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岛作为青岛海岸线上的“绿色宝石”,以独特的海岛生态环境,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玩,不久前,双向四车道的麦岛路正式通车。为实现道路畅通和游客打卡“双赢”,开建东海路麦岛路路口人行过街地道项目,地道呈“口字”型布置,设置四个地面出入口,其西南象限与麦岛路西侧停车场地下车库相连。近日,浪漫的“麦岛云桥”展露面容,麦岛停车场项目今年将投用。
东海路麦岛路路口人行过街地道项目效果图。(市自规局供图)
麦岛路双向四车道开通
小麦岛已成为“岛城热门打卡点”之一,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小麦岛及周边车辆激增,东海路、麦岛路通行压力增大。为缓解市民、游客停车难题,改善周边交通秩序,麦岛停车场项目于2023年3月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崂山区麦岛路以西,占地面积2.28公顷,整体结构为地下三层,局部地下四层,规划公交车停车位一百余个、大巴车停车位20个、社会停车位650个。
近日,记者进行实地探访,顺着麦岛路一路往南,过了东海东路,此前被围挡封闭的道路已开通。双向四车道的麦岛路(东海东路-小麦岛)段,各类标识标线已画设完毕,网约车停靠点、出租车停靠点、公交车港湾车站等设施一应俱全。“以后开车进出,就方便多了。”公交崂山六分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李华明告诉记者,公司驻地在麦岛停车场项目施工区域。以前,该区域的麦岛路只有双向两车道,每到客流高峰,周边道路就出现不同程度的拥堵情况,严重时,公交车都无法发车。对于游客而言,转好几圈都找不到停车位、路边停放又会被处罚,极大影响了旅游体验。停车难,日益成为影响游客在小麦岛游玩体验感的“堵点”。
整修一新的麦岛路。
实现“双赢”开建过街地道
为进一步释放麦岛路和东海路道路通行能力,保障行人安全,我市组织建设东海路麦岛路路口人行过街地道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过街通道、市政配套、管线改迁、道路绿化恢复等建设内容。因该项目施工需要,9月30日前,将占用东海路麦岛路交叉口4个象限部分人行道,封闭施工。
东海路麦岛路路口人行过街地道工程由崂山区城市管理局组织建设,在东海路、麦岛路路口北侧(麦岛金岸小区)、西侧(锦园小区)、南侧(麦岛停车场)和东侧(麦岛污水处理厂)分设ABCD四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都将安装电扶梯和直梯,方便市民进出地道。根据此前发布的公示,东海路麦岛路路口人行过街地道工程位于崂山区东海东路-麦岛路交叉口,建成后将有效满足小麦岛公园、麦岛路西侧停车场日益增长的人流需求,实现人车分流,保障行人过街安全,缓解东海路、麦岛路交通拥堵问题。
在人流密集景点建设地下过街地道项目,实现人车分流,这一做法去年已在海底世界和极地海洋公园“尝鲜”。去年,我市建成投用莱阳路海底世界地道、东海东路极地海洋公园地道,彻底解决了两大旅游景点密集的人流给道路交通带来的压力,也极大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记者在现场看见,东海东路麦岛路路口,四个象限都已被围挡围了起来,字样显示施工单位为“中国中铁”。透过围挡缝隙可以看见,里面施工机械和人员正在火热作业,全力确保早日完成建设。
“麦岛云桥”展露初容。徐美中 摄
“麦岛云桥”露初容今年投用
为持续提升沿海一线景观品质,打造特色风貌,我市开展小麦岛入岛景观带(麦岛路—小麦岛)等项目。小麦岛入岛景观桥以“风吹麦浪桥”为总体设计理念,自空中俯瞰,桥和岛完美融合,宛如一把以主岛为琴身、桥梁为琴颈的巨型吉他,体现出城市的海洋底色和“琴”岛的浪漫特质。崂山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以“海滨交通微枢纽”理念打造区域交通中心,将公交停车场与社会停车场融合在地下空间内,实现多种方式的便捷换乘,充分提升城市交通设施服务效率。地面空间则按照城市生态修复原则,与小麦岛共同建设成绿草如茵、自然秀美的城市公园,在增加停车泊位的同时,改善了区域出行环境,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
现场,一座蜿蜒的钢桥已展露真容,工人们正在上面作业。“这就是‘麦岛云桥’,建成后将成为小麦岛区域的又一标志性景观。”李华明说。麦岛停车场项目以“麦岛云桥”为设计理念,采用地上地下一体设计。目前,项目临麦岛路的多个出入口,都已安装了挡车杆,按照计划,该项目今年将投用。“新停车场建成后,公交车停车将更规范,方便统一管理,驾驶员休息时,可以在停车场上面的公园休闲散步,大家都非常期待项目早日建成。”李华明告诉记者,投用后将有效缓解小麦岛滨海公园停车难题,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多种交通出行方式,成为连接城景的复合枢纽,同时构建亲近自然的城市公园和活力开放的滨海空间。
按照能快则快的原则,去年主体封顶后,项目迅即启动内部安装和装饰装修工作。小麦岛停车场项目作为崂山区政府投资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是“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