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不容易种的青菜,一夜之间被它们吃得干干净净。它们还挑食,萝卜、韭菜、大蒜都不吃!”
又挑食,饭量又大,一夜之间能把村民种的菜吃干净,这到底是个什么物种?
出于好奇,有记者来到上海,前往神秘物种经常出没的地方,来一探究竟。
硕大的脚印和拖尾痕迹印证着海狸鼠频繁的活动轨迹
接近水塘边之后,就清晰可见他们的踪迹,硕大的脚印让人直观感受到它的体型,杂乱中一条条的拖尾痕迹也加深了人们的猜测。
再往前走,水塘里渐渐出现了它们的身影。人类的靠近并没有影响到它们的活动,一大三小在水中和岸边来回嬉戏。
在水里
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外形和老鼠非常相似,全身呈现灰黑色,身上的毛不长也不短,有又长又壮的尾巴。
但和老鼠不同的是,它们的体型要大的多,甚至比一般的兔子体型还要大一些。
这种鼠经常会吓到当地的村民,第一是因为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地出现,一个你能应付,一群就束手无策甚至还得跑。
成群的“巨型老鼠”
第二则是这种鼠并不怕人,它不像普通老鼠那样怕光东躲西藏。它们经常暴露在阳光下,甚至在遇到人类之后还会和人类对视,没有一丝惊慌。
更可怕的是,这种鼠破坏力非常大,它们会出没于任何一个地方来寻找食物。
根据这种鼠长时间以来的表现,人们大致总结出来了它的“食谱”。
农户深恶痛绝
这种鼠很喜欢啃植物的根茎,上海多家农户种植的莲藕、茭白、荸荠等作物非常受它们的欢迎。
如果没有养殖的作物,它们也会选择在湿地或水中生长的香蒲、芦苇等植物。
出于这样的习性,种植户们简直恨透了这种鼠。它们来个几次之后,种植户辛苦一年的成果就全成了白费。
被海狸鼠啃食过的农作物
有种植莲藕的种植户表示,这种鼠春天啃刚发芽的嫩藕,秋冬啃藕根,关键是,它们还专挑那种好的。
给种植户留下来的,一般都是有瑕疵的,这种瑕疵品根本卖不上价钱。
除了种植莲藕的种植户深恶痛绝,就连村民提起它们也气不打一处来。
本来在地里种的瓜果是留给自己吃的,但在快要成熟的时候,这些鼠就会来嚯嚯一番。
和莲藕还不一样,对于种植的西瓜,它们往往会趁着只红一点就吃,吃一半扔一半,再嚯嚯另一个瓜果。
它们来一遭,村民们的“天都塌了”,啃西瓜,啃玉米,啃青菜,专挑好的,嫩的。
虽然生气,但对付这种鼠,村民们却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他们会向防范普通生物那样,在农田里设防护网,放地笼,甚至看到一些类似这种鼠的洞穴,就会顺手填埋。
村民在农田周围设置地笼驱赶海狸鼠
不过这些真的有用吗?有专家表示,这种鼠类经常出现在上海的郊区,郊区鸟类非常多,农户们如果使用防护网和地笼的方法,不确定能否有效防范,但很可能会对其它野生动物造成伤害。
它们究竟是什么鼠?我们能否借鉴其它地方的经验呢?
从哪来的“巨型老鼠”
根据调查,这种“巨型老鼠”名字叫做“海狸鼠”,它们原产于南美洲,对于中国来说,海狸鼠属于外来物种。
不过海狸鼠出现在中国的时间也不短了。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海狸鼠就曾被上海一些农户进行人工饲养,试图作为皮毛兽。
但在饲养的过程中发现效果并不如想象中好,所以海狸鼠也就那一段时间出现,之后就杳无音讯。
多年来,海狸鼠的存在几乎被人们所遗忘,可不知为何,近年来海狸鼠再次频频出现在人们眼前。
尽管无法确定海狸鼠的来历,但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海狸鼠,根据推测大概可知,应该是曾经那些被养殖户弃养或者是逃窜的海狸鼠繁衍出来的后代。
在野外多年,海狸鼠也逐渐适应了本土环境,因其本身特性,在上海郊区,他们能找到丰富的食物,感受到合适的温度,也因此逐渐扩大规模,符合近年来海狸鼠扩大活动范围的情况。
根据近年来的资料,海狸鼠最早被发现是在2018年,那个时候的海狸鼠只是偶然发现,并没有这么泛滥。
短短的七年时间,海狸鼠能繁衍这么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缺少天敌。
在生物链之中,一个物种必然会由另一个物种克制,从而来维持生态平衡,但海狸鼠目前却不在此列。
起码在上海郊区的生态环境中,海狸鼠的生活非常安逸。也由此,它们的存在很可能会对当地生态造成长期影响。
比如说,海狸鼠会对农业造成伤害。这指的不只是种植户的损失,还有它们的巢穴增多必然会破坏田埂。
两只海狸鼠在沼泽里筑巢
海狸鼠在野外一般会在软质泥岸打洞,亦或者用水草来筑巢。如果打洞多了的话,很可能会破坏堤坝和沟渠,增加灾害风险。
另外,海狸鼠还会对公共卫生形成威胁。因为长期处于沼泽或湿地中,它们的身上非常容易携带病菌和寄生虫。
随着海狸鼠的泛滥和流窜,其身上携带的东西有可能会接触到人类,从而引发疾病。
抛开对人类的危害,海狸鼠还会对周边生物造成威胁。但由于还需要继续观测来确定其威胁,它尚未被列入有害入侵物种名单。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防控海狸鼠呢?
目前农户们的普遍做法就是设立防护网,下地笼。至于怎么处理,并未有严格定论。
只要是受害农户,他们可以自行猎捕灭除海狸鼠,或者是使用无害化方式进行处置。
不过农户们还是多有顾虑,因为这涉及到多个领域,想要有效防控海狸鼠, 就需要多部门协作参与。
对于个人来说,我们可以及时报告海狸鼠的踪迹,这些踪迹会帮助相关部门建立数据库,来更好地掌握海狸鼠的情况,从而进行有效防控。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外来物种的危害,提高个人防范意识,避免随意放生或弃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