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语,叫“自讨苦吃”。
初看,觉得太好笑了,人哪能这样呢?
再看,这样的人比比皆是,自己也是。
当我们到了“五十知天命”的节点,回头看自己走的路,就会发现很多弯路,痛不欲生,但怨不得任何人,只是自己愚昧而已。
国学大师齐善鸿说过:“人间道理千千万,唯有因果不虚。”
原来,一个人命苦福薄,和外界的环境有关,但根本原因在自己。
01
爱情苦,是找到爱而不得的人。
1831年,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的巴尔扎克,发布了《驴皮记》,获得了无数赞誉。
彼时,他才三十二岁,风华正茂。也引得无数女子的青睐。
有一个女子,匿名写信给他,信中的内容,让他很有触动,如遇到了知己一般。
为了找到这个女子,他在报刊上登出“寻人启事”。
原来这个女子,是俄国的一位伯爵夫人,名叫“韩斯卡娅”。
两个人之间,有千山万水,但是没有阻挡巴尔扎克的热情。他写了很多信,表达了自己的爱慕。
韩斯卡娅被打动了,借助旅游的名义,和丈夫一起抵达维也纳。然后她和巴尔扎克单独见面,互诉衷肠。
明知对方有家室,巴尔扎克却愿意等下去。
后来的几十年里,韩斯卡娅的丈夫过世了,女儿出嫁了。她和巴尔扎克结婚的障碍也没有了,但是她并没有打算出嫁。
直到1850年3月,他们才走进婚姻。此刻的巴尔扎克,已经病入膏肓。
韩斯卡娅说:“你真笨啊,何苦拖着病痛来看我。我这里可是冰天雪地的......”
婚后几个月,巴尔扎克过世了。韩斯卡娅却如躲避瘟疫一样,无影无踪。只有巴尔扎克的母亲,含泪安排了落葬的事。
巴尔扎克有句名言:“平等或许是一种权利,但却没有任何力量使它变为现实。”
一份不公平的爱,摆在他的面前,他知道,却仍旧选择了坚守。这无疑是“飞蛾扑火”。
有多少人,为情所困。在最美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在错误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其实都是自己这样认为罢了,对方可不是这样认为的。
不要痴迷不悟了,那些在别人怀里的人,口口声声说爱你,不过是逗你;那些一脚踏两船的人,只是爱你的钱吧;还有打扮妖媚的人,非奸即盗。
爱就是这样,谁动心更厉害,谁就输了。痛苦,总是在躁动的心灵之中。那个内心平稳的人,总能抽身而退。
02
工作苦,是你没有资格找更好的。
作家龙应台写了一段很有哲理的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主动工作、被动工作,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当一个人被动工作的时候,自然是苦不堪言的。比方说,下午下班后,你在回家的路上,就接到电话,赶紧去加班,这时候是痛苦的;你早就知道要加班,还准备了相关的资料,那就很乐意接受了。
总有些人,是没有找到工作的意义的,而是一直盯着每个月的收入,或者是被生活逼着去打工。这样的情况下,只能被工作剥夺自由,失去做人的尊严。
还有很多人,到了中年,是不敢轻易顶嘴的。他们怕失业,更怕失业后再也找不到工作。
反正你在职场,是“没得选”的那种人,就会痛苦。其根本原因,是你文凭很低,没有一技之长,或者有技能,却等级不够;你没有背景,情商很低,也没有可利用的圈子。
当你读了很多书,文凭高,能力强,随时都有几家公司找你,那么你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你工作起来,轻轻松松,薪水不愁,这就不那么苦了。
有的人,六十岁之后,还在职场,不知疲倦。这不是他们选择了吃苦,而是寓工于乐,老有所为。
03
晚年苦,是在奋斗在年纪,选择了安逸。
过了五十岁,你会发现很多人开始享清福了。就是在职场,也不会非常努力,而是慢慢等待退休。
也有很多人,夫妻一起周游世界,人生如开挂了一样。儿女也长大了,工作不错,婚姻幸福。
看看你,没有退休的可能,也没有房子车子,或许婚姻都没有,也看不到子孙后代了。更可怕的是,你一直在为生活奔波,又一直在被挡在职场门外。
为什么同龄的人,差距那么大?因为你在上半场,选择了安逸,因此你后半场就痛苦了。
痛苦和幸福在一对伴侣,是旗鼓相当的;辛苦和收获,也是一对伴侣。
好的人生,先苦后甜,五十岁就是苦尽甘来的拐点。你选择错了,那就是倒过来了,不要埋怨任何人了。
04
有一个老太太,其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卖太阳帽。
下雨,老太太很痛苦,担心小女生意不好;天晴,老太太还痛苦,怕大女生意不好。
邻居告诉她:“下雨,庆幸大女生意好,天晴,庆幸小女生意好。哪有痛苦哦。”
不得不说,能帮你解除痛苦的,不仅是钱财,而是你的智慧。
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你积极行动起来,幸福就来了。
多读书,增加选择的权限;多思考,更换选择的角度;多顺从自然,降低选择的难度,你找到的,都是幸福。
这一生,你找到了什么,你就是什么命。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