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2月11日凌晨,俄悄悄对乌克兰发起一场令人瞩目的“斩首行动”。



俄武装力量海陆空多线出击,陆基、空基和海基高精度远程武器与攻击型无人机齐上阵。

目标精准锁定那些为乌克兰军工综合体提供保障的能源设施、乌军用机场以及无人机储存和装配场所。



这一系列精准打击犹如一记记重锤,直击乌克兰军事补给与作战能力的要害。

一夜过后乌方多地因能源设施受到打击陷入“原始时代”,就连军事重镇亚谢诺沃耶也被控制了。

俄罗斯在展开战场上行动的同一天,大洋彼岸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没闲着,开始“下令”出牌......



特朗普的积极

俄“斩首行动”当天,特朗普大方表示他任命的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即将开启一系列动作。



他预计本月20日访问乌克兰,还在起草一份号称能停止俄乌冲突的计划。

这份计划,似乎是特使凯洛格将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抛出的特朗普版俄乌“和平计划”。



特朗普此前7日接受采访时,就曾信誓旦旦地宣称已经与普京通话,试图通过谈判结束冲突。

他表示自己有可行计划,不断强调与普京良好的关系以及和普京有效沟通的能力。



特朗普还抛出本周可能与乌克兰总统泽斯基连在华盛顿会面的消息,并且乌美计划进行团队层面的会晤和会谈。

表面上看特朗普似乎在积极斡旋,努力推动俄乌冲突走向和平解决的轨道。

但明眼人都知道,特朗普的这一系列动作背后,藏着美国的利益算计。



美国一贯奉行霸权主义,在俄乌冲突中虽未直接下场参战;

但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操纵局势,以实现其地缘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这次,他试图将三方握在手中。



俄的谨慎

“俄美之间虽有诸多不同渠道的沟通,但目前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的这番话,好像说了又好像没说。

大概意思就是口头上很甜蜜,但行动是一点没看到。



俄罗斯深知美国的一贯作风,不会轻易相信美国的口头承诺,尽管是曾经有过“蜜月期”的特朗普。

俄罗斯显然知道,任何谈判都必须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

他们的底线是乌克兰必须承认俄罗斯已经占领的领土,并放弃加入北约的计划。



北约东扩到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地缘安全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是俄乌冲突的根源。

他们也坚决无法接受冻结冲突或暂时停火的方案,因为这无疑是给西方加强乌克兰军事力量、对俄罗斯武装发起报复的机会。

“特朗普必须切实致力于消除冲突根源,而不是表面上做做样子。”



尽管特朗普还提出可能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以推动谈判,但普京对特朗普是否真的会做出损害美国经济本身的决定持怀疑态度。

毕竟美国的政治决策往往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在利益面前,所谓的承诺可能随时被抛弃。



2月11日俄新社的一篇报道,更是让俄罗斯对美国保持高度警惕。

不知什么时候,爱沙尼亚与俄罗斯边境地区将悄悄开设了一个新军事基地。



当美军的骑兵团被部署进去后,一切已经明了。

在当前敏感局势下这绝非巧合,很可能是美国进一步遏制俄罗斯的战略布局。

俄罗斯深知对于美国和特朗普,不能只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必须保持时刻戒备,以免再次被虚假美国的承诺所蒙骗。

而乌克兰在这场大国博弈中,正处于一个极为尴尬且危险的境地,甚至有“上当”的风险。



乌克兰的迷茫

泽连斯基面对美国的各种提议和举措,表现出了复杂的态度。



他迫切需要美国和西方的军事援助来对抗俄罗斯,因此表示愿意拿出部分稀土和矿产资源换取西方军援。

美国对乌克兰的稀土那是馋得很,毕竟那是现代高科技产品和军事装备不可或缺的“工业维生素”。

美国一直依赖进口,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这让他们有点“受制于人”的感觉。



而这次与乌克兰的援助交易,他们开口就是5000亿美元的稀土矿产。

泽连斯基这边不仅同意双手奉上,甚至愿意与俄方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包括与普京直接对话。

但他似乎没有看清美国的真实意图,特朗普所谓的“稀土换援助”协议,不过是美国的又一次利益掠夺。



乌方想要老大哥美国支持自己,并且从中调和让欧洲这边几个大国给自己援助。

可没有好处谁会卖命呢?

美国很有可能口头吊着欧洲帮助,在拿到乌克兰的资源后逃之夭夭,将双方玩弄于股掌之中。



一旦乌克兰“上钩”同意了这个协议,美国很可能在获取稀土资源后迅速抽身,而将乌克兰彻底抛在一边。

到那时失去西方有力支持的乌克兰,在与俄罗斯的中冲突将会陷入更加孤立无援的境地。

俄乌冲突很可能因此发生巨大的动荡,乌克兰将成为这场大国博弈的最大牺牲品。



结语

俄罗斯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坚决捍卫底线,美国打着各种旗号牟取私利。

而乌克兰则在大国博弈的漩涡中苦苦挣扎,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美国设下的陷阱,让局势朝着更加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这场冲突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和平与稳定才是各国人民真正渴望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于:央视新闻、新华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