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有 A、B、C 这三个版本,主要是按照硬件配置、功能定位、适用的车型以及品牌来区分的,接下来来具体聊聊!



首先我们来看看配置和感知方案有区别

天神之眼A(DiPilot 600):采用三激光雷达+5毫米波雷达+11摄像头的融合方案,包括双目前视摄像头、4环视摄像头、4侧视摄像头和1后视摄像头,计算平台为英伟达双Orin芯片,算力更高。

天神之眼B(DiPilot 300):配备单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组合,支持无图城市领航,但硬件规格略低于A版,适用于中高端车型。

天神之眼C(DiPilot 100):采用纯视觉方案(5R12V12U),即5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包括前视三目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无需激光雷达。芯片为地平线J6M或英伟达Orin N,算力84-128TOPS,主打低成本普及。



在功能和性能方面有区别

A版:支持无图城市领航(全国覆盖)、高速NOA、易四方泊车等旗舰功能,适用于复杂城市道路和极端场景,安全性更高610。

B版:功能与A版类似,但受限于单激光雷达,部分场景(如无图城市领航)的性能上限略低于A版69。

C版:聚焦高速NOA(HNOA)、代客泊车(AVP)和城市记忆领航(MNOA,需OTA升级),支持高速场景1000公里0接管、100km/h AEB刹停,但城市功能依赖用户高频路线记忆,通用性受限。



在适用品牌与车型方面有区别

A版:专用于仰望品牌(如仰望U8),定位豪华旗舰车型。

B版:应用于腾势品牌及比亚迪品牌的高端车型(如汉、唐等20万以上车型)。

C版:覆盖比亚迪品牌全系,包括7万级的海鸥、10万级的秦PLUS DM-i等经济车型,实现“智驾平权”。



.在技术路线与成本策略上有区别

A版:通过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实现顶级性能,但成本较高,适合高端市场。

C版:依托纯视觉方案和自研算法降低成本,通过规模效应将高阶智驾下探至10万以下市场,推动行业普及。



在数据与迭代能力有区别

A/B版:依赖激光雷达的高精度数据,适合复杂场景的快速迭代。

C版:基于比亚迪440万辆L2级车辆的真实道路数据,通过影子模式持续优化算法,提升纯视觉方案的可靠性和拟人化体验。



总结:天神之眼A是技术标杆,主打极致性能;B版平衡成本与功能,覆盖中高端市场;C版通过纯视觉方案实现普惠,推动智驾成为“安全标配”。比亚迪通过分层策略,既巩固高端市场,又颠覆了智驾技术的高溢价模式,引发行业竞争格局重塑。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