州就提出了建设运输机场的计划,选址位于苏州城东,即现在的苏州工业园区。如今,曾经机场选址地,已成为苏州最繁华的区域。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之门”。曾经机场选址地,已成为苏州最繁华的区域。新华每日电讯
2004年2月18日,无锡硕放机场正式开通民航业务。5天之后的2月23日,苏州市政府确定了当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在《苏州市2004年重点前期项目计划》文件中,苏州机场项目名列榜首。
但在同年4月,苏州方面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苏州五年内不会建设机场”,直接打碎了苏州短期内拥有运输机场的梦想。
此后数年间,苏州机场一直杳无音信。直到2010年,苏州再次提出建设机场的提案,然而却没有了后续消息。不过,2011年,无锡硕放机场管理机构“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苏州占股近三成,硕放机场名义上成为苏州、无锡两城共用的机场。
但苏州的“机场梦”并未熄灭。国务院2016年批复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及《苏州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苏州即将上马建设客运机场。相关规划出台后,引发讨论热潮,但最后的结果,依然是不了了之。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设苏州机场呼声不断高涨。201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苏州市的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苏州机场规划建设工作的议案》,该议案获四十多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签署。同年4月,加强苏州机场规划研究被写入江苏省委文件;7月,苏州提出未来将纳入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也是在这一年,时任苏州市长公开表示“恳请支持规划建设苏州机场,并尽早将其列入国家相关规划之中”。
2020年9月,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江苏省开展品质工程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到:推动苏锡常通泰枢纽功能提质升级,加快推进苏州机场规划建设。
2023年3月,江苏省民航工作座谈会在镇江召开,备受关注的苏州机场项目也被列入全省民航工作重点。会议提到,江苏将支持对南京马鞍机场军民合用、苏州机场和宿迁机场等重大储备项目深化前期研究,积极争取将相关项目适时纳入国家规划。
2023年7月,江苏省政府在南京召开交通运输半年工作座谈会,再次提到了苏州机场。会议提到,当年上半年,全省交通运输发展有5个亮点——其中重点是苏州机场。这次会议还提到,完成《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年)》意见反馈,争取到了苏州机场等重大事项在国家规划中体现。
2023年7月,据《苏州日报》消息,《苏州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提出“十四五”民用运输机场规划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利用周边机场更加便捷,深度参与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共建。
一个月后,国务院批复的《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让外界进一步看到了苏州拥有民航机场的可能性。《规划》提到,持续推动常州奔牛机场、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机场、盐城南洋机场协调分工、特色发展,开展苏州、宿迁民用运输机场布局深化研究。
11月9日,江苏省交通厅印发《关于落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实施方案》,明确提到,积极推动苏州规划建设运输机场。
2024年2月6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根据相关发展目标,到2026年,苏州将构建形成低空地面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建成1~2个通用机场和200个以上垂直起降点,统筹引导企业开展垂直起降点建设,同时建成低空飞行试验基地,完善试验、试飞、检测、验证、适航、评定等功能。
2024年10月12日,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苏州通用机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明确苏州通用机场为地区级A1类生产服务型通用机场,以生产作业和消费服务为主导功能,满足交通运输(短途客运、短途货运)、公共服务(医疗救援、抢险救灾、公共管理)、航空消费(空中游览、娱乐飞行、航空器代管)、飞行培训等功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