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社会上发生了许多大事:
第一件事:日本驻北约政府代表处正式成立
参考消息网援引《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驻北约政府代表处从驻比利时大使馆独立出来,于近期正式成立。担任代表处大使的伊泽修日前接受了日本经济新闻社等媒体采访。围绕与北约的合作,他表示“将充分利用与防卫省的关系”。伊泽曾在外务省长期深耕安全事务,参与过应对海湾战争、驻日美军重组、向澳大利亚出售潜艇等工作。他也有在防卫省工作的经历。日本和北约于2023年达成了新的合作计划。
早在2008年,日本便成为北约所谓的“全球伙伴”之一。而近年来,随着安全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加强与北约的互动变得更加频繁。2022年开始,北约连续三年邀请日本出席北约峰会,并在2024年7月,设立了机密情报共享专线。这背后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日本在防卫政策上的转变及其全球战略布局。毕竟从日本自身的安全需求来看,他们自认为必须加强与西方盟友的防务合作,提升自身的威慑能力。
北约总部(资料图)
据悉,日本与北约将在多领域深化合作。北约在网络防御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日本与北约合作可共同应对网络攻击,分享网络安全情报和技术,提升自身网络防御能力。北约军事科技研发处于世界前沿,日本通过与北约开展防卫产业合作,可接触先进的导弹防御技术、军事通信技术等,加快军事现代化进程。双方将在打击虚假信息方面合作,共同应对信息战威胁,维护舆论环境稳定,提升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方面的能力。
然而,这场“新篇章”并非一片光明,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隐忧和挑战。首先,日本与北约的靠近可能引发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反感。这些国家可能会采取反制措施,导致地区局势紧张升级。其次,日本可能因此成为冲突的“前沿阵地”。一旦北约在亚太地区采取军事行动,日本可能会首当其冲,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此外,国内外的反对声音也不容忽视。部分日本民众担心国家因此卷入不必要的国际冲突,损害和平发展环境。
北约军演(资料图)
第二件事:马斯克“现身”德国选择党竞选活动,几周内再次公开发表支持言论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路透社报道,美国亿万富豪马斯克近期在德国选择党竞选活动中意外“现身”,在短短几周内第二次公开发表支持这个极右翼政党的言论。据报道,在德国城市哈雷举行的德国选择党集会上,马斯克通过视频直播向活动现场的约4500人发表讲话,谈到了保护德国文化和德国人民。另据法新社报道,在这场集会上,马斯克呼吁德国选择党的支持者“为自己是德国人感到自豪”。他宣称,“为自己是德国人而自豪是可以的。要为德国的光明未来而战”。
去年底德国圣诞集市袭击事件后,马斯克直接要求朔尔茨立刻辞职,并频繁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只有选择党才能拯救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所属的基民盟/基社盟议员、绿党议员纷纷对马斯克的做法表示不满。朔尔茨甚至在新年致辞中不点名批评马斯克,明确德国的未来不会由“社交媒体的所有者决定”。据悉,德国选择党成立于2013年,具有极端右翼民粹主义色彩,其政治主张包括反欧元和反欧洲一体化、反移民和反欧洲难民政策、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等。
马斯克(资料图)
而马斯克为选择党站台,尤其是在距离德国议会选举仅剩一个月的时刻,其政治影响力不言而喻。作为全球知名的企业家和媒体人物,马斯克的影响力远超普通政客。此举显然不仅仅是个人言论,更是一次极具政治色彩的干预。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政界人士早已表示担忧,认为马斯克的言论和行为是对德国政治的直接干预,甚至试图通过支持极右翼势力,推动欧洲政治的右倾化。马斯克的插手让德国国内的政治紧张气氛进一步升温。
对此,曾被马斯克痛批的朔尔茨,在近期针对马斯克“声援”德国选择党的事件发表了看法,对马斯克的做法表示了不满。此外,英国内政部称,他们加强了对网络上“煽动仇恨、歧视的言论”的监控力度,其中马斯克的社交平台账户也在英国内政部的监控范围内。除了被马斯克“得罪”的欧洲多国政府对其不满以外,近期德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极右翼的示威游行,在科隆的游行人数超过2万人,在柏林地标性建筑勃兰登堡门则汇聚了超过10万人。
德国抗议者(资料图)
第三件事:外媒:特朗普解除拜登禁令,允许向以色列供应2000磅炸弹
参考消息网援引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美国白宫消息人士近期告诉路透社,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指示美国军方解除拜登对向以色列供应2000磅炸弹的禁令。据路透社报道,由于担心以色列的攻击对加沙地带,尤其是拉法地区的平民造成影响,拜登曾暂停向以色列运送这类炸弹。特朗普在“真实社交”网站上说:“很多东西都是以色列订购并支付的,但拜登还没有发货,现在它们正在路上!”
对此,据参考消息网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在美国取消对以色列供应2000磅炸弹的禁令后,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感谢。特朗普早前证实,他的政府已经取消对以色列出口2000磅炸弹的限制,并强调这些炸弹已存放很长时间。内塔尼亚胡称,“感谢特朗普总统,感谢您信守承诺,为以色列提供自卫、对抗我们的共同敌人、确保和平与繁荣的未来所必需的工具”。
特朗普(资料图)
需要注意的是,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军事行动一向引发争议,特别是在加沙地带,平民伤亡屡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拜登政府之所以在任内暂停向以色列运送2000磅炸弹,是因为担心这些武器将进一步加剧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拉法地区,任何一次空袭都可能造成大规模的平民伤亡。特朗普政府显然对此视而不见。他以“以色列已支付费用”为由,重新开启武器输送,这不仅是对拜登政策的彻底否定,更是对国际社会人道主义原则的公然挑衅。
而且据以色列统计,2023年10月,哈马斯对以色列的闪电袭击事件造成了约1200人死亡,并有约250名人质被劫持。这是数十年来以巴冲突中最惨痛的一起流血事件之一。据加沙卫生部称,以色列随后对加沙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袭击,造成47000多人死亡,并引发种族灭绝和战争罪指控。袭击还导致加沙几乎全部人口流离失所,并引发了饥荒危机。目前,以色列和加沙方面的停火协议已于一周前生效,哈马斯释放了部分被关押在加沙的以色列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