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百子湾社区的核心地带,一栋小楼内汇聚了超意兴、南城香、紫光园等知名连锁中式快餐。5公里外的团结湖旁,红功夫开出了自己的第17家门店。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中式快餐,还是从外地“杀”入的“闯入者”,它们正以迅猛的开店速度,悄然挤压着正餐的生存空间。一场激烈的北京快餐行业“大乱斗”,正在无声无息中展开。

文 |宋春光

Yang

运营 |小二郎

扎堆开业的中式快餐

新年的第一个星期五,下午一点,外卖骑手小李停好车,走进一家主打现炒菜与把子肉的中式快餐店。一份招牌把子肉、一碗米饭,再配上免费不限量的小米粥,这顿午饭,小李只花了10元。这家店是位于北京宋家庄地铁站300米处的红功夫。在过去一年间,凭借自选现炒菜的模式,红功夫在北京迅速扩张,点评软件显示,其门店数量已达到24家。

便宜、速度和效率,是外卖骑手们吃午饭的重要标准,也是快餐店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骑手们的流动,也是快餐店兴衰的某种风向标。

在宋家庄这片区域,红功夫开业前,北京快餐界的“老大哥”南城香是骑手们扎堆的地方。尽管南城香的菜品单价稍高,但它会给骑手提供6折折扣。红功夫开业后,骑手们的选择变多了。小李说,红功夫也会发代金券给骑手。而且红功夫紧挨着一家外卖档口,骑手们用等档口出餐的时间,5分钟吃完饭,拎上外卖,无缝衔接下午的送餐。



▲ 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发帖分享红功夫。图 / 网络

餐饮咨询行业从业者李林虎早在2023年就关注到了红功夫。除了经营模式与选品,他还注意到红功夫的开店策略——“贴着”南城香。据窄门餐眼数据,南城香在北京目前有189家在营门店,数量远超红功夫。但在一些大社区集中的地段,比如宋家庄、西罗园、西城广外等居民区聚集、人口密集的地区,几乎每一家南城香门店周围都有红功夫的身影。

“这在中式快餐领域是挺大胆的策略,毕竟南城香在北京发展了20多年,有深厚的品牌积淀。”李林虎说。

2001年,北京第一家南城香在南三环西罗园社区附近开业。西罗园靠近北京南站,是一个拥有超过一万户居民的大社区,这里可以说是南城香的发家之地。如今,位于西罗园的两家南城香店附近,各自挨着开了两家红功夫。



▲ 北京西城区,一家红功夫与南城香临近。图 / 每日人物摄

红功夫“贴着”南城香开店的策略,放在两年前,是很难想象的。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南城香的选址并不好选,很多餐饮店和房东签合同时,会特意标注“不许南城香来开店”,因为南城香生意火爆,其他餐馆担心难以竞争。

除了红功夫,去年飞速开店的还有来自山东、同样以把子肉作为明星产品的超意兴。去年一年的时间,超意兴在北京开出了20多家门店,部分门店的选址也是“贴着”南城香。毕竟,扎堆开店、贴身肉搏,是最快引起消费者注意的方式之一。

贴着成熟品牌开店是一把双刃剑——光环下,有被“灼烧”的风险,更多的是用别人的光照亮自己。在茶饮行业,蜜雪冰城和其咖啡子品牌幸运咖就是这样做的。幸运咖的选址几乎都是紧邻蜜雪冰城,“雪王”所在的地方是已经被验证过的旺铺,幸运咖再开店,相当于在考一张已经知道答案的考卷。

去年10月,超意兴百子湾店开业,隔壁是刚开一个月的紫光园,再隔壁就是被新店“包围”的南城香。这排高3层、长约50米的商业楼栋位于百子湾社区群落的中心,被百子湾家园和沿海赛洛城环绕,距离均匀、交通便利,是社区餐饮选址的黄金位置。



▲ 北京百子湾社区,超意兴、紫光园、南城香“贴身肉搏”。图 / 每日人物摄

工作日午后两点,超意兴和南城香的上座率接近四成,紫光园夹在中间,外卖档口排起了长队。在门口,一位穿着黑色外套的工作人员架着手机支架,手里拿着一盒酸奶,在直播间里大力促销着。

这两年“攻入”北京的连锁中式快餐店,还有来自重庆的现炒菜乡村基。与红功夫和超意兴扎根社区不同,乡村基“进京”选择的是商场店。和乡村基走同样路线的还有来自安徽的老乡鸡,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今年1月,老乡鸡在全国的在营门店有1439家,在北京拥有30家门店。

