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张截图搅动了车圈风云,把向来被调侃“正版老头乐”的微型车抬上了桌。
截图中的汽车国补界面显示,叠加政策优惠后,一汽奔腾旗下的一款微型车奔腾小马的“预估费用”仅为1900
1900的数字直接把网友们炸蒙了,相关讨论的评论区全在感叹比两轮电动车还划算。
不过经过各方一番研究,发现1900买车并不可能,只是补贴界面的出错。
图片中122km续航版的“可爱马”奔腾小马已经停产,并不参与国补。
现在在做活动的是其他车型,比如“闪电马”版本,国补置换优惠后为13900起
很多人最初听说1900时还半信半疑,心想两千块太离谱、买回来的怕不是破铜烂铁。
现在对着一万四的真正价格反而心动,“没一部三折叠贵”
据博主@魏什么说车的门店探访,这车甚至还接受分期,最低首付88元,比春节档电影票便宜。
从前看微型车觉得哪哪都上不了台面。
车小、开不远,长得像剁椒鱼头、停在大车后边时像刚被生出来的。
现在对着价格再看,浑身上下全是优点:
“落地价一万多还有冷热空调、坡起辅助、倒车影像,还要什么自行车。”
01
落地价一两万
“剁椒鱼头车”秒变人人爱
汽车之家APP的国补优惠界面里,奔腾小马已成为热门搜索词,显示“热度飙升”。
网上不乏经销商发帖称最近咨询电话被打爆,全是问几千块就能买辆四轮车是不是真的,商家们只好一个个解释不是、补贴也不是谁都有。
本次引发热议的购车国补其实有使用门槛,是针对报废车的置换补贴。
假如你家里有辆打算报废的、2012年6月之前的旧车,可以用它置换2万元的补贴用于购买新车,车子折旧也能抵一些钱。
很多车型都适用这一政策,只是没有微型车引发的讨论大。
因为2万块的降幅放在20万的车上不显眼,但放在原售价本就在3万到5万不等的“剁椒鱼头”们身上,那可是对半腰斩级大折扣。
不止奔腾小马,国补界面内,五菱mini、吉利熊猫等一批微型纯电车的标价都看起来格外诱人,通通万元起步。
考虑到还有保费、部分低续航车型需要缴纳购置税等,它们的实际落地价格更大概率在两万左右的区间。
一两万的价格摆在那,什么都好说。
这几天的互联网上微型车们摇身一变,从总被调笑的高配“老头乐”,变成了令人尊敬的贴心“穷人乐”。
短视频平台上,有相关车辆测评视频点赞量百万,更扎眼的数据是转发量200多万。
评论区全在呼朋唤友,认真讨论起“你上班买一辆挺好”“用来接孩子不错”。
部分车主日常拍摄的体验分享视频内,也开始涌进新晋“鱼头教”教徒们的评论,对“剁椒鱼头车”展开溺爱。
“空调开关是老式旋钮的,那是它复古;
仪表盘质感像塑料玩具,那是它有童心。”
“哪怕开没电了得推着走,我都夸这车子轻、真好推。”
以本次引发热议的奔腾小马为例,它的“闪电马”车型官方续航222公里,用上国补+厂补后价格13900起步。
这个续航在奔腾小马的各系列里还算是高的,前文提及“可爱马”续航只有122。
用审视的标准来看,222公里的续航只是常规小轿车的一半,相当于三辆雅迪凑一块开接力赛。
但用价格的标准来看,二百公里可太够了,足够在公司和家之间进行八次折返跑。
剁椒鱼头也是头,微型车小是小了点,但别忘了它也是能上高架、能走高速的正规军,车评博主实测高速上速度能踩到103码。
像郑州、开封这种相距不远的城市,鱼头车的续航甚至足够跨城通勤。
via@韩瑞Turbo
大部分人此前对微型车了解很少,觉得这价格只要四个轮子能动、能跑就行,预期极低。
导致许多网友现在看鱼头车时宛如看甄嬛跳舞的皇上,只觉得处处是惊喜。
市面上不少鱼头车已经标配冷热空调、坡起辅助、倒车影像、安全气囊、胎压监测等基础功能。
这两年车企们普遍在卷的车内智能设备、智能体验,鱼头车也没落下,只不过是超低配版。
像吉利的熊猫mini支持手机蓝牙钥匙,没带车钥匙时能用手机开门启动,也能通过手机控制夏天、冬天时提前打开空调。
奔腾小马前段时间宣布将上新车内AI智慧屏,可接入DeepSeek。
账号宣传对自身的优势在什么领域非常清楚,格外强调性价比——“同级别内唯一”。
在“它不嫌我穷、我不嫌它破”的心态下,微型车的一些缺点也能变成优点。
譬如因为体型小、车内空间狭窄,不少鱼头车的前排座椅是左右打通的设计,两个座位间没有横贯分隔的中央扶手盒。
主副驾之间距离非常近,毫无阻碍。
被博主开玩笑说坐在副驾的时候甚至伸脚可以够到刹车、帮忙踩一脚,重拾驾照车体验。
via @大姚和他的朋友们
还是那句话,放其他车上这是局限,但放在两万的车上这是独家特色:
“主副驾距离近没关系,我正好想要和家人朋友对象拉近感情,肩并肩排排坐多么温馨。
前排座椅打通岂不是意味着两侧都可以上下车,再也不用担心停车的地方太狭窄、驾驶侧门打不开了。”
via @美少女车管所
同样的,车身小意味着转弯半径小。
在城区窄路上,普通轿车掉头还需要在转弯后倒车、再次调整距离角度,鱼头车则可以一把成功。
