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游客现场采购年货 受访单位供图
1月18日,安徽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内人潮涌动,2025“游购乡村”文旅消费迎春分会场活动在此拉开帷幕。这场盛会以“好物迎春”“美好旅程”“多彩年俗”等为主题,串联起乡村年货展销、非遗文化体验、民俗表演狂欢等活动,为市民打造了一场充满“土味”与“潮味”的新春文旅盛宴。短短7天,30余万名市民、游客涌入现场,为乡村的“年货经济”带来蓬勃活力。
年货大集:从田间到舌尖的“乡村味道”
走进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展馆,迎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安徽省16个市的近300家特色企业将“压箱底”的农货搬上展台:肥西草莓鲜红欲滴、亳州卤牛肉酱香四溢、淮南牛肉汤热气升腾,黄山臭鳜鱼、怀宁贡糕等非遗美食摊位前更是排起了长队。来自江苏的游客张先发拎着鼓鼓的购物袋笑着说:“这些土特产平时分散各地,今天一站买齐,春节待客的‘排面’全有了。”
线上、线下的联动让年货销售“火力全开”。直播间里,“3、2、1上链接!”的喊声此起彼伏,亳州卤牛肉销售超2000斤,淮南牛肉汤单品销售额超10万元;线下展台前,商家各显神通:安徽蟹之都公司农家黑猪肉现场煎烤试吃,香气勾得消费者纷纷扫码下单,单日销售额达8.32万元;淮北非遗花馍传承人申丽丽的手工面点摊被围得水泄不通,800个花馍半天售罄。“没想到传统手艺这么受欢迎!”申丽丽感慨,她的花馍加工厂已带动当地30多名村民就业。
文化盛宴:非遗“活”起来,年俗“潮”起来
年货之外,文化体验成为活动另一大亮点。展馆中心舞台区,凤阳花鼓欢快起舞,黄梅戏《夫妻观灯》唱响乡音;非遗互动区,吹糖人师傅指尖翻飞,一只金猴跃然掌心;捏面人摊位前,孩子争相定制“冰墩墩”造型面塑。安徽省文化馆书法家挥毫泼墨,2000余副春联被市民抢购一空。“这才是过年的味道!”合肥市民戴哲慧举着刚写好的“福”字连连拍照。
活动还巧妙嫁接现代消费场景。旅游精品线路、皖美民宿等现场推介,上百个旅游景点门票现场赠送,金融机构推出打折、满减等优惠措施,12家优质企业携100多个品类线上直播带货。来自上海的游客李慧说:“原以为乡村年货展很传统,没想到这么‘潮’,文创、直播、沉浸式体验全都有。”
经济赋能:助推乡村振兴
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游购乡村”分会场之一,安徽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旅嘉年华,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数据显示,参展的5000余种商品中,九成以上来自乡镇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淮南白蓝企业集团总经理周静算了一笔账:“通过展会引流,公司牛肉汤线上店铺增加7万多粉丝,整个春节销售额较以往翻了一番。”
“游购乡村”更打通了“年货经济”与“旅游经济”的链接。现场推介的24条乡村特色旅游线路中,包含民宿体验、年俗研学等特色项目,有的旅行社接到数百个预订咨询。第二批“皖美金牌民宿”授牌仪式同期举行,岸香集团黄山区域负责人张恒表示:“年货展提升了曝光度,旗下的两家民宿春节期间全部爆满。”
从热气腾腾的牛肉汤到指尖飞舞的非遗技艺,从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到创意十足的文创,2025“游购乡村”活动绘就了一幅文旅融合促消费的生动图景。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强化平台搭建,精准对接供需,探索从传统的邀展制向引展制转变,变“要你来”为“你要来”。同时,组织乡村旅游重点村前往先发地区考察学习,加大招引力度,推动更多项目落地、业态引进和产品提升,不断扩大增量。
2025年2月12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安徽小年货撬动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