汪国玉曾对每日人物分析,相比开社区店,商场店更赚钱,选址、管理也更加容易。但商场和入驻品牌的关系并不平等,租期一到,有被商场换走的风险,“店并没有创造自己的价值,永远寄生在商场身上”。社区店虽然难做,但能够经营常客群体,扎根一个地方,长久生存下去。

离宋家庄红功夫门店十几米距离,张愿的“小东北齐齐哈尔”烤肉店在去年同期开业。张愿是90后,在北京经营着两家烤肉店。他之所以把新店选在宋家庄,是因为十多年前,哥哥曾在附近经营烤肉店,他对这片区域热闹的客流量印象深刻。选中这间铺子时,旁边的红功夫正在装修。但张愿当时并没有听说过这家餐馆,甚至不知道它卖什么。

红功夫宋家庄店开业后,张愿最常看见的场景就是,早上一群人在门口排队,等着吃3元自助早餐。在他看来,自己经营的是烤肉生意,顾客们来店里边吃边聊,不追求翻台率,属于正餐的范畴。而卖早餐自助和自选菜的红功夫是快餐,想吃烤肉的人是不会去吃快餐的。



▲ 红功夫店内标语。图 / 每日人物摄

在餐饮行业中,快餐与正餐、团餐并列。过去提到快餐,总是以汉堡、披萨等速食为代表。如今,米饭、粉面等中式主食经过标准化流程制作,融合成了中式快餐,比如卖拌饭的米村拌饭、卖自选菜的红功夫和超意兴、卖肉夹馍的西少爷等。

1月初,张愿早上来店里上班时,发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红功夫客流依旧,可隔壁的火锅店却在门外挂起了横幅,上面写着“十周年店庆,全场菜品8折特惠”。张愿不禁感慨:“现在生意不好做啊。”

无论是南城香、紫光园这样北京土生土长的快餐店,还是来自济南的超意兴、来自重庆的乡村基,以及迅猛发展的后起之秀红功夫,这些口味各异的中式快餐,如今的共同点是追求效率,并体现极致的性价比。中式快餐正悄悄挤压着正餐的生存空间,一场北京快餐行业的大乱斗正在进行中。

乱斗,从低价到口味

去年秋天的一个早晨7点,一位网友拿着一张A4大小的宣传单,站在数十人的队伍后面,等候进店吃一顿“3元早餐”。这是红功夫西罗园东路店开业时的热闹景象。早餐时段从6点开始,附近的居民很早就排起队,许多是拉着购物小车、刚从市场买完蔬菜的老年人。与此同时,60米外,西罗园社区的老店南城香静静伫立,门前并没有排队。

早餐,已然成为中式快餐们的兵家必争之地。这场“战役”的发起者是南城香。2023年5月,南城香率先推出了3元自助早餐,包括豆浆、牛奶、皮蛋瘦肉粥等流食。紧接着,西少爷、和合谷、嘉和一品等纷纷加入这场低价战局。其中,西少爷还加注了一项“0元领早餐”活动,即每天早上10点进店的顾客,只要关注门店企业微信,就能获得咖啡、油条等产品的免费兑换券。



▲ 北京打工人的早餐“卷”起来了。图 / 网络

如今,实惠无疑是撬动市场最有效的方式。汪国玉曾提到,推出3元早餐后,南城香早餐流水显著上升。然而,价格降下来了,质量和口味却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由于大部分产品都是粥,一些网友也把3元早餐自助戏称为“当代舍粥棚”。毕竟,3块钱管饱,这个放在10年前都能成立的价格,卷到了2025年的北京。

在所有餐品中,南城香的牛奶,因为是蒙牛的,而格外被推崇。从超市买一袋最便宜的蒙牛牛奶也要3块钱,在快餐店却可以无限量自助,有网友评价:“两碗牛奶喝回本。”

红功夫的皮蛋瘦肉粥和八宝粥,也颇受好评,但是很多人会觉得粥的温度不够高。不过,考虑到红功夫在3块钱的基础上,继续打折,自助价格变成1块9毛之后,所有的瑕疵都有了被原谅的理由。

