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武将军文武双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杨成武不仅战功赫赫,而且为人谦逊,淡泊名利,是毛主席十分器重的一位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首次举行大授衔,一些将领因为军衔高低的问题,闹起了情绪,甚至牢骚满腹,议论为什么国民党起义将领都能当上将、中将,自己就不能等等。

殊不知,授衔不仅仅考虑的是军功,背后是深层次的政治考量。毛主席对这些将领们的表现感到失望,但也无可奈何。老人家授衔的时候,当着杨成武的面感慨地说:“杨成武甚至可以不当这个上将。”

杨成武听了不仅不生气,反而感到很高兴。因为毛主席当着他的面说这些话,说明毛主席信任他,了解他。



事实上,杨成武1929年在长汀参加闽西农民暴动时,配合毛主席和朱德率领的红军队伍攻占长汀县城,两人就认识了。

当时只有15岁的杨成武津津有味地向毛主席讲述自己带领赤卫队打败反动民团,甚至缴国民党士兵的械的经历,毛主席不禁夸他胆识过人。

很快,杨成武就成长为红一军团主力团红四团的政委,长征期间一直担任开路先锋的重任,著名的“飞夺泸定桥”就是他的部队。

毛主席曾亲自接见他,当面交代他一个任务:为红一军团探路。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杨成武曾四次被毛主席召见,交代重要且艰巨的任务,杨成武最后都圆满完成。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出访苏联后回国,1950年3月4日,专列途经山海关,按照警卫分工,北京卫戍司令杨成武在山海关迎接专列,并护送毛主席返京,能够负责毛主席的安全,这充分说明了毛主席对杨成武将军非常信任。

杨成武的能力很强,抗战时期担任的是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最出名的就是他还参加了平型关大战,还有百团大战,其中让他最得意的莫过于黄土岭战斗,直接击毙了阿部规秀。

因为文武双全,他有一个绰号“太行上的赵子龙”,抗美援朝期间,他麾下的20兵团战力极强,打了不少胜仗。

新中国成立后,杨成武担任多个军队要职。1958年,金门危机中,他成功组织指挥炮击金门。



1974年,60岁的杨成武担任第一副总参谋长,主持总参谋部日常工作。时间很快到了1977年,那一年,邓公复出参加工作,他将改革提上了重要日程。

然而,改革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外环境。邓公虽然通过一系列措施,国内局势逐渐稳定,国外环境也在逐步改善,但不能大意,尤其是对东南沿海还有威胁的台湾、美国势力不得不防。

而福州军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防御台湾、保卫东南沿海的重要屏障。

邓公害怕在改革的关键时刻,台湾反动势力和美国趁机捣乱,他就想挑选一位既有卓越军事才能,又有战略眼光和丰富实战经验的领导者出任福州军区司令员。



想来想去,邓公选定了杨成武,并找他谈话:

“成武,你还年轻,再干 20年都没问题,我想借用你的威名震慑美方和台湾,暂时让你离开北京去福州军区。”

1977年9月,杨成武任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离开北京前往福建前线主持福州军区军事工作,圆满完成了邓公交代的任务。杨成武始终未变,一直都是将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得失。

2004年,90岁的杨成武病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