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奇怪,《哪吒2》用实力让人们看清了国产动画的魅力。
但最近,却突然被一群“网络女拳师”扣上了“辱女” “男频” “老登”“男性爽文” “侮辱女性”的各种奇葩帽子。
我才恍然大悟:如今为了流量,不少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总结起来,她们的吐槽主要集中在三大点上
第一 “女拳”吐槽女性角色太少:
但你可能不知道,电影里的“人物设定”本来就是为了推动剧情服务,男或女都是根据故事需要而定。
如果本该塑造成女性却硬生生改成了男性,这样的质疑还说得过去。可如今有的“女拳师”,竟然像幼儿园小朋友那样一根手指头一数,就大喊“女角色少”,完全不顾角色设置背后的合理性。只会这种“数数比赛”式的批评。
第二 “女拳”怒喷女性角色都成了刻板印象
她们批评电影里的女角色不够美、不够强,甚至还要达到“不死不灭”的强大女性标准。而其他男性角色都是恶趣味的中年男人。(请问中年男人怎么得罪你了?)
“女拳”拿电影里的西海龙王敖闰来说,说她被塑造成一个自私、是古典父权剧中常见的“坏女人”。但你说那其他两个智商略低、搞笑担当的龙王,是不是也在隐隐勾勒着男性的刻板印象呢?
“女拳”继续喷那位不停对魔镜询问“谁是周围最美的女人”的石矶娘娘,虽然她的形象明显带有夸张的喜剧色彩,但偏偏有些观众竟然在意她是否符合所谓“理想女性”的标准。在意她太“胖”了,声称:这是在侮辱女性身材!
呵,平时这些小仙女们倒是不缺“小姐姐”的口头禅,可在电影里看到一个拥有深厚精神内核、外貌不尽符合她们审美的女性角色时,就立刻报警“破防”了。说到底,到底是谁在丑化女性呢?难道“胖”就是侮辱女性吗?
第三 “女拳”吐槽哪吒没演绎出所谓的“弑父情结”
她们甚至认为,哪吒过去的自刎才是真正的反抗父权,所谓的“精神弑父”才是精髓所在。
但问题来了,谁曾告诉过你们,哪吒故事的内核是弑父?实际上,哪吒所歌颂的正是那种对抗强权的反叛精神——无论是面对吞噬童男童女的老龙王,还是水淹陈塘关的暴政父亲。
况且,在《哪吒2》中,哪吒的家庭温馨幸福,你竟然还要求他上演父子决裂,这不仅是对角色设定的强加期待,简直有点离谱得可以当段子讲了。
翻阅豆瓣上那些差评,前几条不约而同地喊着“这电影不尊重女性”、“老头电影”等口号,甚至还有人质疑:“导演苦心融入巴蜀文化,为什么偏偏只盯着结界兽?为什么没有女兵?”
还有哪吒搞川普式幽默、为何不采用女配音?这些论调千篇一律,仿佛某个团建活动刚好聚齐了一群团结过头的“田园仙女”。
说到底,若一个作品除了大谈“女性力量”、“女性觉醒”之外,毫无其他亮点,敢于批评的人只会破防一通,那它很可能就是个糟糕的烂片。反之,若一部电影被批评得乱七八糟、只能挑刺于“艳女”、“老登”、“男权视角”。那么大概率它正是那种坚持自我、冒着压力拍出真诚作品的佳作。
或许有人会问:“中国电影的未来在哪里?”从最近半年的数据和今年春节档的表现来看,答案已经非常明显:观众懂得欣赏真正有料、有情怀的作品,而不是简单地用口号来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