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公主在守寡七年后,康熙终于平定三藩,于是下旨处死吴三桂所有的孙子,其中包括了建宁公主的两儿子。建宁公主跪着哭求康熙:“姑姑求您,放过我的两个儿子吧!”

在金庸创作的小说《鹿鼎记》中,建宁公主是康熙的妹妹,是个喜怒无常,刁蛮任性的公主。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建宁公主,结局却非常凄惨。

历史上的建宁公主并非康熙的妹妹,而是她的姑姑,是和硕恪纯长公主,她在皇帝的安排下,下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过着安分守己的生活。

但是她最重要的作用,是用来牵制吴三桂,当时吴三桂拥兵自重,又有军功在身,皇帝担心他生出不臣之心,所以将公主嫁给了他的儿子。

然而,长公主的下嫁并没有让吴三桂清醒,趁着康熙刚刚登基,地位不稳之际,他竟然直接叛变了,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拉拢了一大帮人,和朝廷作对。

这样一来,公主夹在中间就非常为难了。

一边是孩子的爷爷、父亲,一边是自己的侄子,是高高在上的皇权,无论哪边都是自己的亲人。

而她一个弱女子,无力阻止,也没办法帮助任何一方,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互相厮杀。

吴三桂那边一反,吴应熊就遭殃了,因为和长公主重庆后,他被以驸马的名义留在宫中,成了名副其实的人质。

吴三桂那边一反,康熙当即下令将吴应熊及其子吴世霖收押入狱,长公主和幼子则是被接入宫中,虽然免于一死,却难逃被软禁的命运。



从康熙的态度上,足见他对自己的姑姑还是留有亲情的,也不愿意祸及姑姑。

没多久,吴应熊和吴世霖就被处死了,长公主十分悲痛,可是连她自己能否活下来都还是个未知数,要知道谋反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所以她也不敢说什么,只能一个人默默垂泪。

建宁公主只希望,在平定叛乱之后,康熙能够放过自己和两个无辜稚儿,避免被吴家的事情所连累。

可她最后这点念想,最终也成了奢望。

平定云南之后,吴家败局已定,康熙当即下令,要处死吴三桂的孙子,以免留下祸患。

建宁公主紧紧抱着两个孩子,苦苦哀求康熙,希望他能够网开一面,自己一定会好好教导两个孩子。

康熙虽然可怜姑姑,可在皇权霸业面前,这点可怜的亲情根本不值一提。

两个孩子还是被拉走处决了,而公主则是因为和康熙的关系,免于一死。

为了抚恤公主,堵住朝臣们的嘴,康熙还经常送些赏赐给她,并且对外宣称,公主无罪,这一切都是因为吴家的拖累。

在康熙的旨意下,没有人敢为难建宁公主,她在宫中的生活除了比较孤独之外,也基本上都是无忧无虑的。

可名义上虽然是照顾,实际上却是软禁,建宁公主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时刻跟随在侧,甚至连宫门都无法出,只能每天守在深宫之中。

这样痛苦的日子她足足过了三十多年,一直到六十三岁病逝,才结束了这痛苦的一生。

对于公主的身后之事,康熙表现得也有些潦草,不仅直接活化了她的遗体,还安葬在了京郊。

这样的结果让和硕恪纯长公主的一生,再次蒙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

近些年来,随着《鹿鼎记》的大火,不少人都对这位公主产生了误解,实际上她并不是一位刁蛮任性、喜欢无理取闹的公主,而是皇权之下的牺牲品。

如果没有嫁给吴应熊,而是嫁给一位普普通通的官员,或许她的一生,也会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光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