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才开年,央视便打出《六姊妹》这张“王炸牌”。

王牌班底、顶流演员,要演技有演技,要口碑有口碑。



其他演员尚且不提,单是奚美娟邬君梅两位,已经吊足观众胃口。

她二位履历耀眼,几乎没有出演过烂片,国民度遥遥领先,旗下好剧一抓一大把。



何况还有梅婷与刘钧,年代剧中的“扛把子选手”。

一位手中有《父母爱情》这一力作,另一位“渣爹”名号响亮,早早有了《知否》这份“养老保险”。



所以,观众的期待值一下被拉满,坐等观赏好剧。

往往有时候,预想画面与现实不成正比!



集体装嫩、强行“尬演”,老没老的样,小没小的样子,“毛病”一箩筐。

躲过梅婷与陆毅,看到这个格格不入的“胖丫头”,实在是忍不住了,真没女演员了?



“五姐妹和一个胖丫头”?

排在《小巷人家》之后播出,《六姊妹》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前者口碑爆棚,收获好评一片,除了范丞丞的“横插一脚”外,找不出什么不足之处。

而后来者能否居上,完成实力与口碑的逆袭,是许多人所期待见证的。



从场景上看,的确有年代剧独属的厚重感。

老式布门帘、经典茶水壶、灰色电视机,还有贴满报纸的墙壁,无一不展现剧组的用心。



暖黄色调,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温馨,让人瞬间回到老家那个蝉鸣的午后。

对待场景与服道化十分用心,在选角方面却十分敷衍。



短短三五年,“何家丽”从沈月变成梅婷,“汤为民”从高至霆变成“大黑牛”李晨。

好像小演员只是来走个过场,仓促上线,又急吼吼退场,留下尚未从上一幕出戏的观众,不知所以然。

不放到一起对比,还不知道,一对比真就吓一跳。



沈月时期,短发干练,娇俏玲珑;梅婷时期,满脸沧桑,皱纹横生,怎么看都不像二十几岁的花姑娘。



还有丧眉耷眼的“赵卫国”,肌肉发达的“汤为民”,极具割裂感。

其实,整部剧的年龄走向都很是“魔幻”!



大梅婷三岁的刘钧,剧中饰演其父,大九岁的邬君梅,扮演老妈。

当一对中年夫妻““腆着脸”朝另一对中年夫妻喊爸妈的时候,真的忍不住笑了。

与他们比起来,“六妹何家喜”更胜一筹。



因为小时候古灵精怪的她,长大后全然变了副模样,和姐姐们的相似程度几乎为零。

齐刘海加双马尾的造型,显得憨气十足。

重点在于体态丰腴,一看便知“被养得很好”,与那时的家庭条件并不相符。



难怪被观众调侃,五个姐姐“江南水乡”,老六“东北澡堂”,真的不是“抱错了娃”吗?



形象与角色大相径庭,演技方面也有些跟不上,与旁人完全不在一个画风。



大大咧咧、摇头晃脑、瞪眼缩脖,仍旧使用喜剧舞台惯有那一套,一下子破坏掉剧情氛围。

少女时期,“何家喜”面临情感问题,应是羞涩、矜持,又美好的。



但是,在她诠释之下像极了“女混混”,吊儿郎当、不够正经。

高露、颖儿、吴倩,纵观五位姐姐,或是样貌出众,或是演技不凡。

她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处境尴尬。



翻开过往经历发现,李嘉琪的资源并不差,获得名导认可多次闯进大荧幕,从不缺曝光度。

长得平平无奇,实力刚刚及格,为何能在强手如云的娱乐圈如鱼得水?

