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只是人类病态想象力的产物,

凡是人类能想象到的,

他们通常都能创造出来。

——《人生切割术》



文丨旧故麻袋

在影视科幻领域,如果说《黑镜》向左,《西部世界》向右,那么《人生切割术》恰好是中间地带,既有科技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的深远思考,又有科技掌控人类的细思极恐。



《人生切割术》第一季称得上是2022年的“神作”,不仅口碑爆棚,营收效益也不错,当年为苹果公司创造了超过2亿美元(约14.6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之所以大家都那么爱看,是因为它的设定太吸引人了,作为打工人,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幻想:要是每天只需要工作八小时不用加班就好了;要是下班后不用回消息就好了;要是能在放假毫无负罪感的吃喝玩乐就好了。

如果说,当下有一项技术,只要植入芯片就可以把你的工作和生活彻底切割,工作时可以完全忘记生活中的鸡零狗碎,下班后可以把工作的繁杂彻底清零,你愿意吗?



《人生切割术》第一季,说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第一季中一家名为卢蒙的公司,正在推行它的“记忆切割术”,这是一项宛如“神祇”的工程,这项技术可以将人的记忆一分为二:“内向者”为工作人格,只记得工作中的一切、“外向者”为生活人格,只记得生活中的一切。

主角马克因妻子离世深陷痛苦,试图用“记忆切割术”摆脱悲伤,结果却让他陷入了更加迷茫的困惑。



马克、海莉欧文、迪伦“四人组”,在神秘环境中从事着看似无意义却充满谜团的工作,他们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逐渐揭开公司背后隐藏的巨大秘密,也打破了公司精心维持的秩序。

第一季结尾,四人小组成功逃离公司,却发现了更多惊人的真相:马克发现公司的健康总监凯西竟然是自己“外向者”时已被认定死亡的妻子;海莉意识到自己的“外向者”是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女儿海伦娜,也是创始人基尔・伊根的后代;欧文去寻找“光荣退休”的情人伯特,却发现对方有自己的家庭。这些悬念如同一个个钩子,为第二季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以为第二季很快就能揭晓答案,结果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三年。三年后,我的记忆也像被切割掉了,很多内容都忘了个七七八八,所以在第二季开播前,又去重温了第一季。

此次重温,发现这部剧真的埋了太多的暗线,看到了更多剧中深层次的隐喻,所以表面上《人生切割术》是一部科幻悬疑剧,但其背后体现出的诸多现实问题,让它看上去更像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

卢蒙公司代表的是现代社会中那些庞大的、具有压迫性的组织机构。公司内部无休止且无聊的工作、无处不在的监控以及邪教般的企业文化,都是对现实职场的极端写照。

员工们在公司就像被圈禁的奴隶,工作被视为生活的全部,个人的自由和情感被无情地剥夺。被惩罚如同被上刑,被解雇就像是被处决,“自由”成为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幻想。



这种对职场的夸张描绘,让我们对当下所处的工作环境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原以为《人生切割术》第二季会是马克等人对卢蒙公司的全面复仇,结果编剧的脑洞告诉我:别天真了!



开篇便告诉你他们还没来得及捅出更大的篓子就被公司关闭了“苏醒”按钮。马克在公司的白色走廊中苏醒,疯狂寻找凯西的办公室,结果发现健康部早已被取缔,曾经的入口也已变成了一堵墙。而周围的一切竟也物是人非,发现同事竟全部换了一茬,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事们不知去向。

经过马克的争取,四人重新相聚,却变得貌合神离,“谁是卧底”的质疑成为新的谜团,如果归来的不是海莉本人,那么真正的海莉去了哪里?



比起第一季对“记忆切割术”奇观的塑造,第二季则更深入的探讨了背后隐藏的人性危机。

熟悉的配方、更密集的细节和反转悬念,让人感觉三年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第二季深入探讨了一个重要话题,那就是“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人格归属问题,人真的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吗?

当“内向者”与“外向者”情感不同,分别爱上不同的人时,需要怎么去求索这个情感问题的答案,同一个人的不同人格下的情感纠葛,是要彻底分裂,各不相欠,还是用独立人格的视角去思考。



片中似乎给到的答案是分而不追责,各顾各的,但伦理上,确实过不了自己的那关,代入到现实生活中,工作和生活完全分开后,爱上不同的人,最终要如何抉择呢?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因为都是自己真实的情感,只是因为记忆切割,导致了情感问题的错乱。

剧中欧文对伯特的感情,在面对伯特“外向者”的另一段感情时,变得无处安放;马克在对凯西和海莉的感情摇摆不定,陷入困惑,当界限变得模糊,我们就会陷入像剧中人物一样的痛苦之中。



当然这部剧细思极恐的地方远不是停留在肤浅的“情感层面”,“伦理层面”的思考更是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当一个人格完全被培养成只为工作的工具,甚至就连小孩也不放过,那该多恐怖!内向者的“出生”打破了我们对生命和成长的常规认知,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无助和绝望。这种设定让他们的生命从一开始就被定义为“工作”,没有童年,没有自由,没有自我,只是作为“工具人”存在。



而且“记忆切割术”切割的不仅是员工的记忆,更多的是切断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反抗能力。这是公司对员工的一种控制手段,员工在公司里如同行尸走肉,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目的一无所知,只是机械地执行着上级的命令。

更毛骨悚然的是公司通过监控、洗脑等手段,让员工对公司的规则和文化深信不疑,形成了一种类似于邪教的氛围,让员工即使逃离公司,也无法摆脱公司的控制。



而剧中关于“退休”的另类解读也十分恐怖。在剧中设定的世界里,“退休”即意味着“内向者”意识的死亡,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享晚年,辛苦生活一辈子,终了却是意识的消失,这样的科技,绝对不是在护卫人类的进步,而是对人类生命价值的否定。

《人生切割术》第二季播出一集,9分预订,烂番茄100%好评,延续了第一季的精彩,续作没烂尾,实属难得。



看完第一季时,有一股叫作“我们或许早已自愿戴上了那枚切割自我的芯片”的寒意,可第二季归来,更多的却是无助,资本和上位者有的是方式对付小范围的“自我觉醒者”,职场远不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它是需要你戴着镣铐的心悦诚服,是你无论如何都搅不动的风云。

职场没有真相,只有血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