相比之下,超意兴进京后,并没有跟风自助早餐。去年11月,李林虎曾在某家超意兴店铺做测评。最令他意外的是,佐餐小咸菜要收费。在南城香深耕北京的20多年里,大部分顾客已经习惯了免费提供的小咸菜,“超意兴早餐菜品虽然也不少,但没有茶叶蛋,这其实是本地化不足的一种体现。”李林虎说。

用低价换流量,对盲目跟风的选手来说并非长久之计。嘉和一品曾使用“任意粥品2.8元”的活动加入战局。但半年后,它默默地将早餐价格调整为“15元自助”,涵盖了更多品类。

除了低价早餐,自选菜和自助餐也是各家中式快餐争夺流量的“武器”。与传统餐厅中顾客点菜、后厨做菜的逻辑不同,超意兴、红功夫这类快餐馆主打“中式自助”,像食堂一样的模式,省去了传菜、做菜的等待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



▲ 北京超意兴某门店。图 / 视觉中国

北漂五年的郑琳住在团结湖。去年10月底,她第一次走进红功夫,发现这家位于金鼎轩旧址的新店十分热闹,近乎满座,大多是生活在附近的中老年人。她要了两荤一素,价格比平日点外卖便宜了两三块钱 。

不爱在家做饭的她,经常光顾周边的小饭店。吃得次数多了,她发现这类中式快餐的菜品口味有一种诡异的稳定感。比如鱼香肉丝,有的厨师做得偏甜,有的偏酸。郑琳觉得,这些变化反而体现了厨师对菜的理解和偏好。

但在中式快餐店里,每一道菜的味道却十分固定,明明是都是炒菜,却吃出了标准化汉堡的感觉。不过,附近社区的老年人却丝毫不觉。有一次,郑琳听到隔壁桌的大爷说自己每天都会来快餐店,“岁数这么大了,谁愿意做饭呀!”

此前一直遵循传统点菜模式的南城香,去年也开始在部分门店试点午餐自选菜“随心拼”。菜品不多,分为素菜6元档和荤菜12元档。如果荤素搭配,再加上一份3元主食,那么一顿饭仅需要21元。晚餐时段,还推出了自选小火锅,称重计费。



▲ 南城香“承包”了打工人的一日三餐。图 / 网络

李林虎认为,“现炒菜”和“自选菜”模式的边界是略显模糊的。字面意思上,新鲜的现炒菜是后厨炒完,下一秒就登上顾客的餐桌。但按照现行的自选菜模式,菜品出锅后都被放在展示柜恒温保存,等待顾客们排队选择。那么总有排在后面的人吃的不是“现炒菜”。

“自选菜就是给打工人的饭,是一个能‘吃饱’的模式,和‘吃好’是有一定差距的。”李林虎说,“这种模式很难突破自己的瓶颈,温度保证不了,品质也就上不来。真正好的餐食要现炒现做,有锅气,放个5分钟、10分钟再吃就成剩饭剩菜了。”

谁能熬住

红功夫西罗园东路店100米外,90后周禹经营着一家潮汕餐馆。他从小跟随父母来到北京做餐饮生意。附近的文具城疏散、整改后,许多同乡选择离京,但周禹一家人还是守着十多平方米的小店,挣些辛苦钱。

红功夫新店开业后,社区食客们的选择更多了,周围的烤鱼、烤肉、炒菜馆的生意都冷清了下来。周禹明显感知到生意愈发难做,一天能有两三千流水就不错了。自己餐馆的体量小,周禹只能靠口味,来留住一部分顾客。

对于周禹这样的个体餐馆来说,备菜从一早就开始——麻叶菜要炒好,小河虾要洗干净、炸好。周禹的父亲会早早去超市买新收的家养猪货。他们家还在坚持不用价格更便宜的饲料猪做食材,常吃的人都知道,家养猪和饲料猪的口感有略微差异。



▲ 一些餐馆为了保证出餐口味,会精心挑选食材。图 / 视觉中国

然而,连锁快餐极低的价格仍然在动摇着个体餐馆的生意。在张愿的烤肉店,一家安徽人租用了店面的早餐时段,卖豆浆、油条等传统早饭。这家人在这里做了好几年早餐,但最近几个月,生意却跌到了谷底。张愿观察过,客人都被隔壁红功夫的低价自助吸引走了。早餐老板也曾向张愿抱怨过两回,但他也无计可施,只能建议对方把早餐外卖做起来。安徽老板没有回应,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他们熟悉的生意。

