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技术与好莱坞相差无几
《哪吒2》或改变电影产业生态
原载2025年2月12日香港《文汇报》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丁宁、倪梦璟)截至2月11日晚,《哪吒2》全国票房已超89亿元(人民币,下同)。《哪吒2》的成功引发大众对国产动漫产业的关注,香港文汇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他们普遍认为,《哪吒2》的成功使资本方不再独宠真人电影,并指出中国动漫业仍属蓝海,增强了大学生选择动画专业的信心,但同时也提出国内动画行业面临人才分布不均、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他们认为从技术层面看,《哪吒2》的成功证明中国动画与好莱坞之间差距并不悬殊,但产业模式仍值得学习。
动画电影《落凡尘》导演钟鼎接受采访时表示,动画电影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历来偏小众。而《哪吒2》的成功会让资本方注意到,动画片不仅具有娱乐性,在预算充足时其视觉奇观性可与真人电影媲美。同时纯动画制作避免了真人演员的不确定性及饭圈文化干扰。"综合考量动画电影的商业优势可能超越真人电影,未来资本方或将更关注动画项目。"钟鼎指出,"《哪吒2》让全球看到中国动画电影爆发的能量,这对动画专业学子是巨大鼓舞。长期以来动画行业相比游戏行业始终带有'苦行僧'属性,从业者需用'热爱'坚持。如今商业成功案例的出现,将提升大学生选择动画专业的信心。"
内容创作需扎根本土
钟鼎分析,从技术角度看,《哪吒2》让大众意识到中国动画与好莱坞的技术差距并不明显,"至少在观众视觉层面如此。但好莱坞动画产业模式更为健康,日本从业者收入普遍不高。理想的产业状态应是资本对动画投资有信心,同时形成完整产业链——除动画电影外,还需发展剧集、漫画等衍生品。美国的制播模式成熟,可通过衍生品获得额外收益,而国内这部分收入尚显不足。"
他强调:"中国市场具有独特土壤,科班出身者容易用常规视角思考,但要做好动画必须真正了解本土市场、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好观众才是关键。"
国漫产业化迎关键节点
谈及国漫产业发展,资深动漫制作人、谷昊(上海)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建华表示,《哪吒2》等国漫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动漫产业在规模化和工业化方面迎来重要转折。"从电影片尾出现的百余家制作公司可以看出,原画、特效、音效等各环节团队已为国漫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这些团队的涌现不仅提升作品质量,更增强了行业整体实力。"
他指出,《黑神话:悟空》等作品已展现中国动漫游戏产业背后的核心支撑力量。这些在美术、营销等不同领域专业化发展的团队日趋成熟,逐步形成集团化、产业协作的上下游链条。"这种制作体系与宣发体系的建立,既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也培育了多元化人才。"这为国漫后续发展打下工业化基础,越来越多的动漫公司开始合作,"例如我们正联合多家企业在青州古城打造首座中国神话主题动漫影视基地,期待为产业发展提供助力。相信随着体系完善,中国动漫产业将迎来更繁荣的发展。"
行业期待更多政策支持
从事动漫产业研究多年的文旅产业分析师高东旭指出,动漫电影仍属蓝海领域,虽然头部企业成功案例已获资本关注,但考虑到精品动漫制作周期长等因素,要实现产业繁荣仍需政策支持促进百花齐放。他呼吁行业主管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建议完善资本市场退出机制和上市通道,为文化产业创造更有利发展环境。同时应加强行业自律与人才培养,推动中国动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