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魔童”哪吒

六年前,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片现身,就掀起滔天骇浪,在商业票房层面,一跃而入五十亿票房俱乐部,比肩《战狼2》。

六年后,饺子导演带着续集来了。

这一次,冲破天劫的“魔童”,三拳两脚就将对手轻松击倒,且只用了九天,《哪吒之魔童闹海》就横推了内地影史票房纪录,将《唐人街探案3》、《满江红》、《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你好,李焕英》、《战狼2》和《长津湖》,一一踩在脚下。

当下,该片票房已经冲破了九十亿,预测票房更达到了让人感觉恐怖的一百六十亿。

而即便穷尽港影历史,其单片最高内地票房,也仅十二、三亿之数。

那么,在凶威滔天的“魔童”哪吒面前,谁敢一战?

这很有意思。



不讳言。

拿“哪吒”对港片,可能是一种欺负人。

漫说港片,以单片、单一市场而论,《哪吒之魔童闹海》已经抵达了某种“极境”,恐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能得破。

除非“哪吒3”能够更燃。

而关于此次票房“神迹”,坊间当然也有众说纷纭。

坦白说,当年笔者入场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过后击节大赞,因为无论在喜剧、动作、视觉的糅合,还是在古神话、人物及精神内核的解读、创造层面,都非常完美。

以此论,五十亿级票房,它当之无愧。

也就在昔时,笔者有过判定,到系列第二部,饺子导演只要维系住前作水准,无论将电影放在哪个档期,都绝对是又一惊天之作。

但真没想到,它能轻易成为,内地影史上第一部百亿票房之作。

甚至还将是饺子导演自己的天堑。

或不可逾越。



在“魔童”哪吒面前。

以香港市场而论,这几年接连冲破一亿票房的《毒舌律师》、《九龙城寨之围城》和《破·地狱》,相形之下,不值一提。

甚至加上《寒战》、《无双》等在内地曾有显赫声威的港片,也远远不够。

这是一种庞大体量上的碾压。



但问题从来不止一面。

以本次春节档来论,几乎全是“猪队手”。

陈思诚的《唐探1900》,其闹腾风格,早在《唐人街探案3》崩塌时被相当部分的观众所抛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全不经打,《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更是一触即溃,就连《熊出没:重启未来》,都显见已有“审美疲劳”。

至于《蛟龙行动》,一则上映档期不对,二则,也或象征着“架空”型主旋律电影时代的结束。

这当然并不能抹杀《哪吒之魔童闹海》本身的出色。

然而笔者认为,该片当下的票房“神迹”,已经略略失去了本真的意义,其空前的数据,除了惹来同行的“羡慕嫉妒恨”,或再无其他。

因为,它的成功,正好映衬出了,中国电影市场,缺乏真正的好作品。

一花独放,百花凋零。

这并不好。



香港电影也正在困顿期。

题材陈旧、电影人梯队青黄不接和资源干涸,这几条,一眼可见。

但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如何破亿、如何维系三亿回本线或者何日才能重回十亿票房的“巅峰”,而在于斗心的重燃,和对于品质的追寻。

“魔童”哪吒,证明了一件事,拍得多不见得有用。

可堪思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