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

“不出十五都是年”

不到元宵节,春节就还没过完。

虽然北京今年这个元宵节,想实现“雪打灯”是不太现实了啊‍‍‍‍‍‍‍‍

但在这一天,简单的周三,也当算是个小周末!‍‍‍‍‍‍‍‍‍‍‍‍‍

吃元宵,逛花灯,打灯谜。

顺便问一句。您排队买元宵了吗?‍‍‍


(图片来自大众点评:Angelita92,感谢,侵删!)

有人说‍‍‍‍‍‍‍

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

“闹元宵”“闹元宵”,不闹就不能称其为元宵节。

那可不热闹吗


咱再聊聊这元宵,

它是元宵节里献给赐福天官、宗亲五代的供品,

也是亲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

更是应节食品。


(图片来自大众点评:北京妞儿菲宝,感谢,侵删!)

以前京城各大糕点店,

从正月初六便开始摇元宵、卖元宵。


完整意义的年是从农历腊八一直过到二月二。

后来随着生活的变化,

年的时间范围渐渐变为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

于是,正月十五既是过年期间最后一个家庭团圆日,

也成为孩子们要离家各奔东西出去谋生的告别日。


(图片来自大众点评:kiwi,感谢,侵删!)

从清代开始,

河北、北京等地民间,

正月十五吃的元宵中多了一种山楂馅儿的元宵。

因其滋味甜中带酸,

寓意这一天既有团圆的欣喜,

也有骨肉分离的酸楚。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侵删!)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

还有两个有趣的传说:

传说一

神鸟被猎人射死,天帝知晓后很愤怒,天帝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他的女儿通知人间,有个老人家出法子: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挂红。

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天兵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传说二

相传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薨后,吕后专权。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巡,与民同乐。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民间节日——“闹元宵”。


(图片来自:稻香村官网,侵删!)

瓷,您知道吗?

元宵还有个曾用名嘛~

北京的元宵从清朝至今变化不大,那时的元宵主要有山楂白糖、白糖桂花、枣泥松仁、豆沙四种馅儿。

民国初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当上大总统,有一年元宵节,他觉得“元宵”两个字不对劲儿,元宵不就是“袁消”吗,于是他勒令北京城的老百姓不准再称“元宵”,并把元宵的名字改成江南地区流行的汤圆,后来他觉得也不好,汤圆的“园”,还是和的“袁”谐音,煮汤圆不就是要开水煮吗?就又下令改称“汤团”,所有出售元宵的店铺不能在门前广告写“元宵”二字,都要改写成“汤团”。

前门大街正明斋的少掌柜有一天在叫卖时说漏了嘴,喊了句“元宵……”忽然间就被手下的一个官员掌掴了两个大嘴巴子,还被罚了两百银元。据传,正月十五那天,回家后,一个最受他宠爱的姨太太端来碗元宵,说:您吃碗元宵吧。一听,气得当时就给了那姨太太两个大嘴巴子。

当年改元宵名之事,有人还曾就作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使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图片来自:稻香村官网,侵删!)

什么?!

还有人分不清元宵和汤圆?


按照民间的传统,

北方人在这天讲究吃元宵,南方则吃汤圆。

两者最大区别在于制作方法:

汤圆用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再加馅包制而成,

元宵是直接用糯米粉一层层摇出来。



‍‍‍

闹花灯、赏灯

北京地区的元宵赏灯,是从元大都时期开始的。明代的元夕赏灯,从正月初八一直到正月十八,主要集中在东华门外。明朝的张居正有诗记其盛:“今夕何夕春灯明?燕京女儿踏月行。灯摇珠彩张华屋,月散瑶光满禁城。”

说到北京的花灯,主要集中在灯市口一带(灯市口地名由此而来),灯市口的灯在明代是鼎盛时期,但到了崇祯以后,灯市口就只剩地名,没灯点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悬花灯、猜灯谜的活动,多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及中山公园等举办,游人众多,热闹非凡。等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每逢元宵佳节,在一些公园内和大商场前都曾举办过悬花灯猜灯谜活动。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侵删!)

猜灯谜

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猜灯谜。灯谜就是把谜语和灯结合而来的,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猜对有奖,流传至今。灯谜,虽属小道,然内涵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万象,非有文化素养,不易猜出;是锻炼思维,启发性灵的益智活动。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侵删!)

跑旱船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侵删!)

踩高跷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侵删!)

在过去,北京一些乡镇还有自发组建的花会,元宵节时,他们常奔赴城内或邻村“走会”表演,比如通州的龙灯会,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就已有“走会”表演的记载。


(图片来自:大运通州网,感谢,侵删!)

怎么样,还不错吧?

不知道您家的元宵准备好了没?

是稻香村还是锦芳~

排大队吧‍‍‍


(图片来自大众点评:咆哮精神,感谢,侵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

老北京城整理

★ 合作联系微信号 ★

✉ lsy4833406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