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潍坊北海大姐姐小弟弟赶海超市,生活帮,fishbase,江苏鱼类志。

潍坊海面结冰冻住大量棱鱼

2025年2月10日,IP地址为山东潍坊的博主@潍坊北海大姐姐小弟弟赶海超市发布了一则短视频,展示的是南方人不曾看到的奇妙景象,配文是:“这鱼全跑了岸边扎堆了,全是棱鱼苗子。”

视频中全程萦绕在一股丰收的喜悦中,可以看到近岸的海面全部都结冰了,随便往冰面上一拍,就能看到大量的棱鱼被冻在其中,这波速冻来得很快,这些棱鱼的体表依然银光闪闪,眼球还很清澈透亮,显然是新鲜度非常ok,难怪会有这么多人来捡,不过话说回来,就算不新鲜,免费拿的,怎么会有人不要?





2月10日最早发布的视频主要展示的就是近岸被冻起来的棱鱼的画面,后续发布的视频则展示了附近居民在冰面上捡鱼的画面。可以看到许多人提着桶和网兜蹲在冰面上,专业些的人还带了小马扎,他们拿着冰锥熟练地凿冰,清理出一片海水后,然后再用网兜一口气捞起不会挣扎的鱼,实在是非常梦幻的场景。





镜头还展示了大家的收获,一桶一网的鱼都是满满当当的。而且还不停地往里面塞新的棱鱼进去。





很多大媒体去采访了博主,我们因此知道了博主姓李。李女士说每年的冬天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并不怎么稀奇,而且数量都非常多。她表示自己捡了200多斤,有人甚至捡到了500多斤!

与网友的讨论

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有谁会不想遇到?评论区的网友们急不可耐地询问着博主,想知道能捡鱼的具体地点在哪里。



博主倒是没有藏着掖着,她很快在某个网友的评论下回复了:“北海路西边。”不知道过几天她会不会再去拍摄一次,到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些网友是不是真的会过去。



有当地的网友回过神来,突然想起最近他们那边的超市一直在搞团购,有个网友还晒出了他所在群里的消息。可以看到1kg的棱鱼只卖29.9元,虽然确实很便宜,但是想到这些鱼是怎么来的,突然就觉得很贵了。又想起上面博主说有人捡到了500多斤,真的是羡慕得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不过也有人在评论区“扫兴”,他们表示棱鱼不好吃啊,有一股土腥气味,甚至有种柴油味的感觉,根本就是没办法吃,而且要处理鱼也不容易。



对此博主替棱鱼进行了辩解,她表示:“这季节买的没有,只有开春的鱼,鱼饿了一冬天,肠子特别干净,所以叫开凌梭,这时候鱼最好吃。”一些媒体采访博主的时候,博主还表示,当地人都会拿这种鱼去孝敬老人,显然在当地这种所谓的“开凌棱”真的是佳品。



关于梭鱼

棱鱼的学名是棱鮻(Liza carinata)是鲻科鮻属的一种中小型鱼类,它们的体长一般在2~6.3厘米左右,长得是非常的寻常,像是哪里都有的小杂鱼。



棱鱼栖息于河口区及近岸水域,偶尔也会淡水生活。这就说明它们对生活水域的咸淡度是比较宽容的,在淡水或者盐度38%的海水中都能活得很舒服。虽然它们算是暖水性鱼类,但是耐寒力也很强。

棱鱼广泛栖息在红海、印度洋以及西太平洋区域,比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还有印度洋的北部海边。在中国,它们主要出现在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尤其在长江口,北支和南汇的岸边较为常见。长江水流小的时候,它们还能游到太仓浏河口附近。



棱鱼生活在水中,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肉的味道。要是水里土壤、泥沙、藻类和微生物多,这些东西就容易通过鱼鳃进到鱼身体里,让鱼肉带上土腥味。特别是那些藻类和放线菌,它们会产生土臭素和2-甲基异茨醇这类物质,味道特别像土腥味,而且很容易就被鱼吸收到脂肪里。

棱鱼平时就吃海底淤泥里的硅藻、有机碎屑,还有泥沙里的小生物。这些食物本身就可能带着土腥味,里面的土臭素、2-甲基异茨醇这些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跑到鱼身体里,越积越多。



另外水温对棱鱼吸收这些物质也有影响。水温一高,鱼吸收土腥味物质的速度就快多了。

“开凌棱”是真的

“三月桃花红两岸,黄河刀鱼往上窜,赤尾金鳞黄河锂,开凌梭鱼金不换”

开凌棱不仅仅是一道令人垂涎的美食,它还深深融入了地方的文化与传统之中。特别是在黄河入海口等区域,开凌棱的捕捞时节被看作是一个季节性的庆典,它预示着春天的脚步渐近,同时也代表着大自然对人们的慷慨馈赠。



很多人可能会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认为是就是一种宣传说法,但实际上冬季的棱鱼是真的比较好吃的,这个季节的棱鱼土腥味所剩无几,鱼肉也比较紧致,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冬季水温较低,水中的微生物和藻类的生长和繁殖速度显著减,而我们上面说法,这些东西就是土腥味的主要来源,它们数量减少后,自然鱼吸收的土腥味物质也相应减少了。而且冬天的棱鱼本身摄食积极性就很低,吃得少了,进入其体内的土腥味物质也就少了。



在低温条件下,棱鱼的新陈代谢会放缓,这也导致了其体内脂肪的代谢和沉积速度降低。由于土腥味物质大多储存在鱼的脂肪组织里,因此代谢活动的减缓会使得这些物质在鱼体中的积累量下降,进而减轻土腥味。

冬季的水体流动变得更为活跃,水流的频繁交换有助于稀释和清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另外,低温环境下,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会相对较高,这对提升水质、减少土腥味物质的产生有着积极作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