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基辅时间凌晨2时47分,俄罗斯空天军展开"闪电-25"精确打击行动。多架搭载精确制导武器的苏-34战斗轰炸机编队,突破乌克兰首都基辅的防空网络,对位于市中心赫鲁舍夫斯基大街的乌克兰国防大楼实施打击。
这座建于苏联时期的八层建筑群在此次打击中遭受重创,多个重要指挥控制设施被摧毁。此次袭击造成包括220名高级军事将领在内的约1500名军事人员伤亡。尽管国防大楼的物理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但得益于其分布式指挥系统的设计,军事指挥功能仍然保持部分运转。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表示,此次军事行动达到预期目标,有效削弱乌军的指挥调度能力。
莫斯科时间12月31日凌晨3时整,俄军动用包括"口径"巡航导弹、"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在内的多型精确打击武器,对乌克兰境内的军事目标发起突袭。至少10处战略级军事设施在此次行动中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位于利沃夫、哈尔科夫和第聂伯罗等重要城市的军事指挥设施均遭受打击。
此次打击造成32名乌军高级指挥官和约800名军事人员伤亡,多个军事通信枢纽和指挥控制中心瘫痪。乌克兰国防部随后承认,这次打击对其军事指挥系统造成严重影响,部分地区的军事通信一度中断。
1月22日凌晨,由数十架苏-35战斗机组成的打击编队,配合"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系统,对基辅市区的乌克兰安全局总部实施精确打击。该建筑群的核心指挥中心和通信设施遭到严重损毁。
安全局总部的情报搜集系统和军事情报处理中心遭受重创,多个关键数据库服务器被摧毁,导致其情报获取和分析能力大幅下降。这次打击直接影响乌克兰军方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对其后续军事行动的组织和指挥产生深远影响。
1月19日,一枚搭载新型高爆弹头的X-101巡航导弹,精确命中位于苏梅城郊东北方向12公里处的乌军战区指挥中心。这座深入地下的军事设施是乌军东部战区的重要指挥枢纽,负责协调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军事行动。
此次打击不仅造成包括东部战区副司令在内的多名高级军官伤亡,还导致整个东部战区的指挥系统陷入瘫痪。同期,俄军还对苏梅地区的多个军事目标实施协同打击,包括军用机场、弹药库和通信中心等关键设施。
2024年10月19日,约60枚伊斯坎德尔短程弹道导弹在短时间内突破乌克兰的分层防空系统,对位于基辅的乌克兰统帅大楼实施饱和打击。
导弹打击造成包括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司令在内的约200名高级军事官员伤亡,这一损失约占乌克兰军事决策层的三分之一。统帅部遭袭后,乌克兰军队在多个战区的协同作战能力明显下降,战场主动权逐渐丧失。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