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顺县猛洞河东岸的百里画廊崖壁上,有一块形状奇特的白岩,仿佛是一个头戴老司帽、身穿法衣的人形,左手摇着铜铃,右手舞动着司刀,两眼注视着碧蓝的猛洞河水。无论是当地的土家人,还是过往的船工,每当经过这里,都会抬头仰望这块白岩,然后默默地离开。这块白岩,便是当地一位姓向的老司的化身,人们亲切地称它为“老司岩”。

向老司的家位于向家寨,他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四个活泼的儿子。向老司不仅本领高强,而且乐于助人,深受乡亲们的喜爱。春天来临,农民们为财主插秧,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浑身像散了架。向老司来到田边,关切地问道:“你们累了一天,田里有那么多鱼怎么不捉?”大家四处寻找,却没发现鱼的踪迹,便向他求助:“哪丘田里有鱼啊?”向老司从背牛角和司刀的褡裢里抓出一把把竹子,随手往田里一扔,竹子瞬间变成了活蹦乱跳的鱼,满田里都是。大家欣喜若狂,纷纷捧起鱼儿,捉得一大串,欢欢喜喜地提回家,焙干后配上包谷酒,一天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


六月间,骄阳似火,人们在田间薅草,热得仿佛要被晒死。向老司路过田坎,看到大家汗流浃背,便问道:“我给你们弄个大斗篷,把太阳遮一遮好不好?”大家半信半疑:“哪有那么大的斗篷啊!”向老司从褡裢里取出弯牛角,轻轻一吹,西天边上的白云便慢慢飘过来,正好遮住了头顶的烈日,还带来阵阵凉风。大家感激地对向老司说:“难为你了,向老司。”

到了八月,打谷子的时节,人们头顶烈日,脚踩滚烫的土地,身上热得像火烧一样。向老司又来了,关心地问:“我给你们背凉水去要不要?”大家为难地说:“我们没得桶子。”向老司二话不说,顺手从田坎上拿起一个乍笼(用竹编成的背具,比一般背篓要大)就走。过了一会儿,他背了满满一乍笼凉水来到田坎边,清亮亮的水泡从乍笼眼里一鼓一鼓的,却怎么也漏不出来。大家都欢喜地跑来喝凉水。有个姑娘看着越看越有趣,忍不住“咕咕”一笑,这下可坏了,水都漏了出来。向老司语重心长地说:“用乍笼背水笑不得,一笑就漏了。”说完,他又去背水,这次大家都忍住笑,等大家喝饱了凉水,再开怀大笑一阵。

向老司的善举赢得了乡亲们的爱戴,却也引来了大龙洞的精怪老龙的嫉恨。原来,向老司的父亲曾打瞎了老龙的一只眼睛,老龙一直怀恨在心,想要置向老司于死地。大龙洞位于猛洞河岸的悬崖峭壁上,距离向家寨有十几里路。老龙经常变成人来找向老司,向老司则想方设法躲避它。老龙本领高强,向老司一个人难以对付,于是他决定喊两个徒弟出来帮忙,有了帮手再一起收拾老龙。


有一回,向老司去坡上看田水,临出门时在神龛上放了一碗水,叮嘱儿子们:“你们守屋,千万莫让人家把这碗水倒泼,更不能让人家喝了。”太阳当顶的时候,一个老汉来到向老司屋里找水喝,老大老二便从水缸里舀来送老汉喝,老汉喝完一缸水还口渴。老大老二说没有水了,老汉却说:“你屋神龛上还放有一碗水。”老大说:“我阿爸讲了,那碗水吃不得。”老汉装肚子痛,在地上打滚。老大老二见他痛苦,心生怜悯,就把那碗水取下送给老汉喝了。

原来,这个老汉正是老龙变的。他找向老司找了一天,却不知他去向,便怀疑屋里有鬼。于是变成老汉,到向老司屋里察看,看见神龛上那碗水,心里便有了数。它吃了那碗水,立刻就知道向老司去田里看水了,便立刻去找他。