深扒之下,终于知道底气从何而来。



强势出道,一骑绝尘

小红靠捧,大红靠命,对于李嘉琪来说,正是如此。

她从小爱好文艺,有着一个明星梦,奈何颜值拖后腿,迟迟没有成气候。



好在,始终没有放弃,大学时期赶上互联网兴起,一番折腾下来成为初代网红的一员。

以“辣目洋子”为艺名,模仿各种热门,搞怪幽默、笑点十足,主打一个不走寻常路。

在以瘦为美的大环境中,她的出现好似一面镜子,提醒大家审美在于多元化。



辣目洋子给自己立下flag,我不美,但仅此一个,绝版了。

清醒、独立,不卑不亢,这种自我肯定逐渐成为她的独特标签,轻而易举收获大批“死忠粉”。

然后被圈内人所挖掘,初入影视圈便与翟天临这样的大牌合作。



接着,在包贝尔执导的电影《胖子行动队》中,也有她的身影。

《悲伤逆流成河》中的“校霸”,《日不落酒店》中的外卖小妹“洋子”。



戏份不多,很少被人记起,更像是通过打杂来积累经验。

上来就演大女主,对网红出身的辣目洋子来说必然不现实,而且容易惹来非议。

与其如此,不如一步一脚印。



很快,她开始独挑大梁,陆续拿到女主角剧本。

就在热度即将散去时,再次使出大招,以身材优势出圈。

《超新星运动会》上,俊男靓女们争相竞赛,各自拿出看家本领,而李嘉琪也不藏着掖着,生生把体操场变成自己的“专属秀场”。



自信动作、招牌笑容,形成一道特殊风景线,口碑逐渐逆转。

借着这波热度,登上综艺舞台博好感,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想不火大概都难。

《演员请就位》宣传演技,《五十公里桃花坞》巩固路人缘,两档节目下来,名利双收。

殊不知,她的表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撇嘴翻白眼,台词有气无力,在喜剧中勉强过关,在正剧中一下子就“露出了马脚”。

《六姊妹》,不正是摆在眼前的例子吗?

自成一派的表演,与科班生之间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没有金刚钻,硬揽瓷器活,结局往往是“两败俱伤”,演员口碑受损,观众浪费时间。

在此之前,业内人士对她的评价可不低。



“燕子”导演认为她属于“老天爷赏饭吃”类型,尔冬升撂下话,说她有机会当影后。

可见身上有几分天赋,如果细细打磨,未来一定无可限量。



即便有天赋,也怕后天不努力,在一期又一期的综艺中,似乎渐渐忘掉自我。

出道多年,演技仍旧停留在原地,只见剧播,不见突破。

不过,真正使她口碑下滑的原因,不在演技,而在人品。



口碑下滑,被迫改名

桃花坞中,李嘉琪充当着“交际能手”角色。

既能与年龄相仿的汪苏泷、李雪琴打成一片,也能与宋丹丹“攀上亲戚”。



她世故圆滑,擅长交谈,惹人喜爱,可以说“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没有她拿不下的人。

当团队中起冲突同样保持中立,尽可能避免起争执,不成想这一次“偷鸡不成蚀把米”。



宋丹丹以大家长身份,提议举行篝火晚会,表面“提议”,实则有些“道德绑架”的意思。

王传君等人明着拒绝,汪苏泷与李雪琴也都不希望被捆绑,直言:“太可怕。”

偏偏这时,“卷王李”上线,几句话点燃网友怒火。



“每个人最起码都有一个节目,为了大家好。”

本意如此还是跟风站队已经不重要,因为“当代牛马”最忌讳的便是加班聚餐、年会被拉去表演。

一番辛苦,到最后还打着为你好的幌子,代入一下,瞬间怒火四起。

这件事只是星星之火,后来的礼物转卖一事让本就岌岌可危的口碑,再遭重创。



当着镜头,对远道而来的尹浩宇一口一声弟弟,关系肉眼可见的亲密。

甜言蜜语攻击下,小伙儿真就当真了,精心准备一份礼物送给姐姐,其中包括价值不菲的专辑和胶卷相机。



这份情谊深厚,应该好好珍藏才对,然而,合作节目还在播出期间,李嘉琪将礼物挂到二手平台上售卖。



和买家的聊天记录中,强调“朋友赠送”“保真”,事后又甩锅给助理,表示对方不清楚来由。
驴唇不对马嘴,可信度未免太低?



更有趣的是,道歉声明发布前,李嘉琪关注列表中还并没有口中的这位“好弟弟”。

网友不买账,反倒是尹浩宇大方回应表示不在意。

再后来,由辣目洋子主演的《我叫刘金凤》引众怒。



该剧服道化“夹带私货”,出现大量日本元素,还有直接吃寿司的镜头,被网友斥责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

舆论太过汹涌,以至于最后网剧遭到下架处理,为避免惹火上身,辣目洋子舍弃艺名,改叫本名“李嘉琪”。



结语: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爬的有多高、走的有多远,都要记得来时路。

这样才能赢得公众的尊重和喜爱,实现自己的长远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