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巴黎的举办的AI行动峰会,有100多个国家参加。61国签署人工智能宣言,美国和英国拒签,直接打了马克龙的脸,盟友一点面子也不给啊。
2月10日至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AI行动峰会吸引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高管和政府领导人参加。在峰会最后一日,中法印等61个国家签署巴黎人工智能宣言。
宣言包括“开放”“包容”和“道德”,呼吁加强人工智能治理的协调,倡导“全球对话”,并呼吁避免“市场集中”,以提升AI技术的可及性。美国副总统万斯反对欧盟对人工智能监管过严,英国强调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两国均未签署宣言。
美国未签署该宣言也反映了各方在AI治理方面的分歧。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峰会演讲中表明了美国的立场,他警告欧洲不要对人工智能进行“过度监管”,并称这“可能会扼杀蓬勃发展的行业”。
美国不签,是因为美国还在想其盟友为那1000亿Ai买单,欧洲人明白了,剩下英国、日本和韩国还被蒙在鼓里。另外,这次会议是法国和印度联合举办的,如果美国签了就觉得很没面子,受制于法国和印度。
美国拒签宣言,还有就是科技垄断行为持续,签字了就不能封锁遏制我们的科技发展,国的狼子野心、谁家不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希望技术共享,数据开源,而美国英国都想以此赚钱,不愿开源,共享,所以拒签。
马克龙成功举办了AI世界大会,想要提高法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但美国和英国好像并不买账。欧洲没有技术,但非常会开会,擅长美化和提炼发展主题,不放过每一趟便车。英美蒸馏技术天下第一,从全球萃取核心资源,在他们眼中世界剩下的都是渣渣。
其实欧美从来不是铁板一块,终究是利益集合体,利益有冲突,自然就貌合神离。这次会议其实就是水平和技术落后不如他人的国家,就拉帮结派别定规则来约定他国高水平。
科研是人类文明共同的事业,国际间应该合作,不能光单打独斗,那是有限的,不理智的。美国往往用先进的东西卡别人的脖子,结果往往也落后了,你能做到的别人也能做到,互相交流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美国很着急,就是因为他太自私自利,太傲慢与偏见,实际效果不一定比别人的就好。万斯不是搞科研的,行为是片面之词,大家不会得到支持。
美国反对欧盟过于严格的监管,实际上是在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以便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标准来塑造全球人工智能监管框架。这种争夺背后,不仅是技术竞争,更是对未来全球产业主导权和国际规则话语权的博弈。
巴黎AI行动峰会上61国签署《巴黎人工智能宣言》,为全球AI治理勾勒出初步的合作框架,这一成果值得肯定。契合AI技术跨越国界的发展特性,为国际社会在AI领域携手共进提供了方向,有望打破地缘政治壁垒,促进技术的普惠共享。
然而,美国和英国的缺席,尤其是美国明确反对欧盟的严格监管,凸显了全球AI监管难以协同的困境。美国担忧过度监管会束缚行业创新活力,这种观点有一定合理性。
AI作为前沿科技,尚处于快速迭代的发展阶段,过严的规则可能限制企业探索的步伐,让技术创新陷入“合规泥沼”。但欧盟推出全球首部全面AI监管法案,也是基于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技术滥用等现实考量。AI技术在隐私侵犯、算法歧视、虚假信息传播等方面的潜在风险不容小觑,监管是必要的“刹车装置”。
法国在峰会上的表现值得关注,其承诺加大AI投资并采取宽松监管态度,试图在创新与规范间寻找平衡。不过,在欧盟整体监管框架下,法国的“宽松”能走多远还有待观察。欧洲对微软搜索引擎的调查也表明,即便内部存在分歧,欧洲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障监管权威上的决心。
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成为峰会焦点却未详述缘由,略显遗憾。在全球AI竞争中,中国企业已成为重要力量,DeepSeek的受关注反映出中国AI发展的国际影响力。未来,中国应凭借技术实力和庞大市场,在国际AI治理规则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形成既鼓励创新又保障安全的全球AI生态。
此次峰会是全球AI治理进程中的重要节点,各国需求同存异。在鼓励创新、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通过多边对话搭建更完善的监管框架,平衡创新与规范的关系,才能让AI更好地服务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