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新年已经接近尾声,家家户户还沉浸在过年的喜悦打不过当中,但是这中间却有这么一个人,悄无声息的将离开了我们,他就是中国核潜艇的奠基人黄旭华。
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黄旭华,但是他为我国的国防实力增强带来的巨大的成就,就是在他的带领之下,我国研发出了第一代核潜艇。
而当得知黄旭华院士离别的情况下,无数人都感到非常的悲伤,尤其是台湾的一些民众们,他们迎着凛冽的寒风,手中举着不同的标语,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向逝去的黄老进行祭拜。
两岸一心
黄老的逝去,意味着我们又少了一位“国之基石”,不管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全国人民,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不过,让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许多台湾的民众对于黄老的离开也是感到非常的悲痛。
相信这两天许多人可能刷到过一个视频,在视频当中,许多人手中拿着大大的海报,上边写着许多的繁体字。从这个细节当中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段视频是拍摄于台湾的一个街头,这群人都是我们的台湾同胞。
细看这些海报标语上边的字,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向黄旭华院士和所有科学家致敬”,“致敬伟大的祖国”。看到这些,我们才更加能够意识到,海峡那边的人们,和我们拥有着相同的血脉。
值得一提的是,拍摄视频的这天,台湾街头的温度应该很低,所以他们都戴着厚厚的围巾以及帽子,迎着寒风在街头致敬逝去的黄老。并且在这群人当中,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可能曾经在大陆生活过,所以有着更加强烈的归属感。
虽然最近台湾方面因为部分台独分子的影响,和大陆闹的有些僵,但是他们无法代表广大台湾民众的意见,这些走上街头,用海报和标语致敬黄老的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相信要不了多久,台湾一定能够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当中。届时,想必在天上看着我们的黄老也会非常欣慰吧。
逝者已矣,遗泽后人
2025年2月6日,正月初九。在这个许多人都过完新年,忙着返程复工的日子里,突然传来了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我国著名的潜艇专家、“核潜艇之父”、共和国徽章的获得者黄旭华院士在湖北武汉因为医治无效而去世,享年99岁。
虽然我们都明白,黄院士的离去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甚至可以算得上是高寿了,但是这仍然无法减少我们的悲伤。因为黄院士将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自己最爱的祖国和人民。他为了我们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太多太多,自己却没有享受到哪怕一丝一毫。
1924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省的海丰县。因为他的父母都是医生,所以非常地开明,一直都支持他去求学。
不过,因为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的原因,黄旭华的求学之旅可谓是非常的艰辛。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他都是分着在好几个地方读完的。
初中毕业之后,黄旭华前往广西桂林去寻找自己的大哥。之后在大哥的带领之下,在桂林开始了高中的学业。相较于之前的情况,黄旭华的高中还是比较的顺利,他安心的在这里读到了高三。
由于自己的父母都是学医的,所以从小黄旭华也是有着学医的念头。然而当他看到残忍的日本侵略者在不断的残害我们的同胞时,黄旭华改变了自己的理想,打算主攻航天以及船舶等专业。
1945年,黄旭华因为成绩优秀,同时接到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以及交大造船工程系的录取通知书。经过考虑之后,黄旭华认为自己更适合学习船舶专业,因此就前往了交大学习。
建国之后,黄旭华也是顺利的进入船舶管理局工作。1954年,他还和其他同事一起,前往东德学习关于造船的知识以及和他们洽谈合作。
1958年7月,黄旭华因为在船舶方面的造诣很高,所以被调到了北京。他和许多科学及一起加入了“核潜艇总体设计组船体组”,开始秘密的为我国研制核潜艇。
当时的中国面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严密封锁,所以许多技术只能靠我们自己去研究。黄旭华和其他人一起,不断突破技术封锁,一步一步的向前推进。
1970年,我国的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成功下水,这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长征一号”,这艘潜艇作为我国海军的重要力量,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1988年,我国的核潜艇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在以黄旭华为首的一众科学家的努力之下,我国自主研发的导弹核潜艇成功在水下发射了导弹。可别小看了这次发射,它意味着我国拥有了海基核打击的能力,让我们的核威慑能力更上一层楼。
身已许国,再难许家
完成战略核潜艇发射任务的黄旭华,此时已经66岁了。他将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代的潜艇研究人员,退到了二线开始进行教育培训工作。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绝密身身份才得到了解密。
1987年的某一天,黄旭华的老母亲突然收到了一封信件,这封信件非常奇怪,竟然没有寄信人的名字。打开信件之后,里边竟然是一本杂志。
奇怪的黄母连忙叫上了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的陪同下翻看起了这本陌生的期刊。翻着翻着,他们发现在其中的一页折了一个角,而这一页当中刊登了一篇文章——《赫赫无名的人生》。
在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老人家以及子女们心中都有了一些猜测。而当他们看到文中写的“黄总设计师”的时候,心中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不过直到他们看到黄旭华妻子的名字,才彻底地确认前边写的“黄总设计师”就是自己的家人黄旭华。
要知道,从1958年到1988年这三十年间,因为保密的要求,黄旭华基本上没有和家里进行过任何的联系。就连黄母也早就对这个儿子完全失望了。
然而这篇文章的出现让她明白,自己的孩子并不是“不孝子”,而是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大英雄”。
都说自古忠孝难两全,黄旭华院士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全部献给了国家。他自己曾经说过,他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母亲、妻子以及孩子,不过他对自己的选择并不后悔。
结语
黄老的这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在研究出核潜艇之后深耕教育行业,为我国培养出了无数的人才,其中不乏院士级别的科学家以及船舶设计大师。
除此之外,黄老还足足捐出了2000多万的善款,但他自己甚至没有一件好一些的衣服穿。正是因为这样,黄老的精神才打动了我们无数人。当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汉举行的时候,前往调唁的人挤满了整个街道。
“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黄老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
信息来源:台海网 2025年2月11日——送别黄旭华
信息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5年2月11日——新华全媒+|送别黄旭华:深海无言赤子心
信息来源:上观 2025年2月10日——送别黄旭华:深海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