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赫赫谁垆肆
其一一七
赫赫谁垆肆,其酒甚浓厚。
可怜高幡帜,极目平升斗。
何意讶不售,其家多恶狗。
童子欲来沽,狗咬便是走。
那是谁家热闹的酒店,他家的酒十分醇厚浓烈。酒店前高挑的酒旗很是醒目,远远望去酒器排列整齐。可为何惊讶这酒卖不出去呢?原来他家养了很多恶狗。小孩子想要来打酒,一过来狗就咬,只能赶忙跑开。
118 吁嗟浊滥处
其一一八
吁嗟浊滥处,罗刹共贤人。
谓是等流类,焉知道不亲。
狐假师子势,诈妄却称珍。
铅矿入炉冶,方知金不真。
哎,在这混乱污浊之地,恶人与贤人共处。人们以为他们都是同类,哪知道德行差距甚远。狐狸借助狮子的威风,弄虚作假却装作珍贵。就像铅矿放入炉中冶炼,才知道它并非真金。
诗中"恶鬼与贤者同处"的意象,恰如玉虚宫表面光鲜实则腐朽的设定。无量仙翁以元始天尊弟子自居,口称"教化众生",实则将妖族投入天元鼎炼成仙丹。这种披着正派外衣行掠夺之实的行径,正是"贤人"与"罗刹"同体的具象化。影片通过玉虚宫众人对暴行的默许,更展现了权力体系下善恶界限的模糊。
无量仙翁借元始天尊闭关之机掌控玉虚宫,利用太乙真人为棋子,以"升仙咒"暗藏穿心咒控制哪吒,恰似"狐狸假借狮威"的权术演绎。他通过挑拨陈塘关与龙族矛盾、制造屠城惨案来巩固权力,将师尊的权威异化为私利工具,完美诠释了诗中"诈妄却称珍"的虚伪本质。
哪吒从盲目服从到觉醒的过程,印证了"真金需经冶炼"的哲理。当他听闻陈塘关被屠真相,目睹母亲被炼成仙丹,才识破无量仙翁的虚伪,玉虚宫"考核制度"实为排除异己的阴谋。这种通过惨痛代价认清真相的历程,与诗句"方知金不真"形成互文——权力集团的伪善面具唯有在烈火考验下方能剥落。
玉虚宫以"教化"之名行剥削之实,暗喻某些霸权体系;无量仙翁靠升仙考核绿卡、空头承诺等手段,折射出权力集团的统治术。而哪吒等人的反抗,则是对"铅矿"终将炼出真金的信念投射——当三昧真火焚尽虚伪秩序,真正的正义才得以显现。
当修行者沉迷权力游戏时,纵有仙丹加持,亦不过是"铅矿"伪饰的假金,终将在时代洪流中现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