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 在 | 南 | 安 | 闹 | 元 | 宵

非遗

中国年

南安市元宵“文化一条街”






非 遗 游 园

非遗游园轮番上演

街边人山人海

元宵花灯流光溢彩

舞台上南音袅袅

互动体验欢乐不断

2月11日晚

南安元宵“文化一条街”活动火热启幕

这也是南安市区时隔13年重启元宵游园

首次开展非遗游园等系列活动

欢乐喜庆的非遗盛宴将年味“拉满”

南安市领导曾惠阳、邱雪亮等

与广大群众一道

看表演、逛集市、赏花灯

共同庆祝元宵佳节

Part.01-现场

非遗盛宴纷纷“上桌”

人山人海场面壮观

夜幕降临后,市区新华街两旁,等待的群众已是里三层外三层,没有提前占据前排位置的人们只好退而求其次,站在稍高的路缘石上,或者更高处的商店台阶上。随处可见被父母举在肩头的孩童和手提花灯的人们。


“密密麻麻都是人”“太多人了”“堵得水泄不通”……路人们纷纷感慨当晚爆棚的人气。借助空中无人机的视角俯瞰,“市体育中心→新华街→必利达大厦”路段,除了表演的行进路线,四周但凡有个空地,都被观众站满了。




19时,在万众期待中,非遗游园队伍开始从市体育中心出发。队伍前列,诗山镇旧门大鼓乐震撼开路。


舞龙表演紧随其后,从远处望去,狂舞的巨龙通体发光,在人海中若隐若现。这一刻,“神龙见首不见尾”在南安喧闹的街头具象化。






“嗨!嗨!嗨!”拍胸舞队喊着雄浑的号子,迎面而来。舞者面带笑容,双手依次拍打胸、肋、腿等部位,脚踩欢乐的舞步,时而蹲下,时而跳跃,让“东方迪斯科”的魅力尽显。




不远处,诙谐的火鼎公婆表演同样逗乐了观众;丰山灯排方阵,明亮的灯排整齐排列,有序进发,充满美感;少儿高甲方阵,少年使出翻跟斗的绝活,博得满堂喝彩……此外,游园队伍还带来了英歌舞、彩球舞、驴仔戏、舞狮等节目,精彩绝伦。




















当被人群堵在原地进退两难时,也可欣赏下路旁一盏盏美轮美奂的元宵花灯。抬头仰望,树上挂着的各色灯笼如满天星斗。飘在空中的各色气球,点缀着人间烟火。













非遗游园结束后,不少市民有了经验,赶紧在人民会堂广场占据有利位置,等待非遗展演的开始。

20时许,伴随着音乐,身着五彩斑斓戏服的高甲少年,登上舞台,让优美的唱腔响彻云霄,以传神的表演惊艳观众。随后,一幕幕高甲小戏轮番登场。高甲戏行当中以丑角表演最为搞笑,舞台上扮演丑角的少年稚气未脱,让诙谐幽默的动作又增添了几分可爱,简直是“丑萌界的天花板”。


此时,位于人民会堂广场一隅的舞台几乎成了“四面台”,四周都是黑压压的人群。而在李厝公园进行的木偶戏、南音等非遗展演同样吸引了海量观众。




此外,南安人民会堂广场的非遗市集同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市民们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探寻着心仪的传统文化好物。


糖画摊位前,前来“求画”的游客络绎不绝,糖画师傅以糖为笔,在板子上来回挥洒,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糖画跃然眼前。不远处的南安成功文创摊位同样人气爆棚,绢布折扇、立体摆件等“寻迹南安”系列文创产品备受游客喜爱。高甲戏服摊位上,色彩鲜艳、做工精细的戏服吸引了众多戏迷和游客的目光,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大家介绍起高甲戏服的种类、穿着讲究。








市民王女士带着身穿高甲戏服的孩子,在广场各处兴奋地打卡、拍照。王女士表示,她深知非遗传承的重要性,作为家长,她也希望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现场氛围很好,有很多非遗元素,还有不少南安元素的文创,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市民卓女士也特地带着孩子来“凑热闹”,频频点赞现场浓厚的“文化味道”。




N A N A N


Part.02-花絮

老演员感受第一次

小演员充满好奇心

当天13时许,非遗游园的队伍早已跃跃欲试,在市体育中心开始了彩排,不厌其烦地磨合,只为当晚最佳的呈现。





金淘镇的拍胸舞队伍中,铿锵声不断,舞者动作、阵型变化多端。“我们今天来了18人,平时大伙儿都在农忙闲暇之余组织训练、表演。”负责击镲的杨建国已年近古稀,几轮排练下来,尽管气喘吁吁,却满怀欣喜。他们队伍的演出遍及闽南各地,连续10多年参与英都拔拔灯活动,终于第一次出现在南安市区非遗游园活动中。

来自官桥的彩球舞表演队中,彩球舞(踢球舞)传承人王金沯和南安市南山小学的学生们将彩排当实战,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动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南安市区的非遗游园活动。”在王金沯的记忆中,此前他都是参加官桥镇举办的类似活动,首次是在1976年,当时10岁的他目睹了“人举人”的“肩头舞”,至今印象深刻。

