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妆功效化愈演愈烈。

作者@十一

《美妆浪潮》最新获悉,丸美生物在近期接连公开了两项与功效类底妆相关的发明专利,疑似为集团旗下底妆品牌PassionalLover恋火的升级作技术储备,同时,这也意味着继逸仙电商、上美股份之后,丸美生物成为了国内第三家布局功效底妆的头部上市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数月前,经纬创投完成了对功效型彩妆品牌“First Cover由一”的亿元级天使轮投资,该品牌正是由恋火前主理人王玉莹在2024年所创立。其首款主力单品“FC紧身衣粉底液”宣称具有消肿紧致的功效,在小红书上得到了广泛的商业传播,一度成为了当时行业内最热的话题之一。如今,丸美生物(恋火)的入局,也从侧面印证了2025年功效底妆市场的争斗或将愈演愈烈的大趋势。

孙云起时代的首个信号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实际功效表现如何,让底妆产品尽可能地不伤害皮肤,甚至具有一定护肤作用,是当下底妆品类最常见的功能升级方向之一。

以丸美此次公开的两项专利为例,该两项专利分别为《具有护肤功效的粉底液类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具有舒缓修护护肤功效的粉饼类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前者采用了将成膜剂、色粉与I/III型胶原蛋白等功效成分复配的思路,使得粉底液具有保湿、抗皱以及改善皮肤弹性的护肤功能,而后者则在粉饼类化妆品中添加了丸美在2024年备案的新原料裂褶菌发酵产物(SPG),这种具有修护、抗氧、消除自由基的功效成分使得粉饼类产品能够兼有修护、舒缓的护肤功效。

在专利详细内容中,丸美也公布了以上两类化妆品的人体功效测试数据,例如每天使用上述含2%胶原蛋白溶液的粉底液一次,8周后受试者的经表皮失水率减少了13.5%,鱼尾纹面积减少了31.06%;每天使用含5%裂褶菌发酵产物的粉饼化妆品一次,8周后受试者的角质层含水量提升了30%、皮肤a*值降低了12.5%等。



此前,恋火对于底妆产品的诠释更多围绕妆效层面展开,例如强调遮瑕力、光泽度以及持妆性,或者至多在粉底中添加维E等滋润成分补充对皮肤的滋润效果,并未真正展露功效底妆的概念,而上述相关新专利的加持,为恋火未来的发展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

如今的恋火已经成长为了丸美生物在本品牌“丸美”之外的的第二增长曲线。但在前主理人王玉莹加入前,恋火的营收规模堪堪突破千万,而在王玉莹加入后,恋火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定位到产品线、渠道的全面升级,并用三年时间增长至如今超7亿元的年营收规模,因此,有观点认为王玉莹是促使恋火跑出增长奇迹的最大功臣。

而在她离任后,如今的恋火由丸美股份董事长孙怀庆之子孙云起接手,市场关注点集中于其能否延续品牌增长势头。而布局功效底妆,或许就是孙云起时代的恋火向市场发出的首个信号。

底妆功效化可持续吗?

目前,国内底妆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10%,更有数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底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亿元。作为彩妆中的第一大品类,底妆的发展趋势一直是市场的焦点。

在美妆消费整体放缓的情况下,功效化成为了提质换挡,刺激底妆消费的一剂灵药,部分美妆品牌甚至抱有用“功效化”将所有彩妆产品重做一遍的想法。

而在应用端,针对底妆功效化是不是智商税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有观点认为,底妆功效化既使底妆品类固有的遮瑕、修饰等功效失焦,又让消费者平添了一笔打着功效旗号的溢价。《美妆浪潮》则认为,对于底妆功效化的趋势并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

回归到底妆功效化的原点,首先一定是由需求驱动,效率驱动的。例如在上底妆前,一般会有水乳类产品的打底,在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下,倾向于选择上妆流程简约,多效合一的底妆类产品,也会是不少消费者的共识。而带有保湿滋润功效的底妆类产品,就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部分需求。

另一方面,舒缓修护类的底妆产品则切中了部分消费者(尤其是敏感肌群体)对底妆安全性的高要求,例如要求产品不闷痘、不刺激,甚至长期使用能够修护皮肤屏障、改善皮肤泛红情况等。

例如花西子在2024年9月推出的花养玉容系列中,就运用到了自研的花源肽、乳酸杆菌L19等成分,据花西子介绍,将该组方应用到彩妆产品中,能够改善皮肤的水分保持能力,修护皮肤屏障,帮助调节敏感肌皮肤微生态。

但需要警惕的是,在底妆品牌扎堆往产品中添加功效成分的同时,也必然会导致底妆市场风向的偏移。

例如部分品牌仅添加微量概念成分用作营销背书,实际功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外,过度强调“底妆功效化”也可能让底妆失去专业性,沦为“护肤品附属品”。

例如First Cover推出的宣称具有消肿紧致功效的“FC紧身衣粉底液”,就遭到了不少消费者对其实际功效的质疑,表示“与普通粉底差异不大”。当底妆产品过分强调“抗皱、紧致”等护肤品都很难做到的功效时,难免有噱头嫌疑。



功效底妆是顺应消费者需求的自然产物,也反映了消费者对底妆产品价值的更高追求,功效底妆可能因追求护肤功能而牺牲传统底妆的核心价值,这种矛盾确实存在,但远未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就当下而言,通过场景化适配,针对特定需求开发底妆产品,避免泛泛而谈“养肤”,才更可能贴近底妆功效化的本质,实现底妆功效化的可持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