向老司正在田里看水,心里突然一阵慌乱,知道屋里的水出了事。正要转身离开,忽见老龙气势汹汹地赶来。向老司无路可逃,见有人在守牛,立刻变成一头水牯牛吃青草。老龙知道向老司变了牛,却不知是哪一头。它想了想,突然想到向老司平时爱喝酒,便捉住牛鼻子一头一头地嗅。嗅到其中一头有酒臭味的,便知道是向老司变的。向老司一角撬翻老龙,变成一条小鱼躲到秧田里,老龙则变成一个打鱼郎把他捉住了。

老龙把向老司捉进大龙洞,关在水牢里,想关死他。向老司变成一张竹叶子,随洞里的水流飘呀飘,从一个岩缝里悄悄地飘了出来。他回到向家寨,重新化了一碗水放在神龛上,然后找到了两个徒弟,教他们武艺和道法。

过了两三年,老龙以为向老司在水牢里泡死了,打开一看,才晓得逃跑了。老龙气得要死,决定制造旱灾,把向家寨周围的人都干死。向老司得知后,便带着两个徒弟到大龙洞去找老龙算总账。老龙和向老司在洞口打了起来,打得不亦乐乎。向老司有两个徒弟助威,把老龙打得落花流水,还扯下一根龙须。老龙输了,只好落下一场大雨,想把向家寨和周围的寨子都淹完。

向老司决定为民除害,进洞惩罚老龙。他对两个徒弟说:“我把这草鞋脱在洞门口,你们就拼命打鼓打锣助威,千万松不得劲,一松劲就拐场了。”两个徒弟牢牢记住师傅的话,拼命打鼓打锣。突然,他们见两只草鞋从地上跳了起来,互相扭打着往上升去了,好不奇怪!他俩看痴了,连师傅的话也忘记了。一双草鞋扭扭打打越升越高,直上半天云,其中一只草鞋被另一只重重地打了几下,差点要落下来。这时,半天云中响起了吹牛角的声音,两个徒弟才晓得师傅上了天。

原来,向老司进洞找到老龙就打,洞外有两个徒弟助威,老龙敌不过,被赶出洞来,两个人就附在一双草鞋上打。两个徒弟不晓得怎么回事,只顾看稀奇,停止了助威。老龙渐渐得势,向老司看着不行了,抽出牛角提醒徒弟,徒弟刚刚醒悟,老龙却趁这一刹那,一尾巴刷过来,把向老司刷到猛洞河东岸的岩壁上巴住了。两个徒弟后悔得大哭起来,向老司却死死巴在岩壁上扯不脱了。二人转来给师母讲,师母也很伤心。

半夜时分,向老司给老婆托了一个梦,说老龙不死,灾难不平,天干地裂,他每年都要折磨老百姓。现在用一个大蒸笼,把四个儿子蒸了就可以变成四头犀牛,把石壁拱垮,他就可以活了,再收拾老龙为民除害。

他老婆舍不得蒸儿子,向老司又劝她说:“没办法了,我活不成不要紧,大家要长年累月遭灾我不忍,只好把我们的儿子蒸了,去吧。”婆娘照着做了。蒸到第五天,老龙得了信,变成一个老太婆到向老司屋里讨饭,问:“你们灶上蒸的什么?”“没蒸什么!”“我听人家讲,你把四个儿子蒸了,那么狠心呀!快揭开看看,蒸成什么样了!”“揭不得”。“快揭,已经蒸好了。要救阿爸其实容易,有两个就够了,你放两个出来,我救得活他。把另外两个蒸了,这样你又有儿子,又救得活阿爸,多好!”向老司的老婆动了心,那老太婆又讲了一些挑逗的话,她信了,便不顾两徒弟的阻拦,去揭开蒸笼盖子。盖子一揭开,四个儿子已经变成了四个小犀牛,长出嫩角角来了。四个小犀牛跳出蒸笼直奔猛洞河去拯救阿爸。他们来到岩壁前用角拱呀拱,可是角太嫩了,拱得血淋淋,只拱垮了半边山,阿爸没有救下来,就都累死了。向老司的婆娘悔恨得吐了血。

从此,向老司便永远在猛洞河上的东岸壁上,化作了那块人形白岩,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乡亲们。而那四个小犀牛,虽然没能救回父亲,却也化作了山间岩石,继续守护着家园,成为向老司精神的延续。这个故事在土家族中代代相传,提醒着人们要像向老司一样,勇敢、智慧、乐于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抵御灾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