如今,“非遗进校园”让彩球舞这一古老艺术光彩依旧。带队的南山小学校长沈金太介绍,当天参加表演的都是二三年级的孩子。如今,他们学校每个年段都会培养出10名传承彩球舞的学生。





“这次是丰山灯排首次以非遗身份参与南安非遗游园活动。”东田镇丰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林昆源介绍,本次活动中,东田镇带来了丰山灯排和舞龙两项表演,共50多人,年龄跨度从10多岁到70多岁,与传统花灯、拔拔灯有所不同,丰山灯排是专门为适应在狭窄的山间、田间游灯而创造的民间艺术,体现了南安文化的多样性。

记者在现场看到,丰山灯排上大多写有姓氏堂号,有些灯排粘贴于长木条之上,也有悬挂在不锈钢条上,像扁担一样被表演者用肩挑着,这些都是表演者自制的。




“这是南安首次开展元宵非遗游园,创造了新的历史。”南安市文体旅局艺术非遗科负责人陈文旭激动地说,上次南安市区元宵类似活动要追溯到2012年,此次重启得益于近几年南安非遗工作的沉淀,令广大文旅工作者欣喜万分。





N A N A N


Part.03-观众

很久没这么热闹了

又找回了当年的感觉

“太热闹了”“节目很精彩,很有意义”“元宵节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非遗游园现场,人如潮水,摩肩接踵,市民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记录这热闹喜庆的一幕。


非遗中国年

南安元宵文化一条街



“真的太精彩了,张灯结彩、人来人往,处处都透着浓浓的节日气息,还有非遗表演,记忆里热热闹闹的元宵节又回来了。”市民黄文珠用手机记录各种精彩瞬间。她说,这些年,大家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节日氛围也淡了不少,没想到今年元宵节还有非遗游园,又找回了当年那种感觉,真是太让人惊喜了。

LANTERN FESTIVAL




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其中有不少家庭全员出动,来自东田镇的陈生一家便是如此。“我们全家老小都来了,总共来了12个人。”陈生兴致勃勃地跟记者分享,他们是专程从东田镇驱车过来的。“现场氛围特别好,孩子高兴得不得了,老人也笑得合不拢嘴。”

LANTERN FESTIVAL




这场活动不仅让本地市民热情高涨,还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来自厦门的彭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他和太太站在热闹的人群中,脸上满是笑意。“我们在网上看到这次活动的介绍,感觉特别有意思。我和太太一商量,就决定过来凑热闹。”彭先生环顾四周,眼中满是兴奋,“一到现场就被这热闹氛围感染了,到处张灯结彩,人来人往,节目也很精彩!”





不远处,猜灯谜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市民朋友参与,他们或驻足沉思,或低声讨论,竞相猜谜。“这是一次非常不错的参与体验,不仅可以看非遗表演,还可以赏花灯、猜灯谜。”来自洪濑镇的戴先生告诉记者,除了猜灯谜,他还带着女儿参与了套圈、做花灯等活动。“这些活动真的特别好玩,亲手把一张张彩纸变成漂亮的花灯,特别有成就感。”戴先生的女儿告诉记者。




元宵佳节





N A N A N


Part.04-幕后

默默坚守 呵护平安

热闹非凡的背后,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守护者,他们用坚守和付出,为这场盛大活动保驾护航。当天17时许,在长安街路口,南安市公安局民辅警迅速行动,拉起铁马和三角锥,对过往车辆进行有序劝退,并不断提醒车主请绕道。随着交通管制措施的实施,原本车水马龙的新华街,车辆渐渐减少。



为了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南安市公安局提前派出警力开展实地勘察,精心制订详细计划。在当天的活动中,该局部署投入300多名民警、辅警,出动特警巡逻车4部、应急车辆2部、铁骑10部、无人机3架,同时还投入了大量维持秩序的设施。

“虽然活动路线整体不算复杂,但考虑到预计的较大人流量,保障人员安全成为首要任务。”南安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活动现场秩序井然,他们从各派出所和大队抽调警力,在活动区域每隔20米就安排一名警力值守。





活动期间,尽管交通管制给部分市民带来了一定不便,但大多数市民表示理解和支持。市民黄先生说:“虽然停车和出行要多费些心思,但这样的管制能保障大家的安全,让我们更安心地赏灯,挺好的。”

记者在人民会堂一中路口看到,现场除了南安市公安局投入的警力外,还有佩戴工作证以及身穿红马甲的工作人员在维护秩序。“这是我们街道、社区干部和志愿者。”溪美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群众安全地在新华街上游玩、拍照,他们在沿途的14个交叉路口都安排了人员,为市民提供引导、解答问题等服务,并维护活动现场秩序,引导市民文明、有序观看表演或参与巡游。

当天,卫健、城管、消防等多部门也在职能范围内,对活动予以全力支持。


N A N A N


记者:陈亮亮朱晓西 傅雅兰 王丽清 李想 黄奕群 | 编辑:尤逸群

通讯员:蒋凯玲

一审:尤逸群 | 二审:唐莉洪 | 三审:林培元


点亮

转发分享给更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