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2日讯2月11日,较强冷空气抵达山东,全省出现大范围小雨雪天气。多地气象部门抢抓有利天气形势,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


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消息,此次降水过程主要在11日夜间影响山东,为此,多地人工影响天气部门连夜开展增雨(雪)作业。

截至2月11日22时,济南、青岛、淄博、潍坊、泰安、日照、临沂、菏泽8市人工影响天气部门利用地面作业装备开展增雨(雪)作业71轮次。


而就在此前,山东省气象部门发布的降水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山东省今年以来的平均降水量仅有4.7毫米,较常年偏少3.9毫米,偏少达45%。此次增雨(雪)作业对降低农业干旱、森林火险等级,改善空气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什么时候需要进行人工增雨(雪)?

农业生产需求

缓解旱情:在干旱少雨的季节或地区,土壤水分不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如冬小麦在越冬期和返青期,如果降水稀少,通过人工增雨(雪)可以增加土壤湿度,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保障其正常生长。

生态环境改善需求

森林草原防火:在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空气干燥、降水稀少,容易引发火灾。人工增雨(雪)可以降低森林草原的火险等级,增加空气和植被的湿度,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保护森林草原生态资源。

改善空气质量:雨雪能够吸附和冲刷空气中的灰尘、污染物等,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在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较多的时候,进行人工增雨(雪)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大气污染物浓度,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促进植被生长:对于一些生态脆弱地区,如草原、荒漠等,降水不足限制了植被的生长和恢复。人工增雨(雪)可以为植被提供水分,促进植被的生长和繁殖,有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

应对突发事件需求

应对干旱灾害:当发生严重的干旱灾害,对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影响时,人工增雨(雪)是缓解干旱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增加降水量来减轻干旱带来的损失。

应对空气污染事件:在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如雾霾、沙尘等时,人工增雨(雪)可以加快污染物的沉降,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空气污染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人工增雨(雪)作业需要什么样的天气条件?

云层厚度大于2千米至3千米以上、水汽充足、云中过冷水含量超过0.01克/千克等。

闪电新闻记者 何则伟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