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凯 深圳报道
DeepSeek加速“上车”的同时,智驾领域的另一大趋势已悄然而至。
2月10日,比亚迪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比亚迪以“天神之眼”技术为核心,正式对外宣布其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技术,让全民智驾成为可能。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不仅在汽车行业内部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驾元年。未来2到3年,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成为中国汽车的新名片”。在业内看来,这是比亚迪在2023年实现“油电同价”、2024年进一步推动“电比油低”之后,对汽车市场发起的又一轮冲击。随着比亚迪全面打响高阶智驾普及战,不仅将为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情况带来诸多变量,也将对中国汽车行业现有的智驾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智能化内卷汽车市场
王传福在发布会中提到,2024年中国售出的车辆中只有不到10%配备了高阶智驾功能,而70%的消费者购买的是20万元以下的车型,这使得智能驾驶功能主要集中在价格较高的中高端车型上,普通消费者难以触及。这一现状揭示了智能驾驶技术在普及过程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价格门槛过高。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车企将智能驾驶功能作为中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进一步加剧了普及难度。例如,特斯拉的Autopilot和FSD系统主要搭载于Model 3、Model Y等车型,价格区间在30万至50万元之间;蔚来的NOP系统则主要应用于ES6、ET7等车型,价格区间在35万至60万元;小鹏汽车的NGP系统搭载于P7、G9等车型,价格区间在25万至40万元。
此外,传统车企如宝马、奔驰、奥迪等也在其高端车型中配备了智能驾驶功能,价格普遍在40万元以上。例如,宝马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主要搭载于5系、7系等车型,价格区间在50万至100万元;奔驰的Drive Pilot系统则应用于S级、EQS等车型,价格区间在60万至150万元。
相比之下,比亚迪通过“天神之眼”系统的多版本适配和成本优化,正在努力打破这一局面。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天神之眼”系统正是比亚迪智能化战略的核心。该系统致力于实现三大突破:全场景覆盖、全民普惠和数据驱动。比亚迪方面对记者介绍,该系统通过全球独创的“前视三目+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方案,分为A/B/C三套方案,适配从7万级到百万级的全系车型,覆盖高速、城区、泊车等全场景智能驾驶需求。其中,天神之眼A(DiPilot 600)为仰望专属,支持城区无图NOA;天神之眼B(DiPilot 300)搭载于腾势及中高端车型,覆盖全场景NOA;天神之眼C(DiPilot 100)则标配于10万级以下车型,支持高速NOA与代客泊车,真正实现了“智驾平权”。
“以前我们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来衡量行业发展的速度,从今年起我们应该用高阶智驾渗透率来衡量。”王传福表示。可以预见,智驾平权将成为比亚迪2025年的发展重点。受比亚迪发力智驾消息影响,上周比亚迪股价大涨20%,创下52周新高。Wind数据显示,比亚迪A股2月6日涨停,收报311.08元,重新站上300元关口,创3个多月新高;当天市值单日增长822亿元,并带动智能驾驶概念股集体爆发。港股比亚迪股份也大涨超10%。2月7日,比亚迪A股再涨5.09%,收报326.90元。这一系列市场反应,充分体现了投资者对比亚迪智能化战略的认可和期待。
《华夏时报》记者此次在现场体验了搭载“天神之眼C”的海豹05 DM-i,体验内容是比亚迪主推的高速NOA功能。在长达50多公里的体验中,整套“天神之眼C”系统在NOA过程中表现出色,能够很好地结合传感器信息和地图信息实现平稳驾驶。在车速加减、自主变换车道、效率超车、进出匝道、大曲率弯道等复杂路况中,系统均展现了优秀的性能。
在体验完成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其他体验人员,大部分人员表示:“目前比亚迪的智驾技术已经做到了行业第一梯队的同等表现。”这一评价不仅肯定了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也表明其通过“天神之眼”系统实现了从技术到用户体验的全面突破。
以低价硬控销量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全新上市的海鸥智驾版更是将高阶智驾功能带入了7万元级市场,起售价仅为6.98万元,成为行业内首款将智能驾驶技术下探至如此低价位的车型。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智能驾驶技术长期被高端车型垄断的局面,也让更多普通消费者能够以亲民的价格体验到智能驾驶的便利。
比亚迪一直以来坚持的亲民定价策略,不仅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也推动了其整车销量的持续上涨。2月2日,比亚迪发布了1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全集团1月共计销售300538辆,同比增长49.1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约32.79万辆,同比增长59.48%;销量约30.05万辆,同比增长49.16%。乘用车销售约29.64万辆,同比增长47.5%。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充分展现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势头。
此次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技术,也是比亚迪带动其销量的一个重要举措。汽车分析师林述成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比亚迪推出的“智驾平权”战略,不仅是其自身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对整个汽车行业智能化进程的一次重大推动。这一战略通过将高阶智能驾驶技术下放到更低价位的车型,打破了智能驾驶技术长期被高端车型垄断的局面,具有深远的行业意义。
林述成进一步指出,比亚迪全民智驾战略的实施,还将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智能驾驶产品,比亚迪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同时,这也将促进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提升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安全性。
东兴证券研报也指出,电动化为智能化提供了能量基础,随着产业链成熟,电动汽车同质化水平提升,行业竞争加剧,提供智能化功能将成为车企不掉队的必然选择。
自2007年进军汽车行业以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目标就是在2025年超越丰田,成为全球第一车企。这一目标并非空谈,而是基于比亚迪在技术、产品和市场方面的持续积累与突破。2023年,比亚迪成功超越一汽大众,成为中国市场销量冠军;2024年,比亚迪进一步超越大众中国,巩固了其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2025年,比亚迪能否如愿超越丰田,成为全球第一车企,仍需市场的进一步验证。然而,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比亚迪已经具备了冲击全球第一的实力和潜力。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