via@韩瑞Turbo
对普通车来说,找地方停车是一场考验新手技术、考验老手速度、追求严丝合缝的测试。
但对鱼头车来说,停车也犹如三折叠,怎么停都方便,横竖都能停进去。
via @菜菜卷老司
不过这也导致鱼头车成了远近闻名的“停车刺客”,车子太小,停在车位深处时远看完全瞧不见。
停车场车位短缺时,许多车还以为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了车位,开始倒车才发现里头还“蜷缩”着一辆剁椒鱼头。
“那一刻的心情,就像是拉肚子时已经准备蹲下了,身后却有只手扶住我说有人了。”
02
销量冠军
又杀回来了
微型车上一次引发大规模讨论关注,还是2022年五菱宏光推出MINIEV,用低价震撼了整个市场。
累计销售55.4万辆,摘下全球小型纯电汽车销量冠军,为五菱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销量。
不过进入23年后,五菱mini销量下跌,3月同比减少44.8%,整个微型纯电动车市场的销量也几近腰斩。
当时引发了不少讨论,许多人猜测“剁椒鱼头”们的市场莫非已经见底?小县城还是电驴的天下?
事实证明没有,销冠再度杀了回来,用的还是三年前的同一招——低价。
相较于其他价格段的车企混战,拉表比拼技术、配置,微型电车市场甚至称得上风平浪静。
虽然存在五菱、长安、吉利、比亚迪等品牌在市场占有率上的竞争,但没有太多功能上的互相攀比。
整体成本太透明,车型的优点、缺点都已一目了然。
优点集中在价格、灵活,县城等小城市街头的“剁椒鱼头”数量显著增多。
走在路上随手一拍,能拍到四五辆同型号的车。
via @阿金的糯玉米
在五菱的老家柳州,“剁椒鱼头”甚至快成为城市特产之一,取代原有的电驴占据街面。
警车也用上了微型车,很适合用于车队与小巷中穿梭、处理紧急情况。
微型车缺点也是老生常谈的那些:
车子整体质量太轻,车速相较于轿车不能太快,不然体感上“飘”;
动力弱,搭载的配件等级也肯定整体不如轿车,比如空调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表现一般。
有长春车主在零下26度的天气开“鱼头”出街,哪怕已经调了最高档的4档暖风,车内还是热不起来。
空调口吹出的风低于体温,摸上去是冷风。
via @策马奔腾小绿马
相比于驾驶、出行体验,社交平台上鱼头车车主们对保险价格、维修价格的吐槽更为热烈。
电车保险费高近年来不是新鲜事,同为电车一员,“剁椒鱼头”们也无法脱逃。许多人吐槽车不贵保险贵,两三万的车被要求买四五千元的保险。
一些放在普通车辆上看似寻常的维修费用,也在鱼头车本身的低价对比下显得像“刺客”。
部分“剁椒鱼头”由于是新车型,很多配件没有副厂件,维修价格也相对较高。
据乘联会去年第四季度公布的数据,24年前9个月微型纯电动车市场销量回升至75.68万,同比增长48%。
当月的销量就高达13.47万辆,是国内乘用车市场增速最高的细分市场。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每日经济新闻》时表示,助推24年微型电动车市场销量复苏的因素之一,是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的下跌。
在各个价格段的新能源中,微型电车对成本的敏感性颇高。
去年10月30日,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当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上日下跌500元,均价报7.30万元/吨,较高点跌幅超过37%。
成本压缩意味着车企价格战的空间增大。
像原价36900的奔腾小马“闪电马”能压缩到一万四起步,不仅得益于国补的2万元,还有5000元的厂家补贴。
国内的微型纯电车,一直都是一个“族谱单列”的市场,独立于传统汽车的价值体系之外,许多经典要素在这个市场毫不起效。
没有品牌鄙视链,大家都做的是两三万的便宜车型,分不出什么高低贵贱。
也缺少优越感讨论,没有人会对着一辆“剁椒鱼头”议论它够不够排面、开出门有没有面子。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它们身上最大的唯一标签就是便宜实用。
是牛马们的打工运输车,是家长用来接孩子的宝宝巴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对老百姓来说,便宜仍旧是无可撼动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