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凌姝见面前,她才刚刚结束亚冬会冰壶上午比赛的执裁工作:“我只有一小会儿时间,这几天实在太忙了,聊一会儿就得去休息。”本届亚冬会是李凌姝继北京冬奥会后第二次执裁国际综合性赛事,担任国际技术官员、副计时长的她工作连轴转,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育教师的身份与冰壶结缘,到成为冬奥会史上首位来自中国的冰壶副计时长,再到如今能在国际赛事中独当一面……李凌姝直言,冰壶为她铺就了通往世界的道路,她希望能以自己的力量在大学校园内推广冰壶运动,并通过国际执裁经验为中国冰壶发展提供助力。
饮水思源,在校园大力推广冰壶
李凌姝在执裁中(左二)
作为本届亚冬会国际技术官员和副计时长,李凌姝自2月1日抵达哈尔滨起,便开启了连轴转的工作模式:参加技术官员赛前动员会、赛前技术领队会议、学习各类指导文件、对25位计时员进行培训……
李凌姝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回首过去数年的冰壶工作者生涯,从一开始的冰壶小白到现在作为中国裁判纵身在国际冰壶裁判圈……没有当年的伯乐也没有现在站在冰场上的自己。”她能有如今的成就正是得益于“北冰南展”计划。
2011年前,冰壶于李凌姝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存在。那时的她还是华东师范大学一名学生,专项是健美操。2011年,李凌姝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体育教师被推荐进入上海冰壶人才培养计划。谈及这段经历,她半开玩笑地说道:“可能领导觉得投壶需要韧带好,更利于稳定性。”看似偶然的契机,令冰壶这项运动滑入她的人生赛道,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从此,李凌姝积极投身校园冰雪运动建设,组建了校冰壶队,又首次在学校体育专项课上开设了冰壶课。令她倍感惊喜的是,这门课程一经推出,便迅速在学生群体中引起热烈反响。课堂上,学生们对冰壶展现出的热情和兴趣令她决心进一步拓展冰雪运动的推广范围。
此后,她开设了全校范围内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冰雪运动(双语)》,这门课程不仅涵盖了冰壶运动的专业知识,还涉及各类冰雪运动项目;2022年2月,她又将《冰雪运动(双语)》课程推广至中国慕课平台。
“我特别希望通过自己的课程,让更多学生认识冰雪运动。既然自己热爱这个项目,又有这么多人感兴趣,何乐而不为呢?”李凌姝认为,身为教师,本身肩负着授业解惑的使命,如今看到校园里喜爱冰雪运动的学生越来越多,她的内心满是欣慰。
希望为中国冰壶发展提供助力
李凌姝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测试赛(后排右一)
最初,李凌姝的身份是校队教练,同时兼任学校冰壶课老师。在执教与教学的日常里,她逐渐察觉到,无论是教练工作还是冰壶课程教学,对于冰壶规则的掌握,并不要求全面。而李凌姝一心想在专业领域精益求精,于是2014年她考取了国家一级冰壶裁判员,翌年作为上海唯一的裁判员担任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测试赛裁判,从此开启裁判生涯。
从学习冰壶,到成为教练,再到裁判……李凌姝一路逐梦前行,直至站上冬奥会舞台。2022年北京冬奥会,李凌姝成为冬奥历史上首批中国冰壶裁判,也是首位冰壶副计时长。直至今日回忆起北京冬奥会时,李凌姝的眼中闪烁着光芒:“能代表中国执裁冬奥会,那是我一生的荣耀。当时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毫无保留地全身心投入,做到极致。”
北京冬奥会的经历,为李凌姝的冰壶裁判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信心与力量。“其实通过北京冬奥会,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中国冰壶裁判已经跻身世界顶尖行列。”
李凌姝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测试赛(前排右一)
李凌姝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世界冰壶联合会每年发布新规则,她总是第一时间下载研读。为了更精准地理解规则,她随时备着一本英文比赛规则和一本中文规则,两相对照,又以英文版为主要钻研对象。
国际赛场执裁经历同样是李凌姝学习的土壤。北京冬奥会德国籍计时长的严谨感染了她,李凌姝感叹道:“他真的严谨到极致,像电脑线路布置这些细节,他要求所有明线都要处理成暗线,全部隐藏起来。整个工作环境看起来更加整洁有序,也能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中国裁判在国际赛事的执裁经历,不仅是中国冰壶运动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也将反哺于中国冰壶的进步。李凌姝希望,通过自己的执裁经验以及与同行的交流收获,为中国的冰壶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如今,每个周末,李凌姝都奔波在执裁与讲课的途中。在她看来,就像运动员通过比赛打磨技巧、提升竞技水平,裁判也应融入以赛代练、以赛促提升的良性循环,在一场场赛事执裁实践中不断成长。
(本报哈尔滨2月1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