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的观点,而是奎斯特尔更新专栏谈论曼联建队规划的事情,我觉得挺有意思,所以就把大致的观点总结一下,提炼出来给大家看看。奎斯特尔更新专栏,是因为罗马诺报道说,曼联在夏窗的首要目标是一个能进球的中锋球员,这一点相信不少曼联球迷也会感到无奈,因为曼联已经花了1亿英镑签下了2名中锋,结果还是不得不继续签下中锋。



而这一点在奎斯特尔的眼里,就是曼联缺乏建队规划的问题。曼联本赛季的进球效率非常糟糕,24场英超比赛只打进了28球,只有4支英超球队的进球数比曼联更少,而曼联在1月份并没有签下任何锋线球员,反而送走了拉什福德、安东尼,这对于曼联来说是在做减法、为夏窗做好准备,还是建队规划已经清晰了?

建队规划:你需要一个明确围绕着打的球员

去年8月份,利物浦的前研究总监格雷厄姆在接受TA采访时,谈论了利物浦打算签下努涅斯的过程,并且围绕这件事谈论了利物浦建队规划的思考。主要内容就是:不是每个优秀的球员都能让你的球队变得更好,需要看你围绕谁来踢。



利物浦的球探对于努涅斯的评价非常高,数据也支持了努涅斯是一名优秀球员的事实。可是当时的利物浦已经有了萨拉赫,克洛普的球队在进攻端是围绕萨拉赫建立起来的,右后卫阿诺德擅长进攻、右边锋萨拉赫是个非常全能的进攻手。所以,利物浦为了围绕萨拉赫,签下了迪亚斯作为前场跑动、突击的选手,也曾经有菲尔米诺这样的盾锋去支援萨拉赫。



所以,当时利物浦思考的内容是:签下努涅斯之后,要不要改变自己的战术?如果改变战术,那么萨拉赫、迪亚兹的表现肯定会下滑,而且需要考虑到萨拉赫、迪亚兹的风格可能无法支撑努涅斯的发挥(事实证明是对的,上赛季的利物浦其实并不那么好)。所以,当时利物浦面临一个选择:努涅斯是不是比萨拉赫更好,是否值得利物浦冒险去围绕努涅斯打造球队?这并不意味着努涅斯不够好,而是他不适合利物浦,萨拉赫在本赛季的回暖,也不是萨拉赫忽然又行了,而是利物浦回到了围绕萨拉赫建队的思路。

曼联的选择:围绕拉什福德做文章

从索尔斯克亚时期追逐桑乔,曼联就一直有清晰的建队规划。当时的曼联拥有马夏尔、格林伍德、丹尼尔詹姆斯、拉什福德、卡瓦尼等多名锋线选择。索尔斯克亚把拉什福德称呼为年轻版本的C罗,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围绕拉什福德来设计战术。

而拉什福德的特点是非常明确的,他是那种需要空间去冲刺,从而到到后卫身后去拿球的球员,不论是反击还是阵地战都是如此,所以中锋拿球之后给拉什福德创造空间会很有帮助。所以,当时的曼联有一个潜在的计划:让桑乔、卢克肖在左路配合,马夏尔会跑近门柱、拉什福德或者格林伍德跑远门柱,拉什福德可以复制在卡瓦尼身边踢球时在右路拿到射门机会的表现。



滕哈赫时期的曼联,也有过这样的战术设计,滕哈赫签下了左脚的中锋霍伊伦,每次霍伊伦背身拿球,他的左脚可以把球传给左路的控球人,也能向左路跑动,给拉什福德的内切射门创造空间。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战术,却是有着清晰建队规划的思路(其实就是我之前说的做大做强拉什福德)。

曼联的建队问题:当你围绕着踢的球员崩了

霍伊伦刚刚来曼联不到一个月,桑乔就被下放到预备队了。这两件事是基于不同原因做出来的决定,这导致曼联想要围绕着踢的因素忽然就没了:一个依赖于传球的中锋,两侧都是喜欢内切射门的边锋,曼联在边路没有传球手,任何战术选择,其实都不利于他们的发挥。

加纳乔虽然是上赛季的亮点之一,可是他只进了7个联赛进球,其中3球还是2场比赛打进的。整个赛季,加纳乔只给霍伊伦完成了16次传球,拉什福德表现更好一些,平均每90分钟给霍伊伦传球2.31次。而霍伊伦虽然在英超打进了10球,可是其中6球是在1月份至2月份的5场比赛打进的,而且所有进球中只有1球来自于边锋的助攻。



卢克肖伤了,当时的曼联没办法围绕拉什福德踢;没有组织型边锋,也没办法围绕霍伊伦踢。曼联根本没办法形成有效的进攻体系,所以曼联在去年夏窗的选择,是选择签下了齐尔克泽来代替免费离队的马夏尔。

为什么?因为曼联应该发现自己的中锋跟边锋之间的联系非常弱,所以曼联打算继续做大做强拉什福德、加纳乔,签下一个擅长回撤做球的中锋,继续围绕拉什福德建队。齐尔克泽并不是一个擅长射门的中锋,当时TA也组织多名球评人讨论过,签下齐尔克泽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自己进球,而是为了拉什福德进球,拉什福德是曼联收入最高的球员,曼联理应围绕拉什福德建队。



齐尔克泽和拉什福德在本赛季一共搭档踢了405分钟,其中3场比赛是首发的,拉什福德在这三场比赛打进了3球,其中的第三个进球恰恰是你能看到拉什福德从齐尔克泽身上受益的原因:回撤接应拉出中后卫,向前传球让拉什福德去跑后卫的身后空间。

曼联的困局:两个中锋的困境

当拉什福德因为纪律问题,无法入选阿莫林的一线队之后,曼联的困难就真的显现出来了:齐尔克泽可以回撤拿球,为队友创造进攻空间,可是两个边路却没有队友可以跑身后进攻,迪亚洛表现出色,他不是这种球员;B费和加纳乔也不擅长一对一的解决对手。

当曼联选择霍伊伦的时候,问题也同样明显,曼联在边路没有合格的组织人手,卢克肖依然伤缺,B费和加纳乔在左路也很难跟霍伊伦形成联系,霍伊伦陷入了困境,他现在属于习得性无助。上赛季他在禁区还能跑动到位,可是缺乏支援之后,他现在连跑动都不会了,霍伊伦这种退化并不是第一个习得性无助的曼联球员,过去很多曼联球员都这样。

曼联的未来建队:你到底要围绕着谁来踢?

曼联现在的前锋,属于风格完全不兼容的,曼联必须做出取舍。如果你需要霍伊伦,那么你需要让霍伊伦学会跑位,并且增加边路的组织能力。如果你需要齐尔克泽,那么你需要一个擅长跑身后,擅长完成一对一的边锋,曼联需要在夏窗引援中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曼联继续签下中锋,并且如罗马诺所说的一个能进球的中锋,那么意味着曼联现在这些球员都要为了中锋服务,那么你能不能把加纳乔练出来、你的边翼卫或者边前腰是不是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给中锋助攻的能力。

曼联需要明确自己的建队规划,需要明确你到底需要围绕着谁来打?以前曼联围绕拉什福德建队的思路,已经破产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