还有一些曾标榜“中产”的中式快餐正走在自降身价的道路上。一度,将创始人身份与品牌进行捆绑是网红中式快餐的基本操作,比如老板北大毕业去卖米粉的霸蛮,和老板西安交大毕业去卖肉夹馍的西少爷。创始人的名校学历自动给米粉、肉夹馍打上滤镜,这些其貌不扬的小吃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但如今,这层滤镜被极致的低价打破。毕竟对消费者而言,名校毕业的红利是老板们的,吃到肚子里的实惠才是自己的。

去年一年,西少爷的肉夹馍降价幅度超过50%。然而,低价并没有给西少爷带来好运。据窄门餐眼数据,2024年,西少爷肉夹馍的闭店数量首次超过开店数量。

降级与平替是近年来餐饮市场的显著趋势。郑琳小区门口有一家中式快餐店,2022年做现包水饺,2023年做冒烤鸭,2024年末,她发现小店门口已经挂上了另一款爆火饮食的牌匾:大厨现炒湘菜。一次她和店员聊天,才知道老板都是同一个人,但做生意的心思活络:什么火,就做什么。

起初,红功夫也并非做快餐出身,而是做生鲜产品,比如小龙虾、带鱼块、自热锅等。企查查资料显示,2022年,红功夫成立了餐饮有限公司。在李林虎的理解中,红功夫更像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够高效学习市面上被验证过的成功模式,并迅速扩张。

最近一个月,张愿和一些同样做烤肉的朋友聊天时,发现他们总是提到这家“异军突起”的中式快餐店,“在南城特别火”。张愿认为这类平价社区快餐有自己难以抵抗的基因,“如果想要吃好,对口味很挑剔,那么这类顾客是不会把快餐当作正餐的。”他说。北京南城社区集中且多,本地中老年人多,这或许是红功夫贴着南城香开店能火爆的原因之一。



▲ 很多老年人退休后,不再围着锅台转,也会出门寻找一些合口味的餐厅。图 / 视觉中国

张愿认为自己的烤肉店,还是和快餐的业态不一样,所以谈不上竞争。但同为餐饮经营者,他们都敏锐捕捉到了“低价”的魔力。在去年开新店之前,张愿特意和家人飞到齐齐哈尔,寻找新的牛肉供应商,并把几款肉的定价降低了四五块钱,给新店打上低价实惠的标签。

宋家庄社区经过这几年的拆迁,客流量已经远不如十几年前火热。张愿准备等新店稳定下来,就和朋友一起筹备开一家面馆。一方面,烤肉店有许多原料可以供给面馆;另一方面,面馆是一个操作简单、容易复制的快餐品类。

与此同时,周禹最近有些苦恼,他觉得小馆的效率太慢了。与红功夫这类快餐店相比,小馆的每道菜都要从原料开始操作。一早上要有五六个人在厨房忙,才能准备出中午的自选菜,包括五种凉菜、四种素菜、四种荤菜,和连锁快餐店动辄几十种餐品的选择无法相比。

效率差距还连带影响了人工费,小馆单品菜价难以下降。比如在红功夫、超意兴卖8块钱一片的把子肉,在周禹家的潮汕小馆却要卖10块钱一片。

无论是南城香,还是超意兴,是他们背后强大的供应链能力,维持着低价的运转。这是像周禹这样的小店,无论如何也拼不过的。



▲ 中央厨房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减少了各餐厅重复采购和加工的环节,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图 / 视觉中国

周禹只能从出餐速度上想办法。他开始劝父亲放弃现炒菜,而是转做猪脚饭这类难度小、备餐快的食物。他认为,猪脚饭只要掌握好卤汤底的调味与火候,风味就不会差,比较省力。

“现在的餐饮市场会渐渐把我们这种耗材耗时的小店淘汰掉。”周禹说,“食客想再回过头来吃这些东西的时候,成本只会越来越高,我们也只有把小店也越做越快才行。”

(除李林虎外,文中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快餐卷王汪国玉:开店离南城香远一点》,中国企业家杂志

2、《我们跟南城香老板,聊了聊穷鬼套餐的秘密》,每日人物

3、《小区开了一排南城香、紫光园、超意兴,夫妻老婆店怎么办?》,餐饮老板内参

4、《狂吹“名校光环”,可这网红的套路再也唬不住人》,Vista看天下

5、《3元早餐自助,养活了多少北漂》,三联生活实验室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