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欧盟开始感受到来自美国的关税威胁了。2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对华加征10%的普遍性关税正式生效。
在签署对中国征税的政令后,特朗普再次发表言论,称制定了新的关税计划,将很快对来自欧盟的商品征收普遍性关税。欧盟也已经感受到了来自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并正在积极寻求对应方案。
而作为欧盟强势领导人的冯德莱恩,在该问题上没有选择坐以待毙,决定强势出击。冯德莱恩在欧盟领导人会议结束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一旦欧盟遭受不公平,或者成为攻击目标,欧盟将毫不犹豫地进行反击。彭博社在此前就已经表示,欧洲委员会已经准备了一连串的贸易报复清单,一旦美国对欧盟商品征收额外关税,欧盟将对此做出回应。
除此之外,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也是欧洲抵御特朗普“关税战争”的一种手段。2月4日,冯德莱恩再度谈及了中欧关系的问题。不过这次冯德莱恩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冯德莱恩表示,中欧可以达成协议,扩大双方的贸易以及对对方的投资。
冯德莱恩表示,中欧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且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如何处理中欧关系,将会决定欧盟的“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所以欧盟必须要重新平衡中欧关系,以确保欧盟的的经济发展和安全都能得到保障。
在所谓的“贸易不平衡”和“降低风险”问题上,冯德莱恩更是一改常态,主张和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找到有利于双方的解决方案,甚至中欧有可能就此问题达成协议。
冯德莱恩是典型的对华鹰派政治人物,在涉华问题上常年保持强硬表态,近期在涉华问题上态度出现明显软化。这很可能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倒逼的结果,让冯德莱恩不得不做出更加务实的选择。当然,或许也有看到中国对美国的强力反制的结果,因为在冯德莱恩喊话中欧可以 达成合作协议的同一天,中国宣布了对美国加税的反制措施。
不过即便在这个时候,欧盟一些官员依旧对华态度采取了“双重标准”。欧盟贸易专员塞夫科维奇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表示,中欧之间的确有扩大贸易和投资关系的空间,但是欧盟依旧希望与特朗普政府进行合作,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美国需要和欧盟保持一致,比如共同抵制中国的所谓“产能过剩”。
对于欧盟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中国也立即进行了“回应”,敲打欧盟。
2月5日,商务部发布2024年第4号公告,应中国马铃薯淀粉产业界的申请,自2月6日开始,对原产于欧盟的马铃薯淀粉的反倾销措施进行终审复审调查。商务部根据《反倾销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决定从当天开始,继续对原产自欧盟的马铃薯淀粉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一言以蔽之,冯德莱恩对华态度之所以出现软化,还是受到欧美关系恶化的影响,从而不得不试图改善中欧之间的关系。但欧盟的对华政策还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延伸,毕竟欧盟在军事上完全依赖美国,欧洲既无法摆脱美国对欧洲的影响,更没办法放弃美国对欧洲的安全保护,这就注定欧盟在政治和经济政策上没有太多转圜的余地。
而中国商务部的这一决定,就是敲打欧盟,欧盟不能想着好处占尽,坏事做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